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意为什么说在大学生来讲特别重要,尤其是刚进大学的时候,你要迷茫昏沉四年也可以,但是如果你要很清楚,明明白白过这四年,那你的人生会是截然不同的,甚至四年后自己可以有一番天地,有自己的事业等等。很多人以为学校生活只是念书跟社会是脱节的,其实我非常鼓励现在大学生一进入大学,就想办法同时工作,无论你需不需要这个钱。因为如果没有同时在工作的话,跟社会没有办法接轨,很多人一毕业完全是失业,没有办法只好跑去念研究所,念研究所出来以后更惨,又更找不到工作,所以会有一堆流浪博士,不知道自己在干嘛。
学校绝对不是一个避风港,暂时躲四年是无法面对现实的。很多人高中以前生活都是非常简单的,就只要把书念好,考过这些考试就OK了。但是到大学最麻烦的一件事情眼前一切都没有标准答案,虽然有考试,但是所有人生的问题,还有人生的方向都没有标准答案的,而且没有办法向任何人问到一个最好的答案,所有最好的答案都是靠自己摸索出来的。也就是说接下来上了大学以后,应该百分之百对自己负全责,这百分之百负全责大部分人做不到,基本上爸爸妈妈说什么,学校说什么等等等等。我会说如果早一点把自己的决定跟自主权拿回来,才能对后面自己的人生负全责的。
很多人说自己喜欢做的事跟爸妈建议的不同。我自己以前也是这样类似的经验,我爸爸是希望我念商科,我妈妈希望我当老师,这两件事情是我最不喜欢的。我其实喜欢的是文学跟哲学,因此和家里起了很大冲突,高中生并没有很大的决定权,被迫压力下我只好念广告系,我把不能逃避的现实(广告系)跟我自己喜欢的兴趣找一个加法,例如:我很喜欢文学,很喜欢写字看书,我把文学加上我不能逃避的广告,文字加广告会就变成广告文案,这就是我的新方向。
如果眼前这件事情是真的逃不了,就把它加上你喜欢的事情,看看会不会跑出第三条出路,即便眼前这两条路差很多,但新加出来的路就是你独特的路。我把文学的热忱放在广告文案上,所以我的文案是非常有文学的气质在里面,我自己做得比较开心,家里虽然不知道我在干嘛,但是我把这件事情做好之后,他们也觉得很骄傲,自己也觉得没有委屈到我自己。所以一定要把眼前不可逃避的事拉回到你喜欢的方向上面,再重新调整一下方向就行,不一定要跟家里对抗,任何两条路一定可以加出一个新东西出来,这会是一条全新的路,有点像是帮自己创造一个新的科系。
搜狐教育:您刚才也提到兴趣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其实现在很多年轻人没有发觉自己特别执着特别感兴趣的那个点,他们要怎么样才能发觉自己的兴趣点?
李欣频:我建议做一个“成人抓周”,你知道抓周吗?是婴儿刚出生没多久,照自己意思抓取自己喜欢的东西。在我们出社会前最重要的就是找到自己的兴趣方向,以及自己跟别人不太一样的地方在哪里,但是很可惜,这一段完全是空白的。如果是这样的话,只能靠自己。
我建议所有大学入学的学生们,无论你念什么科系没有关系,先花半年时间重新来抓周,自己试试看每一样东西,可能每个系旁听一次,自己重新再抓找你喜欢的兴趣与方向,你得尽快把自己的兴趣找到。如果不是先找到自己的兴趣,你跟着大家的建议去走,只是因为你分数高念了这些科系,可是你没有热忱,没有热忱的结果就是努力辛苦到了一半,生命没有热忱力量了,这样就很容易中年失业。一定要回来再把自己的生命火炉重新找出来。因为这生命火炉可以燃烧一辈子,只要透过生命历练定期加料一定会越烧越旺。但是如果没有这个火炉,走到哪随时没有动力,然后你就走不下去了。所以大学生可以花半年时间去”抓周”,试遍各种各样类别、兴趣、工作等等,这部份可以参看书中怎么画人生蓝图的那一篇章。
搜狐教育:对于刚进入学校的学生,还是有这个时间和机会来做这个抓周的过程,但是现在也是一个毕业季的阶段,很多学生错过这样的机会,马上面临要进入社会了。今年又被媒体普遍称为最难季。
李欣频:每一年都比前一年更难。
搜狐教育:其实也是这样的。可能很多学生首先面临的问题是连工作不一定找到,更别提工作跟他的兴趣是否相关,这种情况怎么办?
