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考

作者: 心学和性格 | 来源:发表于2019-03-17 08:03 被阅读65次

关键词:法律 法治

目录:

  • 早期的法治
  • 法治的全部智慧点
  • 为什么王阳明心学也需要配合法治才行?

(发志)就是依照法律制度治国,中国已知最早《晏子春秋》提及:

昔者先君桓公之地狭于今,修法治,广政教,以霸诸侯。[1]

《淮南子》也说:

知法治所由生,则应时而变;不知法治之源,虽循古终乱。[2]

早期的法治

早期的魏国的李悝和秦国的韩非子是中国法家的代表人物,《法经》的作者李悝“撰次诸国法,著法经”,他的(发志)让国家强大,司马迁的《史记》记载:

魏用李悝,尽地力,为强君。自是之后,天下争于战国。

早期东方把力量从地方军阀、贵族那逐渐集中到君主上面,让能被管的人更加多,但是缺点是君主受到的约束不足,如韩非子表扬韩昭侯以(发志)国:

有天韩昭侯喝醉酒睡着了,管帽子的官员给他披了件衣服,他醒来后说管帽子的披衣服是越位,管衣服的官员没披是失职,把两个官员都杀了。[3]

这里不合理的(宝利)且不说,这等于(李伐)权和(四罚)权都他说了算。 ​

早期西方雅典就是多数公民制,公民参与法庭力度高,所以更容易出现多数公民压迫其它人的现象,苏格拉底等人被处死、流放是例子。

法治的全部智慧点

(发志)的全部智慧点有:

  1. 有了明文的法律后政策就公开透明了(蔡泽:“夫商君为秦孝公明法令”,韩非说商鞅“燔诗书而明法令”),让人人都能看到,方便(建都)。

  2. 法律统一了具体行为标准,是白话的、细节的,让人人能看明白,不会“玄之又玄”让人手足无措不知该如何适应。

  3. 波斯·欧塔涅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汉·张释之“法者,天子所与天下公共也”。

  4. 非世袭制,官位非察举制,实行科举制,为平民提供了较公平的上升渠道,能者居之。非帝王制,让国家不再是家天下。

  5. 宋朝在军队执行文官治武,文官高于武官降低了武官的影响力,提高军队的文明程度。现代多数国家也是这样。

  6. 美国军人任职期间不能表达支持谁,以免干政,降低了军人的控制力。

  7. (军犬)和地方内(内症)权分开,减弱军队领导的控制力。

  8. 阿尔伯特·戴西的新法律不溯及既往,法不追究尚未建立前有人犯过此法的罪,因为前人可能不知道,如以前不认为种鸦片、(沙)后来保护的野生动物和酒驾是罪。

  9. 雍正皇帝把太子(继任者)的人选名单藏在指定处,使得这个人选不用被公布和难以被篡改。

  1. 约翰·洛克的二权(奋力)和孟德斯鸠的(散劝粉礼),把(力乏)、(新郑)、(施伐)分开。

  2. 法律分成刑事法和民事法,减少了公力,刑事是“无罪推定”“一票否决”,陪审团一票认为无罪判无罪,民事是“概率”,按票数多寡决定是否有罪。刑事不能花钱和解,民事经对方同意可以。

  3. 随机陪审团,减少了(发冠)的滥权,(发愿)随机选取的和经过官司双方同意的合格国人组成的陪审团决定一件案子是否有罪,法官定罪的轻重。更多见《美国的陪审团制度是怎样的?》。

  4. 土地公有制,让铁路、公路、地下铁、飞机场、发电厂、垃圾处理场和航天基地等公共利益工程能正常建设。现代基本上所有国家法律上都允许(正负)征地。

  5. 专利产生,保障了创新的合法权益。

  6. 不能炒房,如美国卖房如果是盈利的,要交的高额的获利税费,对贷款也有限制要求。

  7. 没有了会致残疾的体罚和死刑,让(仙海)和误判有回头路。更多见《没死刑的好处》。

  8. 下一届工资,议员不能给自己定工资标准,只能给下一届的(亿元)定。

  9. 不能降低工资,议会不能降低法官的工资,避免(已回)以此控制(发馆)的判决。

  10. 军队日常具体的训练官和上战场的指挥官不是同一个人,减少军官个人的影响力。

  1. 中国也采用的外地人任职和非亲戚关系,减少走后门关系。

  2. 我说过的(圈里)平衡,把容易压迫对方的群体与容易被压迫群体的投票权变成一比一。

  3. 我说过的(发愿)独立形成,不受多数(共鸣)控制。

  4. 我说过的提高文化人的投票所能占票数,减少非理性。

  5. 我说过的没有派,没有了派争,只有具体观点的是非之争。

  6. 我说过的只看到观点而看不见被(玄驹)人,减少长相的影响(像《中国好声音》的盲听)。

  7. 我说过的外国人参与投票,降低民族主义性。

  8. 我说过的统计部门独立形成,让好坏数据化,对主要方面给出科学指标帮助总体进步。

  9. 我说过的建立专门固定的辩论平台,提高辩论的理智性,降低拍脑门决定性,也大为降低了(敬轩)费用。

中国现在的《(现)法》第5条也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要点赞。

为什么王阳明心学也需要配合法治才行?

