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早操后,学生们都被集中在一块儿,学工处处长刘明姜开始了他那长篇大论的演讲。从他念稿子的连贯度上看,很显然,他之前并没有认真看过李不凡给他写的稿子,他甚至把稿子中的“不能蹉跎岁月”念成了“不能差它岁月”,虽然他念这个词的时候,明显有犹豫而且是降低音贝地念,企图蒙混过关,但高明还是听出来了。可惜的是,下面的学生有些吵,没有几个人在认真听,不然,刘明姜的这个笑话一定会成为学生们茶余饭后最大的谈资。
李不凡很自信地以为,他的这篇杰作应该能够发到校刊上去,便拿了稿子去宣传部,准备让宣传部的人把这篇稿子刊出来。
几天过去了,那篇稿子并没有刊发出来,宣传部那边也没有打电话说明情况,李不凡有点坐不住了。要知道,作为学工处的人,在校刊上发一篇文章,那也是学工处的功劳,刘明姜在以后的总结里又可以多一点炫耀的资本。
李不凡不好意思问是怎么回事,便找到高明:“高明,我知道你跟宣传部那边关系不错,你帮我问问,之前那篇国旗下的讲话稿怎么还没有刊发出来。”
高明正要掏手机问情况,却接到了宣传部部长甄清明的电话:“小高,我是甄清明,你现在有时间吗?”
“你好,甄部长,我现在有时间。”
“那好,你到我办公室来一趟。”
挂了电话,李不凡赶忙追问道:“宣传部的甄部长亲自打电话叫你去他那儿?可以啊,没想到你小子也这么快另攀高枝了。哦,对了,去了之后,顺便问问我那稿子的事儿。”
高明之前虽然见过甄部长,但是并没有深入交流。所以,在进了甄部长办公室后,高明还是略显拘束。甄清明见状,起身给高明倒了一杯水,然后重新回到自己的位子上。高明边喝水,边快速打量着这间专属于甄部长的办公室。只见,办公室的一面墙壁上,沿着墙壁放了一个很大的贴墙的书柜,书柜里面摆满了各式各样的书籍。另一面墙上则是几副字画,写得都太艺术化,高明认不全,只认出了其中一副,上书:“廉洁奉公”。
“小高,之前宣传处的同事跟你说的那个事,你考虑得怎么样了?”甄部长客气地问道。
高明的才华早已引起了甄清明的注意。在李不凡被学工处招去后不久,甄清明就曾派宣传处的同志打探高明,问他愿不愿意到宣传处当兼职干事。可高明以自己刚上班不久,想先在基层锻炼锻炼为由,给拒绝了。宣传处的同志也不知道是怎么搞的,竟然忘了向甄部长汇报此事,还是甄部长亲自过问,才知道是高明还在犹豫。高明没想到,今天,甄部长再次提起这事儿。看来,甄部长是真的很想留高明在宣传处做事。要是再拒绝的话,怕是甄部长面子上挂不住了。于是,高明回道:“谢谢甄部长抬爱,那我就听从组织安排。”
“这就好嘛。你有写作才能,就应该到对口的部门工作。”甄部长没有把话说透,他并没有告诉高明,为了争取到高明这个才子,他和学工处的刘明姜曾闹得很不愉快。
早在高明刚上班的时候,甄清明就从人事处调取了所有新入职的教师档案。他想在这些人当中找出有写作潜力的人,打算将其招入麾下。在看了高明的档案后,他的眼中一亮,因为高明不仅是硕士毕业,而且在毕业之前就曾在多家报刊杂志发表过作品。学院正缺少这样的人才。他想把高明招到宣传处,却没想到,学工处竟然也想要他。刘明姜虽然是学院党委后补委员,但甄清明是党委委员,在党内职务比刘明姜高一格。在学院的一次党委会上,甄清明硬是压着不让学工处把高明要了去。刘明姜在这场人才较量中,以一个失败者的姿态从角斗场上败下阵来。他把对甄清明的气全都撒到高明头上,这才有了在教师会上含沙射影批评高明的那一幕。
“甄部长,我来的时候碰到了学工处的李不凡老师,他叫我顺便打听一下,前几天他们学工处的那篇国旗下的讲话稿怎么没有在学院内刊上发表?”高明想起李不凡的交待,试探着向甄部长询问道。
“没有刊发,倒不是因为我跟刘明姜有过节,主要是那个讲话稿还需要再改改。我正要跟你说这事儿呢。那个李不凡写得不咋样啊!他要是能有你一半儿的笔杆子功夫,我也会把他挖过来的。你回去后把他那篇稿子再好好改改。改好了之后再发给宣传处的同志们看看。”
“那篇稿子有电子档的吗?”
“有,你找宣传处的王主任,王月明,她那儿应该有。还有,从下周一开始,你没课的时候就到宣传处来办公吧。有关具体工作,王主任会给你安排的。”
“嗯,好的。”
从甄部长办公室出来,高明接到白荷的电话:“高老师,你看我今天下午把白雪送过来怎么样?”
“嗯,好的。”
高明还没有来得及跟白荷说,来的时候是要签个协议的,可他不知道该怎样开口,他怕这样一说,白荷会激烈反对,这让他有些苦恼。白雪的妈妈最终会不会签这个协议?她会不会因此事跟学校闹?白雪会不会因此事而病情反复?所有这些问题像一个个藤蔓一样缠绕在高明的脑袋里,以至于他忘记了答复李不凡的事儿。直到李不凡打来电话,高明才说稿子没有刊发的原因,并叫李不凡耐心等待。
稿子没有及时刊发,刘明姜把李不凡批了一顿,似乎没有刊发出去完全是李不凡的原因。刘明姜之所以对此事上心,因为他嘱咐过李不凡,刊发出去的时候,要署刘明姜的名字。
这篇讲话稿是李不凡第一次写,他费了很大的功夫,绞尽脑汁才完成的,现在宣传部的人没有及时刊发出来,害得他还挨了刘明姜的一顿批评,他的心里也很不得劲儿。
李不凡的稿子被修改得差不多了,高明把改好的稿子发给了宣传处的王月明,算是完成了甄部长交给高明的一个任务。
做完这些,高明才又找出前段时间从学工处拿回来的返校协议书,认真地看了起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