李欣频:就是因为他没找到兴趣,没有生命火炉,所以找不到工作。不是让工作要符合兴趣,是你有兴趣以后,你会从这个兴趣里面开展出你的工作形态。我举例来讲,比如我喜欢文字,文字是我的火炉,然后我因为念广告,广告加文字就是广告文案,但我还有很多其它兴趣,例如我还喜欢旅行,文字加旅行,可以是旅行书或者旅行专栏。刚刚讲到我的第一条路:广告文案,把这项加上旅行,可以加出第三层:我可以为旅行社写广告文案。如果这个生命火炉旁有七到八个副专长、兴趣,互相加到第三层,有点像开花一样,第二层与第三层花瓣可以同时开的。所谓生命火炉有一点像是花中心的花蕊,中间就是核心的生命力,如果没有把这个花开出来,出去真的找不到工作。但是如果开出花来之后,你可以同时有七八种不同身份在发展,像我同时有这么多身份,因为我自己把这朵花开出来了,所以我可以当老师,可以做广告文案,可以写旅行专栏,可以带团去旅行,可以当作家,可以到处商讲……。然后我也可以写很多类型的书,心灵、教育、广告创意、旅行等等,这个东西一旦花开出来之后,根本不可能有失业的时候,各式各样的工作机会找你都忙不完。所以毕业找不到工作铁定一定是自己没有开花,或者你的矿藏,或者泉源没有被挖出来的,这样出社会是非常危险的。
所以我建议尚未找到自己兴趣、尚未建好生命火炉的毕业生,我不建议开始,因为匆忙去找的工作,一定是临时的,没有热忱,这不是你要的。宁可停个半年,重新思考自己到底喜欢什么,重补做过去四年没做的事情,就在毕业后那半年去补建生命火炉,但是我真的建议大家不要浪费大学这四年,如果四年下来第一时间把这个事做好了,火炉建好了,四年后就会不同的,自己能有自己的事业。
我常常讲大学四年最重要做一件事情要建立自己的关键字,有点像是你的灯塔。我常会举迪拜的例子,我们知道它是非常小的阿联酋的邦国,只做了一件事情让全世界人知道迪拜:七星级帆船酒店,在国家总宣传预算来说算是很便宜的,一个国家只盖了一间酒店,就可以让全世界知道,是非常划算。但也因为他盖了那个酒店,全世界知道迪拜,全球许多资源都往迪拜靠拢,所以他们不需要再花大钱宣传,因为全球所有的商业活动,或者是国际的竞赛都会往那边聚焦,他只做了一个世界上最顶级的,最特别的一个酒店:他们为了这酒店特别在海上填了一个岛,360度环场景观完全无遮挡。
大学生四年下来只要在某个领域里面,大家可以叫出他的名字,而且有代表作的,这就是顶尖的灯塔(关键词)。大学生要努力在兴趣上做出代表作,一定要在大学四年做出来,做不出来其实后面会非常辛苦,等于跟你没念这四年是一样的。大学四年最担心的很多人被学校课业牵着走,要应付学校功课根本忙不过来。我建议:尽量减低做学校事的时间,尽量用最有效率的方式把学校功课做完。至少留一半以上时间做自己的事情,帮你自己经营、打底未来人生。如果花了90%或者百分之百时间在学校, 学校那一套不一定完全符合当下社会所需的,出了社会后自己的根基是空的,难怪会失业。因为我花90%时间在自己的人生规划上面,学校部分尽量减到最低最低。我优先把自己的地基与生命火炉建立好之后,我只要从中抓几样就可以应付学校。比如我自己,大三在广告公司做文案工作,学校有毕业展,我就把文案工作的部份内容移去就变成作业了,一举两得,分数还很高。我同时念书与工作的时候,我反而在校成绩是最好的。所以我建议大学生投资在自己未来人生的时间越多,将来与社会的接轨越快。
搜狐教育:大学生是要在这个阶段打好地基,现在也有一部分人已经进入,也许自己工作和兴趣没有关系,是不是任何年龄段都可以重新选择?
李欣频:到35岁、45岁中年转业的人很多,你会看到很多的例子。过去有一位乐高艺术家,他原先是一名律师,后来觉得实在太无聊,就跑去以乐高积木做很多大型艺术品,而且收入与成就不输于他在做律师。你如果现在不觉醒,不赶紧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你会在35岁,或者40岁就面临瓶颈,届时又要重新开始。我建议越早越好,如果已经在工作了,建议自己慢慢抓一点时间回来,把假日放在自己本来要经营的事情上。
比如上班很无聊,你很喜欢做菜,可以利用一些空档时间开始研究食谱,周末假日可以练习,将来可以写一本食谱然后开一家店,你喜欢的事非常有可能赚的比原来工作多很多,因为那是你有兴趣的,你可以为它乐此不疲。有人说你时间花在哪里,成就在哪里,必须把你最宝贵的时间放在你觉得最重要的事情上面,你放得越多,其实你的收获与成就就会越大。
搜狐教育:您在北大读了广告学的博士,我看到在您新书里面北大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陈刚教授帮您写的序,他是您博导,他说您是他“没有办法教的学生”,您怎么看待这种评价?
李欣频:其实我很谢谢他,因为像我们这种比较怪异与特立独行的学生,有的时候是很让老师讨厌的,觉得怎么都不听话,或是怎么没有照他的方式,可是陈刚教授是一个包容度很大的老师,他给我最广的空间与最大的支持,没有他就没有今天的我。以前看到哈佛大学校方给老师们的建议是:不要挡学生的路,就是好老师。陈刚教授给我非常大的自由度,他允许我做我喜欢的事情,允许我往喜欢的方向去研究。
不仅如此,他也给我机会,让我一边念博士班一边在大学部教课。我一开始觉得怎么可能,我才刚入学搞不清楚状况,而且刚从台湾来,很多用语不是这么地道。他给我很大的重担,但这的确是很棒的学习机会。教书的我就是另一个版本的自己--其实每个身份都是不同的自己,特别是当老师这身份,面对学生势必会让自己的内心强大起来,得先把自己教会才有办法教别人。
能够遇到好老师机会真的少之又少,我曾遇到过几个给我挫败与挡路的老师,把我视为问题学生,还好我都从这些老师的魔掌里逃脱出来。有些学生虽然不是那么符合标准规范,但好老师会看到他的潜才,看到他隐藏在里面的才华,愿意给他空间发挥出来。但是如果有的人真的很倒霉没遇到所谓的贵人老师,那么他们就只能做自己的贵人,自己想办法给自己机会,给自己希望,给自己力量,自己帮自己渡过重重难关。
搜狐教育:您刚才前面也提到过您母亲想让你做老师,您当时觉得这个不是您喜欢的职业,现在您也有了老师的身份,怎么看待老师这个职业?
