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前,《黄帝内经》就提出最高(圣人)的“养生之道”说:“恬惔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
也就是说,要能够清心寡欲、看淡名利,不受外物的引诱,达到“虚无”的境界,如此才能养护生命“三宝”精、气、神。
当然要达到“恬惔虚无”不容易做到,但是《黄帝内经》揭示一项真理:“养生要重德”。
重视道德包含:做事要认真、负责,做人要真心、诚实,心态要保持慈善、祥和,要有恒心、毅力、大忍之心。
为什么重视“道德”就能够养生呢?这说到“生命”非常关键的部分。因为人的“元神”来源于“神”的世界,所以人的“元神”跟“神”一样,是神圣、纯真、善良的,这是人的“先天的我”。
人同时还存在“后天的我”,是人在后天所形成不好的思想,是自私、不善的。就是这些自私、不善的思想隐避善良的“元神”,使“元神”无法发挥强大护卫生命的能力。如果能重视道德,去掉人不好的心(思想),例如自私心,害人之心、争斗心等,就能显现出“元神”强大护卫生命的威力。
所以,唐朝大医学家孙思邈在其作《千金要方》中说:“养生在于德行,德行兼备,虽不吃药也可以长寿;德行不足,虽服玉液金丹(仙丹)也不能延寿。”
每个人都俱备“元神”,这项护卫生命能力最强的“法宝”。要发挥“法宝”的强大威力,就必须重视道德,这也是《黄帝内经》揭示我们“健康长寿、永葆青春”的秘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