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来散弃五谷者,多遭雷震之祸。盖民以食为天,轻之是亵天也,故其报甚重。
古者天子亲耕,圣人重粟;凡为生民粒食计者至切也。奈何今人散之弃之;或在田抛撒而不收;或在仓朽烂而不发;或投之水火之;或委之践踏之下;或食其精而弃其粗;或因其多而置其余;或羹饭已成而妄废。或苗嫁未获而先芟;或以饮食饲禽;或以菽麦喂畜。皆是暴殄天物之甚者。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试思饥荒之岁,颗粒如珠。何忍于有余之日,而轻弃之乎。使人人宝爱农桑,凶年必无自而致也。
宋尚书丰稷。每言:“吾少时亲见雪窦,以惜福教人云:人无寿夭,禄尽乃死。” 予一生遵此训,凡事不肯稍有暴殄也。
先儒焦澹园说:“人生衣食财禄,皆有定数,当留有余不尽之意。故节约不贪,则可延寿;奢侈过求,受尽则终;未见暴殄之人得皓首也。”
《地藏经》曰:“若遇饮食无度者。说饥渴咽病报。” 这里这条讲到“饮食”,“饮”就是我们喝的,“食”就是食物,我们吃的,“无度”就是贪吃,没有限度,吃太多、吃太饱。不管是喝的、吃的,都不能过量。“无度”就是没有限度,暴饮暴食,大吃大喝。特别现代人不懂得惜福,到餐厅菜点得很多,吃不了那么多。《感应篇》讲“散弃五谷”,糟蹋粮食、浪费粮食。浪费粮食会得饥饿的果报,这里讲“饥渴咽病报”,“饥”就是饥饿,没东西吃,“渴”就是没有水喝,会得到饥饿没有粮食吃、没有水喝这样的果报。所以饮食,我们还是要节制,不能过量,特别不能浪费。
我在大学食堂里,经常看见有的学生打了一份米饭加几个菜,吃一口,味道不好,就不吃了,剩在那里,出去到饭店吃可口的去了。剩的饭菜都被打扫卫生的工作人员倒在一个大泔水桶里。非常浪费,看此情景,我是喜忧参半。
喜的是自己很早闻佛法,学习《太上感应篇》这些经典,明白宇宙和人生的真相。懂得了善恶祸福,就改过向善,不再干那些缺德事了,多干善事,积德行善;增加自己的福报,更为重要的是学到了趋吉避凶之道。忧的是许多人没有闻到古圣先贤的教诲,经典没读,就不知道什么是善恶祸福,不知道怎样增加自己的福报。由于担忧,因而心痛:一是感觉浪费的粮食非常可惜,因为我父母是农民,春种秋收,非常艰难,我是有亲身体会;二是感觉这些学生,没有受过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不知道浪费粮食的罪过。也不知道这种行为损失自己命中的福报,甚至会折寿。我们现在有得吃是我们过去生修的福,如果我们现在任意的浪费就损福。损福,《太上感应篇》讲司过之神他会一条一条跟我们算帐的,像司过之神有个算盘,那个算盘就是什么?你如果有过失,他就给你累积累积,然后扣掉扣掉,寿命就一直减掉,寿命减掉就是你福报减掉。福报减到没有了,那你苦难就现前。所以不能损福。
走出食堂,看着这些不懂事的学生,我只能一声叹息,念一句阿弥陀佛;愿他们早日能闻古圣先贤的教诲,回头是岸。
散弃五谷 损福折寿 散弃五谷 损福折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