李欣频:我当时最想要当作家,但爸爸想要我念商科,妈妈希望我当老师,最后结果是我把这三件事都做完了。当我先做好我喜欢做的事——作家,然后再把我喜欢的事旁通到别的项目与领域--我因为念广告系,主业是广告文案,我第一本书就是广告文案作品集,所以我从这作品集开开启了我当作家的这一条路,广告文案作品集卖得很好之后,我想写什么,出版社都愿意出。我是因为广告文案写的好才当作家,并不是因为我念文学系才当作家。
如果照一般人的想法,假若念了一个不喜欢的科系,于是把这个科系转了,转去念文学系,那就不会是现在的我。所以我觉得路要越走越广,就象在山上发源一条河流,最后流到大海,越选越窄是流不到大海的。海需广纳百川,愿意接纳越来越多河流进来,最后的流域才会越来越广,直到大海为止。
现在开始没有所谓你不喜欢的事情,所有的事情你都得把它变成你喜欢的,这样才会越来越广。就算眼前这件事情很讨厌,一定想办法在这个里面找到乐趣,找到一个你在里面做得很愉快的方法,然后想办法做到。有一个电影叫《穿普拉达的恶魔》,这是一个倒霉到不行的烦人工作,可是写这部电影的剧作家,她原来是想当作家的,牠如果为了要当作家,把这一份工作辞了在家里写小说,她是写不出《穿普拉达的恶魔》这样的小说,她要先接纳眼前现在的工作,在工作里面找到写作的题材,等她离开了工作之后,把这些工作的点滴写进小说里面。在家里写不出这些题裁,但工作职场的鲜活对话才是写作最好的素材,才是让大家有共鸣的东西,这部份我在书中都详细提过。
创意绝对不是你从这条路跳到另外一条路,而是你把眼前这条路加上你想要去的那一条路,建一座桥把两者连起来变成很广的一条路,所以创意一定是联集,不是选择题。很多学生问我,到底毕业以后要念研究所还是,我说为什么不能两个同时做?我那时候念硕士跟念博士时做,我一边工作一边念书,当这两件事加起来就很有力量,但是如果只能选一个,就少了一半的力量。
搜狐教育:当时什么样的机缘到北大读博士?
李欣频:算蛮特别的,当时我的书要出简体版,我在犹豫去北大还是上海复旦。因为只能报考一个学校,后来选了北大,我考虑反正要在这边出书。我是那种会把时间填得满满的人,很怕在这边只是出书会很无聊,于是我就去考北大的博士,然后考上了,发现事情变多,因为要教书,念书,写书,出书,还要宣传书,所以我同时很多事情在做。但是这些事情都是我喜欢的,而且求学期间我还是找空档假期继续在旅行,并没有因为这样而不去旅行,所以我还是保有我自己的本貌,我并不是因为进了硕士或者进了博士班之后,花了大部分时间在念书上,其实五还保持80%自己的时间,20%做校内外资源的交换,比如我自己平常思写的东西,把它提点成论文发表等等。
搜狐教育:您特别喜欢旅行,22年走了44个国家和地区,非常多。包括您这一次《创意天龙八部》加了两本新书,其中一本《旅行创意学》。现在很多年轻人很向往间来年的生活,工作一年、出去旅行一年,您觉得这种方式对年轻人来说适合吗?或者什么样的人比较适合这种方式?
李欣频:其实每个人都想这样过,没有谁不适合的,只是有没有决心过而已。如果有办法让自己有这种生活型态,你的能量是非常大的。我自己就是这样子,现在开始工作一年,旅行一年,或者是上半年工作,下半年旅行,至少有一半时间一定是旅行的。现在旅行的时间越来越多,到今年旅行时间可能超到四分之三,甚至五分之四,直到后年完全可以退休。
大家认为旅行是花钱、花时间,但我发现旅行时间越长,我工作的收入越高,而且我的工作时间可以越短,那是因为旅行给我的能量很高,让我可以在最快的时间内做好我的事。我在《旅行创意学》里面不是告诉大家哪里好吃好玩,我觉得每一个要旅行的人,或者大学生、或是出社会至少十年内的人一定要看,因为我们太浪费“旅行”这件事情,很多人旅行只是拍拍照、吃吃喝喝、发发微博炫耀一下就回来了,好可惜,其实旅行有好多事情可以做,可以把自己更新成另外一个新的版本--通过旅行学会观察,学会研究所谓跨文化之间相同和不同的部分,这些观点当你学会了,你就能在里瞬间加级。我把过去旅行44个国家,22年所有的经验,包括我怎么规划、怎么安排旅行与工作时间、怎么看、怎么样在旅行中滋养自己、替换自己,改变自己等等,都写在《旅行创意学》里了;至于这44国的详细内容我则写在即将出版的中。
搜狐教育:您之前说过18岁到28岁是非常重要的时期,现在很多人也认同这个观念。所以在这个时期非常拼搏,导致急功近利。您怎么看待这种特别急切的心情?
