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我们在外吃晚饭,那家店人比较多,我们是B16,前面还有4桌。等到我们前面还有一桌的时候,已经过去40分钟左右了。
孩子父亲查了排队时候还有8分钟,他并不认为这是预估时间,以为就是实际要等的时间。等到50分钟的时候,才叫了前面那一桌。这时,孩子父亲不淡定了,他一直在纠结手机上查的排队时间,跟前台的叫号人员大吵起来。前台人员一直在说抱歉,这个他们也没办法控制客人吃饭时间。他就像脑袋一根筋一样,还是纠结排队时间有问题,还到旁边用力题饭店给客人备的等到的椅子,椅子被踢倒了还不甘心,还在使劲去踢,嘴里仍在纠结排队时间问题。我在旁边怎么劝都劝不动,只能让前台不要去理会他。孩子在旁边看着父亲发火,觉得非常丢脸,都不好意思走近。
我反而很淡定,店家跟他道歉没用,就跑过来跟我道歉,我说没事,别理他。
这样的事已经有N多次了,我好像都习惯了他的急性子。每次能劝就劝,劝了没用就站旁边当不认识这个人。这个时候的解决办法有两个,一是做和事佬,二是跟他讲道理。如果这两个方法都没用,就是比他的火焰更大才能让他头脑清醒,当然因为在外面,我并不想跟着丢脸。再说这前个方法都需要耗费精力,我现在的身体不允许我有这个精力。
我的淡定可能来源于习惯。以前已经沟通了很多次,过后他也会认为有失教养,可下次遇到事情还是会这样。
孩子不愿意跟父亲沟通,第一是父亲这个角色他参与的少;第二点就是父亲总喜欢在外面不分场合的发火。这点我跟孩子父亲也沟通过,不见成效。
最近我听到一句话,特别有道理。“谁痛苦,谁改变。”今天这顿等了55分钟的晚饭,我觉得值得等,我就等,不值得等,等到半个小时就不再去等了。饭店并没有强制我们去等,还一直提供茶水、零食,服务上面也很周到,那就行了。
今天我的淡定,孩子父亲认为我在背后捅刀子,这个逻辑我也不知道从哪里来的。
一般人看我跟孩子父亲的面相,都会认为我比较急脾气,而孩子父亲的性子比较慢。事实上,我每次跟他们俩出去,像带两个儿子,一个成熟的儿子,一个是随时会“爆”的“儿子”。我有时也会发脾气,那是因为要压住“爆儿子”的脾气。
今天我淡定了,我认为我也在成长,成长成为一个“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