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低年级的学生中,有一些孩子在听老师说话时常常听差了音,好像听力存在一定问题。这些孩子平时不爱说话,表达时也会发生个别音异常的现象,上课回答问题不敢大声回答,性格偏内向,在学校里属于“边缘儿” 。
听觉辨别能力是指人们对不同声音之间差异的辨别能力以及辨别一组词之间差异的能力。如果儿童听觉辨别能力发展不力,通常会导致他在听别人的声音时将相似音同一化,而自己再表达时也会出现替代音的现象。比如,在小哥哥打小鼓”的发音时听成“咬得得打咬肚”,表达出来如果遭到别人的讥笑,又没有人帮他正音,必定会导致孩子自信心不足、胆怯、意志薄弱、自我评价过低等。如果儿童有听力损伤如弱听(国内有关研究证明19.2%的孩子听力损失在 20~40分贝),也会听不清或听不到某些声音,这将影响他们通过听觉途径监督和矫正自己的发音。这样,他们总是存在发不准一些音的现象,说话听起来像个“大舌头“。 中国地广人多,方言差别很大,有些方言互相之间基本听不懂,语言交流 十分困难。所以,国家教育部明确规定,儿童要学普通话、讲普通话。从小学 好普通话,有利于孩子克服语言隔阂,促进社会交往。家庭、幼儿园、学校要为孩子营造良好的语言环境,家长与孩子交流时要正确发音。因为发音是一个 技巧性很强的语言行为,一个人的语言习惯和语言能力的形成主要是从幼儿到少年期,当形成某种语言习惯和语言能力之后再纠正这种错误的发音,难度会很大。如果儿童周围的人说话不标准,令儿童难以理解,难以进行语音分析, 难以选择所需的词汇并模仿再现它们,也会导致孩子听觉辨别能力低的现象发生。 听觉辦别能力有问题的孩子最终都是在言语上表现出来的,如他们分辨不清发音差异很小的一对字或词(如“再一オ”“为一会”“百一白”“b-p”等); 以错误的音取代正确的音,如把“公公”说成“东东”,用“d”代替“g”,把 ”n“发成“ l'.把有的声母或韵母省略,如把”鞋子“说成”也子“。有的把作声母的辅音漏掉,如“荷叶”说成“鹅业”:有的把韵尾漏掉, 如“牛奶”说成“牛哪”;最为常见的是把作韵头的元音漏掉,如“电灯”说成 “蛋灯”:有的在正确的语音内加入不该加的音,如把“黑板”说成“黑扁”。 如果孩子听觉辨别能力差(其他生理原因另论),往往会导致发音不清、容易听错别人的话、对外界声音反应迟饨、对嘈杂环境中的声音分辨困难、缺乏倾听的习惯和态度等后果,从而影响到孩子的语言学习。
听觉辨别能力差的孩子一般有以下表现:
1、在学习多音字时比较困难。
2、在唱歌时音调总是不准 。
3、对高音低音的区分不太敏感。
4、对周围嘈杂的声音环境很难适应。
5、听力完全正常,却听不清或记错老师留的作业。
如果不及时在上学之前解决这些问题,孩子上学后会在语言发展上明显与同学存在差异,导致人际交往困难,不愿意在课堂上积极回答问题,不愿意在其他集体场合抛头露面,甚至可能形成一种退缩型性格等问题。另外,严重的还会影响孩子朗读水平的发展,影响孩子生字听写水平的正常发挥,诱发读写错误,在书面语中会存在句子成分不全、句子不通顺的语病等情况。家长可以通过以下方法培养儿童的听觉观察力和听觉辦别能力,通过训练增强儿童的听觉反应速度,丰富儿童的生活经验。
游戏:声音在哪里
目标:辨别声音的方向、远近。
玩法一:家长事先把一个音乐盒或有声音的东西(如闹钟)藏起来。让孩子根据物体所发出的声音到房间里去寻找。
玩法二:要求孩子戴上眼罩站在房间的中间,家长走到房间的任意角落 (如厨房、卧室、阳台等),轻轻地发出声音,让孩子说出声音从房间里的什么地方发出的,听到的声音是近还是远。
玩法三:在户外草地或公园空地上。蒙上孩子的眼睛,家长在孩子四周随意走动并发出声音信号,让孩子判断声音的方向并追踪声音。
玩法四:在背景音中辨别声音。帮助孩子别混合在背景音中的声音,如把一 种声响从音乐背景中区别出来,在嗡嗡的空调噪声中注意找出同钟闹钟的位置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