李欣频:那看急功好利要的是什么,如果他想要赚一笔钱,但是他赚钱的方式不是根据他自己的才华或是专长,只是用最快的方式赚钱,他其实浪费的是时间。一旦这机会没有了,他后面的机会完全是零。我一开始做文案的时候,钱是非常非常少的,但是因为我太爱做了,甚至在钱很少的情况下自己兼了一份高薪地产文案工作来养我的诚品书店文案。
我觉得人要活得积极,但不是急功好利。你往往前期努力的时候,不看钱不看名,只是专心把这个事情做好。因为一旦思考名利的时候,就无法专心把这件事做好,铁定短视分心,看不到长远的一些愿景。比如李安拍电影的时候并不知道这个电影最后红或不红,不是为了市场拍这部电影,例如他不会再拍《卧虎藏龙》第二集,虽然那电影在市场上已经被肯定了,但是他不会去做重复的事情。他甚至挑战很冷门的,比如像《断背山》,《少年派》,那是因为他喜欢做这件事情,而且他不在乎名利,他才有办法把电影提炼到世界级的高度。但是如果太短视近利就变成了井底之蛙,永远只看旁边的水,但就没有远见与勇气跳出这口井。
搜狐教育:您的时间观念特别强,您对自己的规划也非常非常详细、具体,在我们看来想象中您的生活应该是特别随性、随意的。
李欣频:这两个都是我,在我的《创意天龙八部》有讲我怎么规划我的时间,因为我太爱旅行了,我前一年基本把来年的旅行计划排出来,我每个月至少花二到三个礼拜在旅行,工作尽量在一个礼拜内做完,所以我工作一定很有效率,而且必须又快又好,因为没有修改的时间。但是我做事情不会比人家少,你会发现很多人做事情非常没有效率的,光犹豫,跑流程沟通可能花了那三个礼拜,最后真的做事情只有那一个礼拜。我把别人拿来沟通的三个礼拜我去旅行,我把最精华那个礼拜好好把案子写好,省掉那些无谓的沟通时间,就拿去旅行看电影看书充电,以维持我的创意库满水位,这是非常大的差异。
我为什么不进公司体制,因为我不想浪费生命在沟通的流程与人事应酬斗争上,太浪费时间了。我选择在体制外面,就是所谓的特约方式,我一点都不担心会有什么收入不稳定的状况,当自己的作品做得够好的时候,人家一定会想办法找到你。因为他在体制内找不到这样的人。我觉得自己维持了一个优势,但是我要保证我的品质,东西一定要做得好。
如果一个企业想要有很好的竞争力,实际上尽量减低一些无谓的沟通、流程,尽量让每个人可以有自己做决定的空间,可以把自己所创作的事情自由且自主地发挥到最好。关于时间规划,我觉得人生最重要的事情是旅行,其实很多人都喜欢旅行,但他们把旅行推到退休之后,可是等他有钱有闲的时候已经没有体力了,我宁可把自己喜欢的事提到前面来。至少一半时间提前过退休生活,但是我另一半时间工作时也很有效率,也很积极。
我是怎样有如此时间效率规划概念?小时候暑假一放两个月,暑假作业很多,我是那种第一天就把两个月暑假作业一口气做完的孩子,甚至把未来两个月的日记都先写完,因为我确保两个月内不要被我妈妈唠叨:你的暑假作业做完没?弟弟刚好跟我相反,他两个月都在玩,只在开学前一天把两个月份的暑假作业拼完,所以最后一天很惨,全家人都帮他一起做暑假作业,而且他这两个月根本没有办法尽兴地玩,因为妈妈每天都在催他。所以后来发现与其最后一天做完两个月的暑假作业,为什么不第一天就做完?我第一天做完暑假作业之后,那两个月过得非常开心,没有人管我,爱干吗就干吗--这让我学会时间管理,把必须要做的事情第一时间做完,让客户去看,他要开会讨论,他要跑流程,就让他进行,等他们讨论完跟我再度开会时,我已经又玩了一趟回来了,我是透过这个方式兼顾到我的旅行与工作。
搜狐教育:所以您的时间规划能力是从小已经具备了。
李欣频:我时间管理是从暑假作业这件事情开始的。还有一件事情我在书上也有提到,比如吃自助餐,因为美食选择很多,肚子就这么小,所以我都是先吃我最喜欢的,有余肚才吃其他的。
人生有时候是倒过来的,有体力时能享受的机会与条件很少,等到有机会与条件时人生体力就开始衰退了,已经没有那个力量再去圆梦了。所以圆梦要尽量越年轻越好。我建议不要先开始受限在金钱上,很多人说旅行要花钱,你在网上可以找到很多例子,旅行不仅可以不花钱,有时还会赚钱,透过才华交换,透过沙发客。背包客的方式,或者出国打工或是做义工,有很多机会,甚至可能回来写了一本书,还赚版税。
所有东西当你看到它是问题的时候,表示你没有看到机会。所以你势必要去找出眼前的机会,参透出一条新的路。所以我常会讲一句比较极端的话:一旦得用钱来解决的问题,它就是最没有创意的方法。像我去迪拜,第一次去迪拜的时候,也不是花钱的,因为我出版了一本广告文案作品集《诚品副作用》,一家旅行社看了那篇文案很喜欢,老板请我帮他旅行社写一篇形象文案。我一浏览了旅行社的网站,居然连到我当时最想去的迪拜帆船酒店,于是我跟老板说:如果你要我写文案,我就得去住一晚上帆船酒店我才能够知道那是怎样的感觉,我才有灵感可以写你们的形象文案。于是我用一篇文案交换到这趟梦想之旅行,完全不用花钱,甚至后来这趟旅行回来之后,我还把心得写成书,版税就是多赚的。所以你要换一种方式思考,当你想要这个东西的时候,你要看自己有没有别的东西可以跟他交换。这个东西一旦交换成功了,不是透过金钱,眼前会帮你开出很多新的路出来。
搜狐教育:我很好奇您父母的教育方式是什么样的?
