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父母都知道,孩子在得到好好休息的情况下,会更快乐,表现更好。但这并不意味着孩子喜欢上床睡觉,也不意味着他们能一晚上都待在床上。
一般而言,孩子往往存在两种睡觉问题:不肯上床睡觉以及半夜醒来。第一种情况中有些孩子不想睡觉是因为一个人在黑暗中会产生分离焦虑有些孩子的思维很活跃,他们发现自己很难转变到更放松的精神状态。
孩子的浅睡期要比大人长,而且也不知道醒来时未必是起床时间,而是需要重新平静下来,继续睡觉。
培养孩子的睡觉习惯,是最艰难的育儿挑战之一。但当你做到时,会给一家人的生活带来最积极的改变。你的作用是帮助孩子形成对睡觉的健康态度,并享受上床睡觉的时间。
解决问题的十项关键原则
1,找出问题
数数看,孩子一周睡几个小时找出孩子不愿意上床的原因,他是不是特别渴望和你待在一起?午睡时间是否过多?
2,制订计划
保持计划的一致性很关键,所以要制订你和家人都能够坚持的计划。一次决定做一点改变, 如无须争吵就让孩子上床睡觉,或者让他一晚上都待在床上。有些改变可能需要两周才能完成。
3,在他面前统一战线
如果你和伴侣对如何以及何时让孩子上床睡觉存在争议,失去自己宝贵时间的爸爸妈妈可能会产生冲突。如果你的孩子从你们那里获得了不同的信息,他可能会‘挑拨”你们彼此争斗。
4,让睡前时间变得特别
绝对不要通过威胁去让孩子上床睡觉,将之当作一种惩罚。父母应该把这打造成一段特殊的时光,为了茁壮成长、学习,孩子需要足够的睡眠。而睡前,你们将依偎在一起看书。
5,告诉孩子做得对的地方
在孩子准备上床时,留意并描述孩子做得对的地方,从顺从地结束洗澡, 到不用大人说就自己穿上睡衣的每件事情。
6,培养睡觉仪式
晚上的习惯包含了各种与入睡相关的信号。作为成人,我们把这些线索视为理所当然的,脱衣服、刷牙和在床上看书。每天晚上以相同的顺序做这些事情也会给孩子生成这些仪式。
7,不要着急
为让孩子活跃的大脑镇定下来,帮助他完成过渡,从开始洗澡到关灯睡觉,应该留出1小时的时间。
8,使用小夜灯
年幼的孩子会觉得黑暗隐藏了房间里自己熟悉的所有东西。低亮度的小夜灯可以向他们表明什么东西都没变,不会有东西打扰他们睡觉。
9,保持低调
关灯后,满足孩子喝水、上厕所或者抱一下进行安慰等各种需求,但你要尽可能少地参与,防止孩子把关注作为奖励。
10,帮助孩子将睡觉视为积极的事情
在没有大人帮忙的情况下,孩子不会知道睡眠不充足会导致自己第二天脾气暴躁。随着孩子渐渐长大,你可以向他说明,如果他睡得不够,第二天起床有多么困难。
各年龄段的针对性建议
2~3岁
磨刀不误砍柴工。在这个阶段,孩子需要12~ 13小时的睡眠时间,要确保他们在合适的时间上床睡觉。
奖励性行为。使用星星奖励图表,在孩子每次达成目标,如做到整晚都在床上睡觉时,予以星星奖励。
4~ 5岁
放弃午睡。这个阶段,孩子需要的睡眠可能要少一点,所以他也许可以省掉白天的午睡。
逐步改变。如果早上越来越难让孩子起床上学,每周将熄灯睡觉的时间往前挪15分钟,直到达到你期望的睡觉时间。
6~ 7岁
防止上床时间悄悄后移。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可能会因为家庭作业而推迟上床时间。问问老师,家庭作业需要多少时间才能完成,帮助孩子在这个时间内完成作业。
有担忧的事吗?在这个年龄段,有些孩子会因为友谊或担心学校的事情而难以 入睡。 让孩子在上床前把任何担忧写下来,这样他就能够和你一起处理并谈论那些担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