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一早起来听了“新教育语文教师阅读群”中的共读回放。今天早上的共读有很多碰撞,气氛很热烈。问题主要集中在中日阅读取向的不同,即以“鉴赏者的阅读姿态”为主,还是“解读者的阅读姿态”为主。这两者具体指怎样的做法。经过争论,我的理解是,“鉴赏者的阅读姿态”是一种鉴别、欣赏的姿态,是一种仰视的态度,是接受式的阅读,感性的东西占了多数,也就是书上说的“将别人的东西当作自己的东西来理解”。而“解读者的阅读姿态”是平视的态度,是对文章内的逻辑进行解读分析,理性的东西占了多一点,也就是“将别人的东西当作别人的东西去理解”。
这两种解读姿态没有优劣之分,只是不同的不同侧重点会不同。比如文学类的作品因为语言、修辞的丰富,所以适合以鉴赏者的姿态进行阅读。而论说性的文章则适合以解读者的姿态对其中的说理层次及观点等进行批判、反思,并提出自己的观点等。
其实有的时候,两种阅读姿态会重叠运用。如果对应2022版的新课标来看的话,我认为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这个任务群更多的是培养学生以鉴赏者的阅读姿态进行阅读,而”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任务旨在培养学生以解读者的姿态、阅读方式进行阅读。
现在发现,读这样的理论书籍,自己读与高手们的共读收获的差距不是一点点。希望自己能更深入地读,并能主动参与到这样的共读当中去,学校的共读群也能这样的碰撞中,深化对书籍内容的思考。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共读的作用。
下午与老朋友们一起在桃花源散步拍照。桃花开,水波漾,美丽的春天就这样悄无声息地来到了我们身边。各种姿态,想与春天撞个满怀,笑花了脸,暖到了心田。祝愿新的一年如这春天般阳光灿烂,清风徐徐。
晚上,姐妹几个一起来到了龙归湖散步,意外看到了美丽的灯光秀。姐姐一年365天大多数日子都在果园忙活,居然龙归湖、定南之窗都没有去过。敬仰之中带着一点心酸,姐姐是个文化人,很有自己的想法,最后选择了爱情,也选择了辛苦的生活,但是姐姐依然把它过成了自己的诗和远方。这没有对错之说,有的只是你以怎样的态度来对待自己的一生。不管是在城市还是在农村。
今天是情人节,以前一直把这个节日放在心中很重要的位置,但是因为这是两个人的节日,没有得到对方的重视,慢慢地也就不期盼、不期待了。今天却意外的收到了他发过来的520……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