李欣频:蛮严格的,而且非常传统,我只能念书准备考试,不能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也没有朋友,不准出去跟同学去玩。妈妈是老师,非常严格,分数至上。所以我在高中有很大的反叛,在《人生创意课》书中提到这一段反叛期,我还逃学翻墙。我从幼稚园到高中都是念两个学校,不是被退学,就是转学,差一点高中毕不了业。
后来自己有一个很大的转折,发现自己可以兼顾我喜欢的事情跟家里学校要求的事情。既然逃不了,而且每天要向所有的人抗争挺累的,所以干脆同时把这两件事情做好。我常常会说,现在最大的孝顺是把你自己过好,将来父母会为你感到骄傲,为你自己的决定跟选择感到骄傲。但如果你是用爸妈的建议去过日子,如果最后过不好,爸妈会觉得很愧疚,最后就变成三个不开心的人。如果你坚持一开始对自己负责,你做出一个成绩之后,爸妈会觉得很开心。
搜狐教育:您刚才说过几年可能考虑退休了,您规划的退休之后的生活什么样,和现在的区别是什么?
李欣频:我现在有一半时间是退休的,不参与任何公众事务。旅行,然后做自己喜欢做的事,不会有任何目的性,比如去画画,看电影,然后写剧本,然后想学做菜,我会每一个月学一样新东西,因为我想每个月都回到小孩刚刚学一样东西的新鲜感,所以我称为退休状态,就是重生的状态,很多人以为退休是指老了什么事儿做不了,在那里面混吃等死。不是这个意思,实际上在享受生活,退休是一种把时间还给自己的新生活。
我今年马上要43岁,我现在过着半退休的生活。现在时间越来越多,一年可能只有三个月工作,其他九个月时间都是自己的,自己现在已经完全不用再为了钱去工作,但有时候是为了一些公众责任,比如做老师,把自己所知分享给学生,但是其他时间,我觉得人生很有限,不要活得像死的一样,死了发现自己从来没有活过。
我真正自己想做的事情,不会拖到明年,我常常问自己,如果人生到今天就结束了,有没有遗憾?如果有,我一定会在明天就把它做完,我不会拖到未来太久远的时间。我尽量让每一天停留在我人生的最巅峰,颠峰的标准不是别人给我的,而是我在想,如果真的明天就是最后一天了,如果人生还有很多事情没做的遗憾,就把它写下来,优先把它做完,不要拖到明天,不要拖到后天。
搜狐教育:感觉您特别独立,做决定做规划特别理性。
李欣频:我也很感性啊,我说出去旅行就去旅行。我的人生没有理性和感性之别,我们通常在分理性和感性的时候,其实人生就少了一半。实际上我觉得两者必须兼顾,我既悲观也乐观,既理性又浪漫,我会把死亡跟无常放在我身边。因为很少人在年轻时候想到这个问题,但是我很早就在想死亡的议题了,所以我才会比同龄的人活得更积极,更有动力。所以我是悲观主义的乐观行动者。
我活得比任何人都积极,我要去旅行,就马上去做,没有迟疑没有借口。当我在演讲,或者我在写作过程中是非常快乐的,非常乐观,我在分享这个过程给许多读者。但很多人没意识到”人终究会死”这件事情,反而让每一天活得跟死没两样。有人说”未知生,焉知死。但我觉得其实应该是倒过来:未知死,焉知生。不知道死亡是随时随地都可能发生,就不能好好把握当下的每一分每一秒。
搜狐教育:听说您一天读一本书。
李欣频:不是天天,有时候一天读三四本,或者有时候一天读五六本,但是有时候可能一个礼拜我不读书。因为不是天天都要看书,有时候刚好一个礼拜不要看书是最好的,比如旅行的时候不需要看书。我常常很奇怪为什么旅行要看书,除非是在飞机上,但是如果在火车上,火车外面的风景是非常棒的,风景在流动的时候,有很多点子可以”流”进来。看书这件事情可以在别的地方,在厕所,在浴缸里面,那是一个封闭的空间。旅行的时候就应该专心去看风景,比书还更精彩。
搜狐教育:您看书范围很广泛,一般会怎么选书?
