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原文:
子曰:“赐也,女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与?”
对曰:“然,非与?”
曰:“非也,予一以贯之。”
翻译:
按《史记》记载,这段对话是发生在孔子和弟子们在陈国被困绝粮的时候。
孔子对子贡说:“子贡啊,你认为我是对天下事物之理,件件穷究,事事学习,所以学得多、记得多、懂得多、会得多吗?”
子贡说:“那当然了!同学们跟老师学,就是老师无所不知啊!”说完想想不对劲,老师问这个问题,肯定有什么话要说,马上又补一句:“不是吗?”
孔子说:“当然不是!我是一条道,一以贯之!”
孔子一以贯之的就是忠恕之道,儒学的核心思想,在《里仁》篇里也有。用民间的俗话来说,就是四个字——将心比心。
“忠”,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你想得到的,让别人也得到,或者让别人先得到。因为你想要的,你就知道别人也想要。忠于自己的内心,就懂得别人的感受和诉求。恕道呢,就是反过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不想遭遇的,不要施之于别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