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幸阅读了心里学者李雪的著作《走出剧情,活在人生的真相里》。读她的文字,你会感觉痛,也会上瘾,因为她写出了最真实的那个你;读她的文字,你会由内向外看见真正的自己,真正的伴侣,真正的孩子以及所有真相;读她的文字,你会与自我和解,不在剧情里苦苦挣扎。
她说:在选择伴侣这件事上,不可逾越的底线是,不要选择一个“全封闭自体”的人作为另一半。
什么是全封闭自体?就是那种完全处于自体水平,不愿意打开自己的人称为全封闭自体。心里发育停留在自体水平的人,他的世界里只有自己,看不到别人的存在。心里发育到客体水平的人,能够意识到自己和对方都是平等存在的人,既能尊重自己的感受,也会关心对方的喜怒哀乐,在关系中可以良好互动,能够彼此妥协,大部分人是介于自体和客体之间。需要强调的是心里发育水平和道德无关。而全封闭自体的人,他们的观点是:他眼里只有自己,看不到别人,他所认为的世界应该怎样,他给所有人设定的角色、剧情等于他这个人,改变他的观点就是要他的命,谁打破了他的观点,他就攻击他,谁就是坏人。
曾经的我,因为选择了全封闭自体的伴侣,所以在婚姻里狠狠的跌了一跤。那时还没遇到李雪,还不懂得全封闭自体的概念,一直执着与自我反省,哪里做错了?不该做什么,以后应该怎么做? 那段时期,真是我人生最无助的低潮期,一件小事都会发展成对方的攻击,我感觉很委屈,一次次自证无罪,不停的解释自己没有恶意,甚至不知道发生了事情,希望对方能看见我的真心和善意,我以为只要我释放出更多的善意,就能消除误会和敌意,可事实是,越解释,对方越愤怒甚至更加严厉的攻击你,把你说得一无是处。可怕的是,被人打击久了,自己也会陷入恶性循环中,不断自我反问:我是不是真像对方说的那么一无是处?以至于自信完全崩塌,无论做什么都裹足不前,再也没有了往日的风采。
还好走了出来,找回了自我。当从李雪那里看到了全封闭自体的定义后,才明白原来真的不是我的错。
曾经,我的婚姻里也到处充斥着:生活中鸡毛蒜皮的小事都要上升到对与错的评判,继而演变成一场战争。
对方总是在证明自己是对的,我是错的。甚至不惜在公众场合拍桌子摔瓶子捶椅子拿刀假装要砍手,甚至指着我说:我是一家之主,我就是对的,必须要听我的。听上去很荒诞,大清已亡朝一百多年,为什么还有这样的男人存在? 这是真实的经历,当你不断被评判,当你的自尊和信心不断被挑战,你真的会觉得自己是错的,甚至怀疑自己的所有欲求是可耻的,不敢发出声音,不敢期盼回应。很长一段时间,我都生活在被评判的自我感觉可耻的日子里,渐渐地感觉这是不对的,这样的关系是不好的关系,无论我真的一无是处也好可耻也好? 若真是一无是处你可以甩手走人,有矛盾有问题我们可以面对解决,但尊严不容挑战。那时我的想法是: 不尊重你的人,放弃好了。
真的,很感谢当时的我尽管被打击的一无是处,还好残存那么点自尊。如果说当年我的离开仅仅是为了捍卫自尊心,那么读了李雪才明白:
如果一个人在乎自己的正确,远远胜过在乎真实的关系和活生生的感受,那么他的心里发育水平注定无法建立滋养的亲密关系。
总是在捍卫自己是对的,对方是错的,这样的人是爱无能的人,在同他的关系中,另一方必然会枯萎,甚至怀疑自己。然而一段好的关系,不是没有冲突,没有问题的。无论自身带着什么样的问题,它都不回会让你感觉自己不好,两个人可以一起面对,一起成长。
什么是好的关系呢?
有一个鸡蛋和石头的寓言:鸡蛋天真的和石头在一起了,活得小心翼翼,可是,鸡蛋再怎么注意,也避免不了跟石头磕磕碰碰,日子一久,弄得自己伤痕累累。鸡蛋坚持不放弃,继续经营着这段关系。终于有一天,鸡蛋受不了伤害,决定离开石头。后来,鸡蛋遇到了棉花,棉花也爱上了鸡蛋,他们的每一个拥抱都那么温暖。这时鸡蛋才明白,努力和坚韧不一定能换来幸福,只有选择合适的那个,才能活得幸福。
那么怎么样才能避免找到爱无能的伴侣呢?
多接触,无论隐藏的多深的也会露出马脚。平时遇到意外时,工作中的一点小摩擦等等,都可以从他的态度上看出真实的人性。看对方是同你一起解决问题,还是指责你。一味指责你的人,就是自己没错,错的都是别人的爱无能型。
但愿姑娘们,不以经历为代价成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