李欣频:我自己想看什么就看什么,没有目的性,看当时的心境,或者当时觉得有兴趣的话题。我们有一个读书会,大概七八个人,我们每个月交流自己上个月看了什么好玩的书,都会互相分享,我是我们读书会里面看书最少的一位。我虽然平均每一天看一本,但是他们是一天看五六本的人。
大家看书的速度很快,他们不是乱看的,他们告诉你这个书跟那个书差别在哪里,脉络怎么相关。看书到一种程度的时候,就会比较快。看书其实不是贪多贪快,只要书中一两句话改变你思维的方式,或者改变你视点,这本书就值了。
现在社会很好玩,即将分为两块,一个认为书很贵的人,一个认为书很便宜的人。认为书很便宜的人是很非常厉害的,因为他看到书里面超越这个书价钱之外非常庞大的知识资产,他有眼光。常常看到很多人在网络上买书,到处比价还嫌书贵,基本上他毁了,因为他连书都还没有看,光看价钱就觉得贵,就把这本书完全排除在他的生命之外,于是他的生命可能因为没看这本书而少开了好几扇窗。
我买书是从来不看价钱的,我只要喜欢这本书,直接点进去就买了,因为我非常确定,只要在这里面只要找到一两句让我醍醐灌顶的话,就会为我创造千倍万倍于这本书的价值。最划算的投资绝对是书,书提供了很多的观点,若成功转换了你的一些视点,这本书就很好。
很多人说看那么多书,你会记得吗?我说书怎么是拿来记的呢?书是拿来改变你的思维,改变你的想法,书如果拿来当成记的,脑袋就成了存储知识的仓库。看书的目的是看到这位作家与众不同的思维,看这位作家怎么样看待生命,而这是我们从来没有想过的。我们平常也在看书,看生活,但是我们怎么看不出作家那么有诗意的角度?我们借着作家的眼睛来看我们原先平凡的世界,我们终于看到不凡处,那就是看书的最大收获。那本书就算一百块,一千块也真的非常值得,因为你就算花一千块去上课听演讲也不一定有这样的收获。所以能够看到书更高价值的人,与看不到超越书价值的人,其人生是截然不同的。
搜狐教育:您看那么多书,有没有碰到什么烂书,觉得看完浪费时间?
李欣频:对我来说没有烂书。只要书中有一两句话佳句就够了,就非常值了。其实做创意的人,只会看到机会和好的一面,不会看到不好的面向。
搜狐教育:您一直做很多观点的分享和表达,有没有过觉得自己被掏空了,或者担心接下来会重复自己?
李欣频:没有,我input和output的比例高达9:1,我吸收养分的时间是九,产出一,我永远在供过于求的状态里。当人觉得自己创意枯竭的时候,表示充电时间和产出创意的比例分配是完全失衡的。照理说创意水库应该是满的,放一点水出去是没有任何问题的。如果工作会让自己耗干,那表示流量没有控制好。
搜狐教育:您说自己一直处在改变的过程中,包括有可能让您身边的朋友无所适从。
李欣频:以前是半年换一波朋友,现在三个礼拜换一波了。
搜狐教育:您所说的改变具体指哪个方面,能不能举一个具体的例子?
李欣频:我是会依照我的变化去改变我的朋友关系,这个时候跟我在一起的朋友,包括读书会,或者大家一起去旅行的朋友,都是在自己的路上非常坚定的人,不会依靠别人。第一个最重要的特质是不会跟人家发泄他的问题和情绪,因为这些人都有自己处理自己问题或情绪的能力。
我发现特别是大一学生,常常习惯问问题,因为他在学校里面被要求要多问问题。问问题是因为他要标准答案,老师必须回答这个对,还是那个对。我建议大学生要先改掉这个坏习惯,不要再随意问问题。因为他习惯问问题要答案以后,就会以为这个事情就解决了,他没有思考,他只是问,要答案,他停止思考。
我大学四年一直到现在都是如此,没有跟人问过什么重要的问题,我认为所有问题都可以自己解决。你必须拿回你问题的解答权、自己去找问题的答案与解决路径。人即将分为两种:解答者,或是答案的乞讨者。
当你停止问问题的时候,你就会反思到自己问的问题怎么那么蠢。随便举一个例子,有人跟我说,老师我下个礼拜就要去巴黎了,你能告诉我巴黎哪里好玩?其实这个问题是很平常的问题,可是我一听就听出问题了。因为他连第一次去巴黎都要问人家哪里好玩,就失去了第一次去探险的无限机会,他要到答案之后走人家觉得好玩的地方,跟人家走一样的路,没有一个自己版本的巴黎。当有人有一天问他巴黎哪里好玩,他只讲人家去过的地方,因为他只去过那些地方。
我会说请你停止问这样的问题,当你愿意停下来,不去问任何意见,自己愿意重新用你的方式重新体验巴黎的时候,你才有自己对这个世界的独特诠释。所谓的解答或是诠释权,特别是诠释非常重要,怎么解释这个世界,你跟世界的关系是什么,而不是别人复制给你一套价值观,这是第一个要做到的事情。
第二个要做到的事情,不要贴标签。分科系,比如文科跟理科,就只看到一半的世界。我建议进大学以后不要听现成的答案,所有的东西都是你自己亲眼看了,判断了,决定了,才确认何为真何为假。
我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常常有人说哪部电影好看、不好看?如果你在网上看别人评论之后再决定自己看或不看,那你很惨了,你跟大家没有什么两样。我看电影从来不听任何人的意见,否则会错过很多电影,错过很多人家看不懂的电影,像《盗梦空间》很多人说看不懂,可是那是一部非常棒的电影,错过了就损失了很大一块。只听从自己的思考与用心理解,就可以发现一个新世界。不听任何人的评论,只有自己的评论,自己的意见才是意见。这个是很重要的,要不然很麻烦,你就在过和别人一样的生活,一样的想法。
搜狐教育:问问题难道不是一种思考的方式?
