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情绪勒索》(周慕姿版本)是亲子关系共读的第三本书,读这本书时感受到了大路老师这样安排的良苦用意。
《父亲的力量》代表自己的性格来源,它让我们明白,我们一切情绪大都源自原生家庭,其中对待工作的态度主要来自于父亲。
《爱的五种语言》是要我们洞察人的接收和表达机制,告诉我们人与人相处,很多时候因为我们的需求和表达方式不在同一个维度上,会出现很多的偏差、误解和误会。
而《情绪勒索》,则是在知悉了我们的性格天性和语言机制之后,再进一步洞察与人际关系的相处模式。这样讲下来,由内到外、层层剥开,让人浑身通透。
这里的情绪勒索,指通过要求、威胁、施压、沉默等手段,让别人产生罪恶感、恐惧感或挫败感,从而达到使其顺服的目的。
这本书是台湾人写的,所以可读性比翻译作品好,整体脉络也十分清晰。
全书可分为三个部分:
一,“情绪勒索”的样貌
二、提升自我价值,避免被情绪勒索
三、如何摆脱情绪勒索?
二、
读了这本书,有三点感受:
1. 我们都不自知地,在做着勒索者和被勒索者。
情绪勒索不似平时的勒索-是外人的绑架:冷血、无情、凶残。情绪勒索总是穿着“我为你好”“我关心你”“我爱你”的外衣,勒索着我们身边最亲近的人,家人、朋友、同事…
正因为是这样的,所以我们在不自觉中就陷入了情绪勒索之中,可能是被勒索,也可能是勒索者。
比如,
在单位,你是个受尽了领导的情绪勒索的包子,内心积攒了一肚子的委屈和抱怨。
推开家门,面对父母或爱人时,你再也耐心不起来,这时候你又成了勒索他人者。
2. 勒索者和被勒索者没有谁对谁错,只是两者之间还有更快乐、幸福的相处方式。
看书前,能想象到的就是被勒索者多么可怜和无辜,但从来没想过,情绪勒索里两者都是受伤者。
谈论情绪勒索的目的,并不是要声讨谁。
通常勒索者都是我们身边至亲至爱之人,他们的本意并不是要伤害和欺压我们,有可能还是要表达对我们的爱,只是没想到会伤害到我们。
探讨“情绪勒索”,是为了让勒索者和被勒索者都知道,无论站在哪一方,都有其应该反思的地方。
绑架者之所以要勒索别人,是因为太注重自己的重要性,而对方的做法引起了他情绪的不舒适;被绑架者之所以能够被绑架,那么在乎对方的反应,不敢表达自己,也是因为最深层对自我价值的不认可。
所谓: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如果你不会被利用,对方根本没有机会去利用你。而被勒索者之所以能被勒索,还是因为其自己情感的边界不够清晰。
3. 提升自我价值,既不勒索别人也不被人勒索。
我们不想做勒索者,考虑问题的时候,也不能总有一种受害者的心态。
好好检视一下,情绪勒索中反应了我们哪方面的价值缺失。
想摆脱勒索别人和被勒索的命运,从认识自己的这种自我价值感缺失开始,然后试着去认可自己,设定情绪边界,从而避免被勒索。
书中提到一个“停、看、应”的建立情绪界限的方法,我觉得还挺简单易行的,供参考。
停,在对话中感到不适时,尽快停止对话,转移情绪并离开现场;
看,觉察自己的情绪,回想刚刚发生的事的经过;
应:制定应对的策略,练习并应用。
三、
分享其中一天共读的作业:
1.你对于“情绪勒索”是如何理解的?
情绪勒索常发生于职场、亲子、夫妻、朋友之间,通过要求、威胁、施压、沉默等手段,让被勒索者产生罪恶感或恐惧感或挫败感,以达到使TA顺服的目的。
2. 请回忆一下,你和身边人相处的过程中(家人/朋友/伴侣/同事/上司……)遇到过像书中所说的“情绪勒索”场景吗?你是勒索人还是被勒索人?
我儿子从小吃饭就不好,身高和体重都处于中下水平,为了不吃饭这事,这几年不知道生过多少次气。
家里经常出现的一个场景就是,做了满满一桌子的饭菜,他要么吃两口就跑开了,要么就干脆不吃。我通常都是先耐心的劝说,可能会回到桌旁吃两口,不一会又跑开了,这样吃两口跑开又吃两口的情况循环下去,可能一顿饭吃半小时都没吃完。
有时候想到身高体重不达标的事,我的焦虑上来了,就忍不住冲他喊:“妈妈辛辛苦苦做了一桌子的饭菜,你为什么就不能坐在桌旁,好好吃饭呢?”
有时候还会说:“妈妈为了陪你,这一天天的连点自己的时间都没有,你就不能老老实实地听话,让妈妈省点心吗?”
如果特别生气的时候,还会说,“不吃你就饿着吧,你现在不吃,饿了别想吃任何东西。”
3. 当时你是怎么应对的,感觉怎么样?(如果你是勒索人,当时你用了什么方式?感受如何?)
作为勒索人,我觉得我使用了两种勒索方式:一是引发孩子的罪恶感,二是剥夺孩子的安全感。
虽然知道这些话肯定对孩子没好处,不过当时的自己沉浸在“不吃饭就没法长个,就没法长胖”的烦恼之中,甚至会对孩子感到极其的失望,根本顾不上想孩子听了会怎样。
等这阵过去,也会觉得很内疚,会跟孩子道歉并解释为什么会对孩子说那些话,妈妈是担心什么。但对孩子造成的伤害是不能抹除的,有时候我还没说什么,他就会先说:“妈妈,你别皱眉头!妈妈你别打我!”,这时候就特别心疼孩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