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30天意志力培养挑战# 9/30

#30天意志力培养挑战# 9/30

作者: 翔子52双鱼 | 来源:发表于2017-11-19 13:29 被阅读10次

知识卡片001 

事件、注意力、努力、意志力和能耗之间是什么关系?

——《思考,快与慢》共读群,永澄老师的解释

 葡萄糖(能源、资源)——意志力——自我控制强度(信念坚定程度、模式固定程度、冲动强度)/心流——事件注意力需求量X——注意力投放——事件

具体解释如下(来自永澄老师):

这个问题中,最关键的点是:能耗

这个词里面带着另外一个词:资源,或者能量。

其实书中并没有给出解释,什么叫做能耗,什么叫做消耗过多资源,资源的定义是不清楚的。

我的分析逻辑是这样的

因为我的逻辑是:意志力 ——> 注意力——>自我控制——>针对某个事件,那么就从最后端分析

针对一个让自己产生“惊讶”的事件来说,系统2就要启动,系统2发挥作用,目的是进行自我控制,自我控制的目的是干预系统1,不要随意地调用信念、模式

也不要随意冲动

调用系统2是需要注意力的,那我们来看看注意力的特点

注意力像是一把尺子,它在一定时期内是固定的(这是我的假设,书中并没有这样定义)。

注意力究竟怎么投放呢?

我的答案:它是根据事件来划分的。

这里我引入一个变量:事件的注意力需求量X。定义X:对于一个事件A,必须投入Xa的注意力,这个时候,系统2才能在A上发挥作用。

如果有一件事A,那么注意力就会分配Xa给它;

如果有两件事A和B,那么注意力就会分配Xa和Xb分别给它,以此类推

如果说,你的注意力上限很大,其实你可以同时处理若干件事情,只要那些Xa、Xb……的总和在注意力量级内就好了。

可是,大家有没有发现,如果注意力放在一件事上,我们不会烦躁,但是放在若干事情上,我们就会觉得很累。

有个典型的例子:教师监考。监考一天下来,即便只是坐在前面看着全场,也会很累。说实话,自己的注意力足够把所有人都看过来的,为啥还会累呢?

答案是:意志力。

如果说,注意力需求量X是不同事件的固有属性,也就是说:对于同一件事情A,由两个人分别做,都是需要同样注意力的,都是Xa(这是我的假设)

可是,这两个人对事情的解释并不相同:

M解释为:这件事做完可是获得大量的价值积累,恰好还有一点挑战等……

N解释为:TMD,烦死了,又要做这件事!!

你会发现,它调用的注意力是一样多的,但是意志力的耗损就不同了。

这就带来了意志力的特点说明

意志力不像尺子,而像一瓶水,每一天打开水瓶,用一次,喝一口,有时候是大口,有时候小口,有时候还会再接点水进来。

意志力的损耗情况,是根据自我控制的强弱来决定的,越强的自我控制,意志力损耗越重。

而自我控制的难度 = 系统1信念的坚定程度+模式的固定程度+冲动的强度(不是等式,而是便于理解)

而努力是什么呢,就是意志力耗损的情况,意志力损耗越大,也就越努力。

意志力的投放是需要葡萄糖的能量转化支持的,损耗越大,需要的葡萄糖越多,这就是所谓的能量,就是你的资源。没有葡萄糖了,就没有资源了,意志力就没有了,注意力调配不动,系统2就不能发挥作用,系统1就会冲动和随便解释。

再看同样的事情A,随着你做的越多,就会越熟悉,假设:

A1是第一次做

A2是第二次做

……

An是第n次做

看上去都是A,其实有很多差别,比如:An所需要的注意力Xan,就要比A1所需要的注意力Xa1要少,但是,投入的意志力大小却不一定朝着减少的方向去。

如果你知道心流模型,你会发现,事件的A,太难或者太简单,都会有高意志力投入,只有在适合的部分(恰好的挑战),才会让意志力投入最小。

知识卡片002 

施工技术:

热轧高强钢筋抗震要求:

钢筋的抗拉强度实测值与屈服强度实测值的比值不应小于1.25

钢筋的屈服强度实测值与屈服强度标准值的比值不应大于1.30

钢筋最大拉力下的总伸长率实测值不应小于9%

知识卡片003

《跃迁》原文摘录

第四章 破局思维

系统:新手看树木,高手看森林

一个系统至少包含三个因素:元素、元素之间的关系,以及系统的功能。

元素之间的关系比元素更重要,整体大于部分之和,多出来的部分就是元素之间的关系。

关系结构不变,系统的结果也不会变,第二序改变,改变的就是系统的结构。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30天意志力培养挑战# 9/30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ibsv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