李欣频:我不觉得,我觉得反而是很大的问题。你可以跟自己问问题,但是不要跟别人问问题,因为别人的答案绝对是跟你不一样的。别人的答案绝对不是你,你不能拿着别人的地图在找你家的路,就这么简单。每个人都有一个独特的路径。
搜狐教育:您觉得人和人之间交流的方式应该是什么样的?
李欣频:应该非常宽阔,我最不喜欢有人要企图说服另外一个人,那是非常无聊的一件事情。因为你没有必要去说服一个人,这个世界很大。比如举个例子,花园里面有一朵花长得比较大,试图说服所有其他的花跟它长得一样,否则都是营养不良。比如玫瑰花笑牡丹花太肥该去减肥。如果这样,整个大自然就非常扭曲且呆板,因为都会呈现出标准规格的,那就是塑胶花。
我看到最好的状态是:大家彼此欣赏,原来你跟我不同,好棒,我怎么没有看到这一点,你也欣赏我,我也欣赏你,但是我们彼此不会吵架,像黑夜不会跟白天吵架,太阳不会跟月亮吵架。不能说我白天比较光明,你黑夜是非常糟的,不是这样的。就是因为要有黑有白,有春天,有秋天,有夏天有冬天,四季才是一个完整的生命。大家要看到彼此不同之美,愿意包容对方,而不是企图征服对方,说服对方,或是改变对方的时候,这就是世界最棒的地方。
搜狐教育:您自己在情绪低落的时候怎么处理?
李欣频:低落有低落的好玩,很多人怕自己低落,想办法让自己开心。其实是违反自然的,当你在低落的时候,其实就是你该休息的时候,该沉淀的时候。当一杯水一直在晃动,就没有沉淀干净的时候。我一直不是属于高速的状态,一年时间,我大概有两个月是完完整整安静的,属于闭关期,或者一个礼拜之内有两天完全闭关的。所谓闭关期没有电视,没有电话,不跟人沟通,安安静静跟自己在一起。
人一旦失去宁静能力的时候,会变得非常焦躁,很多人一进到独处的空间里面,就会看手机,打开电视,听到声音,即便他在安静的车上,自己一个人开车,都要想办法把音响弄得很大声,因为他很怕一个人安静,怕独处会有很大的问题,因为总有一天就会被自己打败。因为他根本没有办法承担他自己所有的情绪,他无法为自己的生命负全责。
搜狐教育:您之前去印度闭关,您当时说也是处于低谷时期,让你对人生有一些质疑,那是什么样的事情?
李欣频:所谓的低潮,就是一切都不顺,人际关系、事业都不顺。但是我觉得那是一个很棒的事情,因为如果眼前一切都太顺利,你就永远都在这一条跑道上直现地走,没有其他转弯的可能性。当遇到不顺的时候,刚好可以把一面面框架之墙打破,才会有更大的世界。我就是在打破的过程中发现其实根本不需要这些框架,当人很自由的时候,摆脱所谓输跟赢,挫败与成功,这时候发现原来自己是非常自由宽广的。当你在定义成功和失败的时候,那通常是别人的标准,而不是你自己的。
普鲁斯特问卷
搜狐教育:您认为最完美的快乐是怎样的?
李欣频:快乐本身没有完美的状态,我现在反驳你的问题了。快乐不是一种完美状态,快乐每个状态都是独立的,因为当你在讲完美的时候,已经有一个标准在那边,然后就会区分出:完美的快乐,跟不完美的快乐,这是非常荒谬的事情,所以没有“完美的快乐”这件事情。
搜狐教育:您最恐惧的是什么?
李欣频:没有。因为所有的恐惧都是自己的幻觉,只要克服心理障碍就好了,没有什么东西让我害怕的。如果连死亡都不怕,就没什么好怕的。
搜狐教育:您目前的心境是怎样?
李欣频:广大无边。
搜狐教育:目前还在世的人之中您最钦佩的是谁?
李欣频:我自己。我觉得我能活到现在非常不容易,克服了很多问题。
搜狐教育:您最痛恨别人什么特点?
李欣频:如果会痛恨的话,基本上进不到我的脑袋里面,所以没有这件事情。
搜狐教育:您认为程度最浅的痛苦是什么?
李欣频:我没有痛苦这件事情。因为当你有痛苦,表示你有一些期望,然后发现这个现实的状况跟你期望不同,会有一些落差,这是痛苦的来源。但是我把那个期望拿掉了之后,就没有痛苦这个事情。
搜狐教育:如果没有痛苦的话,您平时的感情主要是什么样的?会不会太平静?