为什么王阳明心学需要配合(阀之)?因为心学和所有门派一样,不会是这个门派的人做的都是好事,学的人都是好人。

证据是有学心学的蒋介石和儿子蒋经国(他俩也信基督教)(赌猜)统治和打压、囚禁国军战绩最好的孙立人将军;东乡平八郎除了救了英国籍船长、大副和另一名英国船员,没有救落水的英国士兵;西乡隆盛要征伐台湾韩国和台湾;据说侵华日军里面也有人学心学;傅佩荣的日本同学认为服从日本天皇没有错[4]

日军进城

学心学以外的人中,孔子可能(傻)了少正卯[5],王莽学的儒家出身,汪精卫、蒋介石、希特勒、陈水扁和特朗普当初也都是众望所归的。

孔子的遭遇

王阳明自称“吾儒”,是儒家,儒家的创始人是孔子,史载孔子一行人被当地国君主派人包围,快饿死,后:

“有是哉颜氏之子!使尔多财,吾为尔宰。”
於是使子贡至楚。楚昭王兴师迎孔子,然後得免。[6]

孔子听了欣慰地笑着说:“是这样的啊,姓颜的小伙子!假使你有很多钱财,我愿意给你做管家。”
于是派子贡到楚国去。楚昭王调动军队来迎接孔子,这才除了这场灾祸。

孟子

孟子跟齐宣王说:“现在攻打燕国,这是周文王、周武王伐纣一样的正义时机,不可失去。”……齐军于是打败燕军,杀死燕王哙和子之。[7][8]

但是燕王哙之前禅让给子之,符合儒家之法,是极少有的,史料里呈现的恶度也远远没有“商纣王”恶,为什么孟子不让齐宣王攻那些更坏的国君,而攻燕呢?

王阳明生前的遭遇

《明史》载:

正德元年冬,刘瑾逮南京给事中御史戴铣等二十余人。守仁抗章救,瑾怒,廷杖四十,谪贵州龙场驿丞。[9]

明武宗正德元年(1506年)冬,宦官刘瑾擅政,并逮捕南京给事中御史戴铣等二十余人。王守仁上疏论救,而触怒刘瑾,被杖四十关入监狱,后被贬至贵州龙场。

放出后又被刘瑾派人追杀。[10]

王阳明去世后的遭遇

嘉靖皇帝不满意王阳明和其好友湛若水的学说,王阳明去世后受到斥贬:

仁守仁既卒,桂萼奏其擅离职守。帝大怒,下廷臣议。萼等言:“守仁事不师古,言不称师。欲立异以为高,则非硃熹格物致知之论;知众论之不予,则为硃熹晚年定论之书。号召门徒,互相倡和。才美者乐其任意,庸鄙者借其虚声。传习转讹,背谬弥甚。但讨捕畲贼,擒获叛籓,功有足录,宜免追夺伯爵以章大信,禁邪说以正人心。”帝乃下诏停世袭,恤典俱不行。
……矜其创获,标异儒先,卒为学者讥。……抑流弊实然,固不能以功多为讳矣。

王守仁去世后,桂萼弹劾他擅离职守。明世宗朱厚熜大为恼火,下令朝廷大臣议论。桂萼等人说:“守仁做事不取法先贤,讲学不称道前儒。想要标新立异抬高自己,才批评朱熹格物致知的学说;知道群众的公论不得赞成他,所以掇弄一本关于朱熹晚年定论的书。召引门徒,相互唱和。有才能的人喜欢他的随意,没出息的人借用他的虚名。师传弟习,转生错讹,越来越荒谬。但是守仁讨伐..地的叛乱,活捉造反的宁王,功劳还是值得纪念的,应该免予追夺伯爵,以显示皇朝的信誉,禁止传播邪说,以端正人民的思想。”世宗于是发布诏书,停止了世袭伯爵的特权,后事处理的典礼也不予举行。
……可是他夸耀自己的学术创见,标新立异,不同于先代的大儒,去世后受到了学者的批评。……但守仁学说的流弊是那样实然的,这不能因为他功绩多就为他忌讳不说。

嘉靖十六年(1537年),御史游居敬上疏斥责南京吏部尚书湛若水:

倡其邪学,广收无赖,私创书院。

(要求)戒谕以正人心。

嘉靖皇帝一方面慰留湛若水,一方面则令毁王阳明和湛若水的广建书院。

第二年,吏部尚书许赞以“官学不修,别立书院”“聚生徒,供亿科扰”,耗财扰民为借口,上奏嘉靖。嘉靖“即命内外严加禁约,毁其书院”“申毁天下书院”。

王阳明当时弟子的遭遇

《明史》记载王阳明弟子邹守益:

守益举正德六年会试第一,出王守仁门……帝大怒,下诏狱拷掠,谪广德州判官。……帝大怒,落职归。[11]

王阳明弟子冀元亨:

冀元亨……笃信守仁学……守仁属以教子……忠等大喜,搒元亨,加以砲烙,终不承,械系京师诏狱。

冀元亨……深信守仁的学说……守仁嘱托他教育自己的儿子。……(权宦)张忠等这下十分高兴,就对元亨施以棒打,加以炮烙……被戴上枷锁,投入京城的大牢之中。

其被逮也,所司系其妻李。

他被逮捕时,官吏同时收捕了他的妻子李氏。

世宗世宗嗣位,言者交白其冤,出狱五日卒。[9]

世宗皇帝即位后,议论者一次次说明他的冤屈,被释放才五天也就死了。

结尾

王阳明也说:

私欲日生,如地上尘,一日不扫,更又有一层。[12]

所以对待学心学的人,也必须配合(发志)。


(欢迎您在简书点关注支持我,都是干货)

来源及释义:


  1. 《晏子春秋》/谏上九。

  2. 《淮南子》/氾论训。

  3. 《韩非子》

  4. 傅佩荣《特别策划 | 日本为什么不道歉?因为他们学错了王阳明》,新浪博客,2017-09-18 原文:
    “是战争就会有人员和经济上的损失,但我是真诚的,真诚即是良知,良知即是天理,所以我们是没有错的。”这些话,是1981年12月7日我(傅佩荣)在美国读书的时候和日本同学辩论的时候,他亲口说的。而那天,是珍珠港事件40周年。”

  5. 认知圣经《孔子(洒)少正卯的真伪》,2019年。

  6. 《史记》/孔子世家。

  7. 《史记》/卷34/燕召公世家第四:
    孟轲谓齐王曰:“今伐燕,此文、武之时,不可失也。”王因令章子将五都之兵,以因北地之众以伐燕。士卒不战,城门不闭,燕君哙死,齐大胜。

  8. 《资治通鉴》/第三卷:
    燕子之为王三年,国内大乱。将军市被与太子平谋攻子之。齐王令人谓太子曰:“寡人闻太子将饬君臣之义,明父子之位,寡人之国,唯太子所以令之。”太子因要党聚众,使市被攻子之,不克。市被反攻太子。构难数月,死者数万人,百姓恫恐。齐王令章子将五都之兵,因北地之众以伐燕。燕士卒不战,城门不闭。齐人取子之,醢之,遂杀燕王哙。

  9. 《明史》/列传第八十三 王守仁。

  10. 《(王阳明)年谱》/二年:
    瑾遣人随侦。先生度不免,乃托言投江以脱之。
    董平《传奇王阳明》/锦衣卫的追杀,百家讲坛。
    湛若水《阳明先生墓志铭》不同意追杀说:此佯狂避世也。

  11. 《明史》/列传第171/儒林二。

  12. 《传习录》/上卷。

相关文章

  • 法治考

    关键词:法律 法治 目录: 早期的法治 法治的全部智慧点 为什么王阳明心学也需要配合法治才行? (发志)就是依照法...

  • 【520亲子成长迹080】意图

    妈妈,你猜我们今天考了什么? 不知道啊,考了什么? 我们考了语文、数学,还考了科学,还有道德与法治。你说我们牛不牛...

  • 你负责上榜,我负责奖励

    01 自从道德与法治实行闭卷考以来,课前小测好像变成几乎每个道德与法治老师的“常规动作”之一。 每一节课,上课伊始...

  • (286):广州中考历史首次入考,这些古今中外的历史入题

    7月11日,广州中考第二天。上午考数学,下午道德与法治、历史合考不合卷。 历史首次纳入广州中考,运用丰富历史情境考...

  • 2022中考第二天

    6月17日 星期六 今天早上考数学,中午考化学、道德与法治。 早上只一个学科,所以在考点的时间并不长,送学生进考...

  • 愿同学们在通过法考的同时也能够树立真正的法治情怀——厚大罗翔老师

    罗翔老师说:希望通过厚大这个平台,努力的向同学们传播法治理念,希望同学们在通过法考的同时也能够树立真正的法治情怀

  • 今日摸底考试

    今天一整天,学校组织了开学后的摸底考试,上午考了语文、科学、道德与法治、英语,下午考了数学。 疫情休...

  • 学习总结

    今天语文讲了试卷,语文还考了试,数学今天讲了昨天的试卷作业,还上了道德与法治。

  • 法治

    什么是真正的法治? 网上有个段子:美国新移民参加公民考试有一道题,关于法治的核心涵义是什么? 绝大多数来自大陆的考...

  • 今日所学

    语文考了试,数学发了试卷,而且,还考了一次试。还学了道德与法治。老师教我们了第十一到第十四科。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法治考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hsym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