在日常或工作表达中,“想清楚,说明白,知道说什么,怎么说”是我们希望达到的境界。但很多人并不能真正做到让自己的表达充满逻辑性。“结构化思维”是麦肯锡公司倡导的一种思维模式,也是我们在思考、写作、表达时需要学会的一种思维方式。《金字塔原理》这本书就是针对结构化思维的提炼和总结。不管是在政界、商界、学界,还是在企事业单位,所有高、中、基层职场人士,只要你需要思考和沟通,就会从金字塔原理中受益。
这本书共分为四个部分,分别是表达的逻辑、思考的逻辑、解决问题的逻辑以及演示的逻辑。本篇是针对第一部分-表达的逻辑进行的提炼和总结。
一、为什么要用金字塔结构
如果受众希望通过阅读你的文章,听你的演讲或培训,来了解你对某一问题的观点,那么他将面临一项复杂的任务。他必须阅读、理解每一句话,并且寻找每句话之间的联系,反复思考。而如果你的文章结构呈金字塔形,文章思路自金字塔顶部开始逐渐向下展开,那么读者肯定会觉得比较容易读懂。这一现象体现了人类思维的基本规律:
大脑自动将信息归纳到金字塔结构的各组中,以便于理解和记忆。
归类分组,将思想组成金字塔
人类很早以前就认识到,大脑会自动将发现的所有事物以某种秩序组织起来。基本上,大脑会认为同时发生的任何事物之间都存在某种关联,并将这些事物按某种逻辑组织起来。比如古希腊人眺望星空时,看到的是由星星组成的各种图案,而不是散乱的星星。这个例子证明人脑具有对事物进行归类组织的特点。
自上而下表达,结论先行
仅仅将思想或概念分组是不够的,还必须找出其逻辑关系。研究发现,最有效的表达方法是:先提出总的概念,再列出具体项目,即要自上而下地表达思想。
如果作者传达给读者的思想已经事先进行了归类和概括,并且按自上而下的顺序呈现,读者就能更容易理解作者表达的思想。
自下而上思考,总结概括
如果你将所有的信息进行归类分组,抽象概括,并以自上而下的方式表达出来,那么你的文章结构会如下图所示。
文章中的思想应组成单一思想统领下的金字塔结构你的思维从最底层开始,将句子按照某种逻辑顺序组成段落,然后将段落组成章节,最后将章节组成完整的文章,而代表整篇文章的则是金字塔最顶端的一个思想(中心思想,核心观点)。
你可以通过检查你的思想是否用金字塔结构相互关联,从而确定你是否正确地构建了文章的结构。
金字塔中的思想以三种方式互相关联——向上、向下和横向。位于一组思想的上一个层次的思想是对这一组思想的概括,这一组思想则是对其上一层次思想的解释和支持。
文章中的思想必须符合以下规则:
1、文章中任一层次上的思想必须是对其下一层次思想的总结概括。
2、每组中的思想必须属于同一逻辑范畴。
3、每组中的思想必须按照逻辑顺序组织。
组织思想基本上只可能有4种逻辑顺序:
演绎顺序:大前提、小前提、结论
时间(步骤)顺序:第一,第二,第三
结构(空间)顺序:北京、上海、广州
程度顺序(重要性):最重要、次重要、等等
你选择的逻辑顺序展现了你在组织思想时的分析过程。如果组织方式是演绎推理,那么这些思想的逻辑顺序就是演绎顺序;如果思想按照因果关系组织,那么其逻辑顺序就是时间顺序;如果是对某种现有结构进行评论,那么其逻辑顺序就是结构顺序;如果按类别组织思想,那么其逻辑顺序就是程度顺序(重要性顺序)。因为演绎推理、发现因果关系、化整为零和归纳总结是大脑可进行的仅有的4种分析活动,这4种顺序也是大脑可用于组织思想的仅有的4种顺序。
因此,写出条理清晰文章的关键,就是在你开始写作之前,先将你的思想放入金字塔结构中,并根据以上规则进行检验。如果不能符合以上任何规则,说明你的思路存在问题,这时你应该调整自己的思路,以使其符合金字塔原理的规则,从而免去反复改写文章的麻烦。
二、金字塔内部的结构
大多数人在开始写作时,可能对自己想表达的思想还只有模糊的想法,甚至根本不知道从哪里下笔。因此,不要幻想一坐下来就开始将思想组织成金字塔。首先你必须要梳理你想要表达的思想。
金字塔中的子结构,能够加快你梳理思想的过程:
主题与子主题之间的纵向关系
各子主题之间的横向关系
序言的叙述方式
纵向关系
纵向联系能够很好地吸引读者的注意力。通过纵向联系,你可以引导一种疑问/回答式的对话,从而使读者带着极大兴趣了解你的思路进展。
下面通过切斯特顿所写文章中一个幽默故事的例子说明疑问/回答式对话怎样吸引读者的注意力,同时又能使作者无需考虑所阐述内容的横向逻辑关系。
金字塔结构引导疑问/回答式对话切斯特顿说,猪应当被当做宠物养,读者当然会问“为什么这么说”。切斯特顿说,“有两个原因:首先,猪很漂亮;其次,猪可以培育出很多品种”。至此,虽然你显然不会同意切斯特顿的论述,但至少你可以了解他的论述过程,了解他为什么作如上表述。于是,切斯特顿可以继续他的另一部分论述,即猪漂亮是因为他们具有典型的英国特征。同样,你可能会持不同意见,但你能够很清楚地了解切斯特顿这样表述的原因。
综上所述,金字塔结构的巨大价值就在于它迫使你在理清思路时,从视觉上使纵向的疑问/回答式对话关系清晰化。你的每一个表述都应当引发读者的疑问,而你也必须在这一表述下的横向结构层次上逐个回答读者的疑问。