李欣频:你看大海底下有一些凹凸不平的地表,如果把自己当做一滴水滴,当你在凹洞的时候,你就觉得自己在低谷,你很想往上爬,爬到更高的地方,那是因为你把自己当成一滴水,所以你有高低的差别。但是如果你把自己当成一片大海的时候,是不是就没有高低的差别,因为你就是整个大海,所以没有起伏高低之别。会痛苦因为把自己太看得太小了,心有多宽,世界有多宽。
搜狐教育:您达到宽心的状态,是一开始就这样,还是经历了一些波折,才达到这样?
李欣频:一定是经过很多波折。有一部电影里说怎样让一个水滴不会干涸,它的答案是把这个水滴丢到大海里。但是这个水滴丢到大海里已经不是水滴了,你得把小的自己消除掉,融入一个更大的空间里,那个就是不干涸的状态。
搜狐教育:您有没有后悔的事情?
李欣频:没有。干吗后悔,自己所做的每件事情都是自己的决定,只要是我决定的,我不会后悔。
搜狐教育:您最喜欢男性身上什么品质?
李欣频:为什么要分男性跟女性的特质?
搜狐教育:您喜欢朋友什么品质?
李欣频:我会喜欢他们很自在的做自己,这件事情我觉得很棒。
搜狐教育:如果您有选择的话,您会希望让什么东西重现?
李欣频:我可以让每一件东西重现,没有什么东西是不能重现的,只要有想象力,什么东西都可以重现。
搜狐教育:您有没有座右铭?
李欣频:我的座右铭就是不要有座右铭。因为就像电影《盗梦空间》,座右铭有时就是思想的种子,无论好坏,都会被那思想种子捆住了,所以最好不要有座右铭。
搜狐教育:您最喜欢在哪生活?
李欣频:无时无地,任何地方都可以。真正厉害的人是所到之处,都能创造出天堂乐园。
搜狐教育:如果让你用一种动物或者植物来描述您,您会选择什么?
李欣频:没有办法,我说没有办法用某一个动物或者一个植物来描述我这个人,因为我每一分每一秒都不同,上一秒钟像狮子,下一秒钟像猫,再下一秒钟可能像蛇,可能再下一秒钟像一朵花,然后再下一个秒是一只鸟,所以每一分每一秒都不同。
搜狐教育:您的朋友一般对您的评价是什么?
李欣频:我不在乎他们评价什么,所以从来不问他们这些事情。
搜狐教育:您期望的死亡方式是什么样的?
李欣频:如果死亡可以被期待,死亡就不好玩了。因为死亡不是被计划的,出生可能可以被计划,比如剖腹哪一天出生,在哪一家医院是可以被决定的。但是死亡是没有办法决定的,这才是好玩的地方,其实我还蛮期待,我那时候怎么死法,什么时候死的,那是我唯一的乐趣了。
因为人生中其他都被我玩完了,有些东西已经知道是这样,可以创作出来,可以掌控,有些东西不掌控也觉得OK的。但是死亡是最好玩的,因为当你有一天没有身体的时候,那是一个很棒的状态,我其实现在都在练习,有时候可以自己虚拟死亡,虚拟自己躺在床上想想看,如果有一天死了会是什么状态。我觉得这是治疗忧郁症很好的方法,就是让自己练习死亡,虚拟死亡,是在脑袋里的死亡,不是真的身体的死亡,反而可以让你解脱,你会发现会把你逼死的是你自己的很多想法和念头,不一定是别人,通常是自己逼自己走到这样一个绝路,干脆让自己在精神上先死,当成没有名字的人,然后重新设定、重新开始,重新换一个身份,重新换一个精神状态,然后重新下载一个新的精神软体,过一个新的生活,你就会发现原来是被自己捆住,换一种方式就好了。
搜狐教育:您重度忧郁是因为工作吗?
李欣频:各式各样啊,我觉得现在的人没有忧郁症也很奇怪,因为都有很多的压力,我又那么敏感,很容易有一些情绪上的问题。但是我觉得透过虚拟死亡这方法,我有很大的转换。
搜狐教育:这段阶段持续多长时间?
李欣频:整个转换的过程大概一年,转上来后觉得好得不得了,让我同时展现出很多版本的人生,我开始积极地做很多事情,因为我觉得人生只有一辈子太少了,应该好几辈子同时一起活的那种状态。大家不要害怕忧郁这件事情,其实它是重新调整自己的一个很好的机会。
搜狐教育:一直依靠自己的话,会不会觉得心里特别累?
李欣频:依靠别人更累,当这个人跑了,你就会崩溃,因为别人也累,你也累,你还不如靠自己,靠自己别人不累,你也不累。
搜狐教育:您即将再度去迪拜,这次行程是怎样一个计划?
李欣频:我上去迪拜其实很棒,那个养分用七年还没有用完,我叫它“七年之养”。所以自己想要再去,因为七年迪拜的变化很大,经历过一次金融风暴,已经经历过所谓赢家跟输家的过程。我想成为超越输赢概念的玩家,所以我还想再去看一次,组一个小团,大概二十人左右去,我想沿路分享我怎么看迪拜,让随行团员自己在生命中也可以做一些创意提炼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