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行人更在春山外

行人更在春山外

作者: 忘斋 | 来源:发表于2022-12-28 10:30 被阅读0次

冬至刚过,每年冬至我总是会说,天会越来越冷啦,寒九天要来啦。但打心底里我最喜欢冬至,想到每天都会多一点的光明,心里就好像又被倾注一股新生的力量。

最近看到凋落的银杏叶,想到了之前看过的一个命题:为什么每个时代都有关于落叶的诗。学者解答,因为落叶是中国古代诗歌的重要意象。那为何落叶这个意象如此重要呢,学者又说,因为这与中国人的生命观念有关——中国文化中,对灵魂永恒的意识是不够强烈的,世人大都认为精神生命的永恒是不可靠的。而生物性的长度才是确定的。这样的文化意识带来的生命观念就是人们会对时间尤其关注,对时间与季候的变化都特别敏感,尤其是在秋冬的季候上,因为万物凋零,意味着一个循环的结束。听完我有点诧异,原来我们的文化并不信奉绝对的永恒,目之所及的刹那就是生命的所有——“无边落木萧萧下——“一岁一枯荣”。

所以在每年的结束之际,又总想走马观花的去看一下这一年是怎么春风吹又生,又怎样归于北风里。

初中的时候读到一句诗:生如夏花之绚烂,死若秋叶之静美。这句诗很容易让人埋下文艺的种子,好像每个人的青春都有关于对生命的注解,我们的学生时代,总说诗与远方格外重要,以至于我今日仍步履不停,好像走了很久,又好像走了很远。

店里的书

今年我去了浙江,主要是在绍兴,因为老友在这个地方。白天我独自在绍兴里转,江南的老街以绵长的生命力,打动来往的过客,石板桥,流水过,我也会在一家店里停留,看一下书,听隔壁一桌人热闹的聊天。书里写的是王阳明的观点,隔壁桌聊的是他们上次聚会的内容,听不太明白,但浮生嘈杂有趣,好像时间的片刻停留,也让人觉得什么都不打紧了。没过多久老友开始呼唤,可以回家吃饭了。

晚霞

夏天的傍晚依旧热气腾腾,不肯罢休,晚饭后再去附近做核酸,不知道是人在消暑,还是暑气消人。本来这个夏天比往年要多一些情绪在,于是散步又散心,旅行,也远行,点点滴滴的纷繁,杂乱在一场盛大的晚霞下,有些迷境处的不舍、社会性的焦虑……都在这个夏天开始与我和解。

每个人始终在走自己的路,看自己的风景,向前看,向远处看。

夏天来势汹汹的一场雨

这一年我看过绍兴博物馆外的大雨,看过兰亭的荷花,看过西湖的落日,看过灵隐寺山上的金色小蛇……磅礴的雨声,潮湿的海风,它们都在这个夏天治愈过我。令人感动的是,各处机缘,各处风景,古今须臾,总是在对视的一刻,让人心上花开。这一年里,通过旅行,我在丈量,在远视,在洞察,也在自省。王小波说,人来到世间,仿佛是来游泳的,迟早要跳进去。但我想,无论什么时候,都不必困住自己。一切悲欢离合、喜怒哀乐,都在为生命注入养分。一切纠结、无奈、心有不甘,都是生命在平凡里呐喊高歌。

所以,即使生命是一场徒劳,我也将终身向虚无抗争。

人间草木  景附深情

过去的两个月,封控了一个月,又解封一个月。回顾在三年前疫情开始,到这魔幻的两个月,过程稍显混乱复杂,处处浮嚣,但或许过去没多久苦难就会被淡化。

我想起在经历非典的时候,我也是小学生,没有网课,天天喝学校熬的中药,然后放假。那段人人自危的历史放到现在,好像连中药的味道都不再苦涩,还有些难忘、特殊。细想过去的时光里,经历地震,记得一句多难兴邦,经历雪灾,记得铺天盖地的白。苦难在时光洪流里不值一提,被磋磨过的渺小的人,成为大时代的大数据里的小分子,总会被简化或密存太多冗余。在今年的一些“戏剧”里,我也是突然懂得,不必看历史,我们就活在历史里,历史里有过的,我们同样必经历。只是历史如长河,从善如流,从恶如崩,如何真正保持自我,保持思考与善良,的确是一道没有标准答案的题。希望在这个时代,小分子的我们再从容一点,好好写好自己的答卷吧。

