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很多行业就是搞财富再分配的,比如保健品、医美、奢侈品,也包括教育培训。
中国中产以上的富人赚到的钱,靠买电器买车等制造业产品根本花不完,要么拿到金融市场吹泡泡一举报销,要么去交智商税,总得花。
当然,这种花得尽量减少负外部性。
…………………………………………
过去读村上的随笔集时,看他说自己每天雷打不动会在一个固定的时间段里坐到书桌前,因为对他来说,“一直写下去”这件事,比“写了什么”更加重要。
这两年写稿写得多了以后,我似乎才真正理解了村上当时所说的「“一直写下去”这件事,比“写了什么”更加重要」这件事,当生活颓败不堪时,讲述本身则是消解痛苦的一种方式,当生活不负你我时,讲述则成为了一种续存幸运的最好方式。
当持续记录一切这件事成为像吃饭睡觉一样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时,文字则不再作为记忆的载体,它更是我们活着的一种方式,是在叙述里活着的自我的一部分。
…………………………………………
不得不承认,经济独立最大的好处是,言论举止的自由。
几乎所有家长里短,都可以用一句“花你钱了吗”轻松解决,不用再看任何人脸色。
…………………………………………
不需努力的获得,可能是一种被剥夺,关于生命体验历程的被剥夺。
这点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尤为要重视。
举几个例子:
小婴儿,饿了,要喂奶,他会哭,通过哭,来提醒父母或者看护者,他需要喝奶;这时,父母给他喂奶,他就很满足,吃得无比开心;但是,如果,孩子没有释放饿的信号,没有告诉你他饿了,你提前给他喂奶,他可能会拒绝进食,心情很不开心。
这时,他的成长体验过程就被剥夺了。
他会觉得,自己没有主动权,即使在大人看来,他本身就没什么主动权,不会自己动,不会自己吃,需要大人照顾;但在婴儿看来,“我通过哭,告诉你我饿了,你才给我喂奶的”这个过程,是我主动的,可控的;我吃到奶的这个结果,也是因为我主动努力来得来的。
这个体验过程,对他来说,是主动的,自己可控的,因此他进食也是愉悦的。
反之,如果他没有主动,没有通过努力而获得了奶,他会感到自己被控制,体验被剥夺,因此他会抗拒。
有些育儿方法,告诉你要定点喂奶,定点睡觉,定点上厕所...这些都是在剥夺孩子体验成长的过程,破坏了孩子的主动性和灵性,让孩子觉得自己是被控制,是一个工具。
对于大一点的孩子,这样的例子就太多了。
比如,我们觉得有一套书很好,很适合孩子看,没有询问过他的意见,就直接买回来,拿给他,他一定不看;我们说,天冷了,穿上外套,外套拿给他,他一定不穿;孩子搭乐高,我们不请自来,上手指点,一定会招致孩子反感和厌恶;我们觉着有个课程孩子上了对他大有好处,给他报了名,他就是不愿意去;我们说,下雨了,不要踩水,鞋子会弄湿,孩子一定会去踩水,把鞋子弄湿...
我们想着自己是好心,直接告诉你结果,你可以省时省力,不用走弯路,但是,孩子并不领情。
他一定会拒绝、抗拒、反着来,对着干。
因为,我们这样做,等于过早地剥夺了他们体验的过程,让他们失去了自我,失去了掌控感。
他获得的结果,并不是自己努力得来的,这不是他想要的,也不符合孩子的成长规律。
…………………………………………
朋友,都是匹配的结果。
…………………………………………
女性要想活出自己,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穿越荡妇羞耻的恐惧。
第一关来自父母,如果你的父母以性感为耻,觉得男女关系或爱美是低级的东西,你就会压力很大。
第二关来自其他一些女性,你身材好、有异性缘,会让一些女性感觉很失败,然后就觉得你不正经。
第三关来自一些男性,喜欢挖苦有魅力女性的男性,大多是过得不太好没有女人缘的男性,要认识到这一点。
…………………………………………
【“伪勤奋”的4个表现】
1.花大量时间做事情中最容易的环节,还到处炫耀没有功劳也有苦劳。
2.以“准备”的名义拖延,看上去很忙但事情没有任何进展。
3.从来不验证工作成果,不知道做得好做得坏,只顾闷头拉车,不会抬头看天。
4.读了很多书,但从不总结规律即使总结了规律,也没有用到实践中。
…………………………………………
如果你的父母处于社会底层,你想上升阶层,跳出原生家庭,千万不能按照你父母给你预期的人生去生活,他们给你的建议,大概率会让你像他们一样生活一辈子。
你一定要去看看身边那些跳开固有思维,跨越阶层的人,学习他们的思维,做事方法,勇敢的去调整自己,唯有这样,你才有那么一点希望去跨越阶层。
如果你的父母原本就是社会的上层,那按你父母的预期去生活,学习父母,大概率你都能有所成就。
…………………………………………
锻炼信念很重要。
因为信念会支配你的思维过程、支配你的想象力、支配你的情绪。
信念比行动更重要。
如果你相信自己一无是处或让人讨厌,你行动再多,也很难做成什么事,也很难和别人尤其是优秀的人关系变得自然。
相反的,如果你觉得自己很可爱很漂亮,觉得自己是地表最优秀女人,那么你的言行举止都会水到渠成。
任何时候都不能让信念出问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