横向关系
当考虑在下一结构层次上如何表述时,必须保证你的表述能回答其上一个层次引起的疑问,同时还要保证表述符合逻辑。在组织思想时,归纳和演绎是仅有的两种可能的逻辑关系。
演绎性思想组合
演绎性思想组合是由几个承前启后的论述组成的。第一个思想是对当今世界上某种现象的描述;第二个思想是对该句子的主语或谓语所作的表述;第三个思想则说明了以上两种表述同时在世界上存在时所具有的隐含意义。因此,演绎性思想组合具有以下形式:
所有的人都会死,
苏格拉底是一个人,
因此苏格拉底会死。
你需要概括演绎性思想中的论述,以提高一个抽象层次。你的概括主要基于最后一个表述:“因为苏格拉底是一个人,所以苏格拉底会死”。
归纳性思想组合
归纳性思想组合中的思想互相关联,你可以用同一个名词表示组中所有思想,如支持的原因、反对的原因、步骤、问题,等等。归纳性论述的形式是:
法国坦克已抵达波兰边境。
德国坦克已抵达波兰边境。
俄国坦克已抵达波兰边境。
为了提高一个抽象层次,你需要识别以上句子的共同点,并得出一个推论。你的推论可能是“波兰将受到坦克入侵”
了解以上知识后,你已经可以随时从某一思想开始构建你的金字塔结构,但在你着手构建自己的金字塔结构前,还需要了解一件事,即你的文章需要回答的初始问题。(即读者将提出的第一个疑问)。你可以通过讲故事的序言(前言、引言)确定初始问题。
序言的结构
为了保证你的文章吸引读者注意,你必须使文章回答读者头脑中已有的问题,文章的序言可以通过追溯问题的起源和发展来确定这一问题。
序言的开头应向读者说明“背景”(situation)的时间和地点。在这一背景中应当发生了某件事,可称为“冲突”(complication),使读者提出你的文章将要“回答”(answer)的“疑问”(question)。
三、如何构建金字塔
3.1 自上而下法
金字塔结构中互相关联的各要素自上而下法构建金字塔步骤如下:
1、画出主题方框。
2、设想主要疑问。
3、写序言:背景-冲突-疑问-回答。
4、与受众进行疑问/回答式对话。
5、对受众的新疑问,重复进行疑问/回答式对话。
3.2 自下而上法
自下而上法的步骤:
1、列出你想表达的所有思想要点。
2、找出各要点之间的逻辑关系。
3、得出结论。
初学者注意事项:
1、一定先搭结构,先尝试自上而下法。
2、序言先写背景,将背景作为序言的起点。
3,、先多花时间思考序言,不要省略。
4、将历史背景放在序言中。
5、序言仅涉及读者不会对其真实性提出质疑的内容。
6、在关键句层次上,更宜选择归纳推理法而非演绎论证法。
四、序言的具体写法
4.1序言的讲故事结构
序言必须用讲故事的形式为什么要用讲故事的形式
序言要用讲故事形式,是为了让读者抛开复杂的思想,专注于你的话题。激发读者兴趣,吸引注意力:新奇、悬念、与读者本人相关。
何时引入背景
开始引入“背景”时,应先谈与文章主题有关,且读者肯定会同意的内容,应当是读者已经认可或者将会认可的内容。所有引出“背景”的句子都具有一个重要特征,即能够将你“锁定”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从而为讲故事做好准备。
什么是“冲突”
“冲突”是推动故事情节发展,并引发读者提出“疑问”的因素。
多数文章回答以上四种疑问之一为什么要用这种顺序
序言必须采用“背景-冲突-疑问-解决方案”的结构,但是各部分的顺序可以有所变化,以创造不同的文章风格。以下是从基本式出发可以演变的四种顺序:
标准式:背景-冲突-答案
开门见山式:答案-背景-冲突
突出忧虑式:冲突-背景-答案
突出信心式:疑问-背景-冲突-答案
什么是“关键句要点”
关键句要点(或称核心观点、重要结论)不仅要回答由文章主题思想引起的受众的新疑问,还要呈现文章的框架结构。列出关键句要点可以让读者在开始阅读的最初30s内就能了解你的全部思路。因此,如果文章篇幅较长,就应该列出关键句要点,然后为第一个要点起一个小标题,由此开始写作。
序言应该写多长
一般情况下,序言需要2-3段,说明“背景”和“冲突”的文字可以长达3-4段,但是不能再长了。事实上,如果你在序言就开始到处使用图表,那你肯定过分强调了已知事实。
关键句要点是否需要引言
关键句的每一个要点,都应该按照与全文的序言相似(但简单的多)的背景-冲突-疑问结构逐个引出。也就是说,当读者对任何一个关键句要点提出疑问时,你应该告诉读者一个简单的“故事”,以保证读者跟你站在同一位置上。
好的序言需要遵循的原则:
1、序言的目的是“提示”读者而不是“告诉”读者某些信息。
2、序言必须包含讲故事的3个要素,即“背景”、“冲突”和“答案”。
3、序言的长度取决于读者和主题的需要。
4.2 序言的常见模式
发出指示式:
“指示”是所有商业备忘录中最常见的一种,目的是要求或告诉某人做某事。作者通常不是要提醒读者想起某个问题,而是要告诉他们某个问题。
背景(S)=我们打算做X。
冲突(C)=需要你们做Y。
疑问(Q)=我们如何做Y?