话题好像突然被拔高了点,这非我能轻谈的,可能当了几年老师,骨子里习惯好为人师,这是不太对的。那还是少说一些这样的话,最好以后就不再说了。

但封控的一个月里,我还是有所收获,最大的收获就是我学会了颠锅。握住锅柄,翻炒食材,其实做饭的过程很有趣。在厨房里,我与锅碗瓢盆,瓜果蔬菜有了关联,每天思考做什么菜,有哪些工序,慢慢与孤独自洽,这也是一种难得的修行。人有时候需要呼朋唤友,救赎孤单,但也应该有一些时间沉寂独处,毕竟孤独是人生的常态。

《断舍离》

今年我最喜欢的一本书是《断舍离》,我本身是个很念旧的人,在阅读这本书前,我被书名劝退过——断、舍、离,好像是在斩断、舍弃、远离。读完之后我才明白,断行,舍行,离行都是一种“道”的体现,以物来衡量心灵的负重。我给父亲说起我读这本书的感想,和获得的一些哲学启思,他认真聆听完后对我说:“中国老祖宗早就说了这个道理,很简单,人生在世两个字——舍得——有舍才有得。”

似乎瞬间有些醍醐灌顶。生命机制需要新陈代谢,以获取更好质量的流通,断舍离源于行,源于呼吸,源于有限生命里敢于直面的各个机缘。过去的终将过去,未来的终将到来。唯有当下,是每个一瞬间一瞬间的顿悟。物不终属于我们,生命会百分之百流逝,人生多憾事,有去才有来,有舍才有得。总之,我还是很推荐这本书的。

你好啊

絮絮叨叨,不觉深夜已至,言之无物,言之无理,无他,作别的下一步总是相逢,2022年已经到了尽头,明天与今日或相似,或有不同,岁岁年年,日复一日,继续向虚无抗争。

如同叶子落于秋冬,一季循环结束。

追风赶月莫停留,平芜尽处是春山。

新年快乐。

相关文章

  • 一日一书

    平芜尽处是春山, 行人更在春山外。

  • 行人更在春山外

    冬至刚过,每年冬至我总是会说,天会越来越冷啦,寒九天要来啦。但打心底里我最喜欢冬至,想到每天都会多一点的光明,心里...

  • 平芜近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栏倚。平芜尽处...

  • “踏莎行”词牌诗词150卷赏析

    “踏莎行”词牌诗词150卷赏析: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踏莎行,词牌名,又名“踏雪行”“踏云行”“柳长春”...

  • 平湖早春

    縠皱波纹碧水天, 农居闲散棹客船。 乱草才生星点绿, 一湖春水映山前。 平湖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有山皆图...

  • 诗词与摄影笔记一

    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几乎每一首宋词,都是一幅将情景交融到近乎极致的画面。组成这些画面的意象,就是构成摄...

  • 无题

    多情谁待暮云开? 临别酹酒上高台。 离愁尽处是千山, 行人更在千山外。

  • 词人小传|欧阳修 之——行人更在春山外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 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青山外

    时间总是走得很匆忙,不知不觉,不知所措。 新的一轮暑假又开始了,天气炎热。而近来的疫情又开始反复…… 看着别人的裘...

  • 山外

    行人更在深山外,怎知山外无行人? 借了古人诗词杜撰了一句瞎文,乱写了出来不能明明表达意思,还是“降中自有降中手,能...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行人更在春山外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iiaq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