本例中,读者的疑问可能不会挑明,而是隐含的,因为按照作者的思路,并不一定要明确提出该疑问。但在写出开场白之前,必须为自己明确提出该疑问,否则就有可能无法确定文章将要回答的问题。
请求支持式:
另一类常见的备忘录是要求批准经费的申请。此类备忘录中,读者的疑问必定是“我应该批准这一申请吗?”此类疑问通常也是隐含的。
背景(S)=我们遇到了一个问题。
冲突(C)=我们的解决方案需要X元经费。
疑问(Q)=我应该批吗?
请求支持式文章的基本金字塔结构解释做法式:
在很多时候,我们写作的目的是因为某人遇到了问题而我们要告诉他如何解决这个问题。解释方法式文章的关键句要点结构是有关“步骤”,如下图所示:
解释做法式文章的关键句要点结构比较选择式:
管理者们经常会要求下属就某个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方案,他们还经常加上一句:“再提出几个替代方案”。严格说,如果你对问题做出了正确界定,那么就没有什么替代方案。但你可以通过比较其他方案的形式去界定你所选择的方案的正确性。这种时候,文章的序言就很容易写了:
背景(S)=我们希望做X。
冲突(C)=我们有各种不同的做X的方案。
疑问(Q)=哪一种方案最合理?
一旦你选择了某种方案,通常可以用两种方法组织关键句要点,回答“为什么此方案优于其他方案”这个疑问。最好也最简单的方法是围绕评估的标准写关键句要点:
围绕评估的标准写关键句要点但问题在于方案C并不一定在所有3个标准上都优于方案A或方案B。这时,你只能通过说明所有可能的方案提出你的观点,如下图所示:
通过说明所有可能的方案提出观点如果任何一种方案都无法达到目标,你也无法提出能够达到所有目标的建议,这时的“疑问”要么是“哪一个”,要么是“我们应该怎么做”,而对此的回答则应为:
对“疑问”的回答五、演绎推理与归纳推理
金字塔中的思想以3种方式互相关联——向上、向下和横向。横向的同组关系中也存在着逻辑顺序,这种顺序取决于该组思想之间的逻辑关系是演绎推理还是归纳推理。(这两种推理方式是建立思想逻辑关系仅有的两种模式)
演绎推理
演绎推理是一种线性的推理方式,最终是为了得出一个由逻辑词“因此”引出的结论。
演绎推理的步骤:
1、出现的问题或存在的现象。
2、产生问题的根源、原因。
3、解决问题的方案。
演绎推理因为更容易实现,所以是人们在思考问题时常用的方法,但在用于写作时却显的比较笨拙和繁琐。下面举例说明读者在阅读用演绎法组织的文章时,被迫进行的思考过程:
论述的基本推理过程因为演绎推理的过程通常比较繁琐,所以应尽量将演绎推理放在金字塔结构中较低的层次上,在某个段落中使用演绎法是合适的,但是在较高的层次上,归纳法总是比演绎法更容易理解。
归纳推理
归纳推理是将一组具有共同点的事实、思想或观点归类分组,并概括其共同性的推理方法。在演绎过程中,每个思想均由前一个思想导出,而在归纳过程中则不存在这种关系。
归纳推理比演绎推理难的多,因为归纳推理更需要创造性的思维。在归纳推理时,大脑首先注意到若干不同的事物(思想、事件、事实)具有共性、共同点,然后将其归类到同一组中,并说明其共性。
在用归纳法进行创造性思维时,我们必须具备以下两项主要技能:
1、正确定义该组思想。
2、准确识别并剔除该组思想中与其他思想不相称的思想。
归纳推理—将有共同点的思想组织在一起演绎推理与归纳推理的区别
演绎推理,第二点是对第一点主语或谓语的论述。
归纳推理,同组中的思想具有类似的主语或谓语。
以上即为《金字塔原理》第一篇-表达的逻辑所有内容的要点提炼和总结,希望可以对你有所帮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