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吖丫丫
小时候,最盼望过年了!
过年的时候,爸爸就回来了,行囊里满是点心,蛋糕,果丹皮等,因为爸爸的工作地点经常变化,所以每年带的都是我们没见过、没吃过的东西。
爸爸妈妈会在首次食物分享后,把剩余的东东平均分成四份,分给我们姊妹四个。虽然大家都特别馋,但都舍不得一下子吃完,好像慢慢吃,就能把幸福拉长似的。如果突然一天,发现其他人都吃完了,只有你一个人还有,看着别人羡慕的眼神,内心简直要幸福的冒泡泡了!而吃完的人也不免暗下决心:明年一定要保留到最后!
过年,可以穿新衣。入冬后,母亲就开始给我们准备过年的新衣新鞋了,小的时候,新衣大多是母亲自己缝的,母亲像个魔术师,把一块块布裁剪成一件件美美的新衣,除夕晚上,母亲会把新衣新鞋新袜一一放在我们的枕头边,再给我们枕头下放上压岁钱,第二天,大家一起换上新衣,一起跪在炕上,齐声问:爸爸妈妈,过年好!爸爸妈妈也一起答:好么,你们也好!然后给我们发两块钱,一把糖,一把瓜子,一把花生。然后,我们又一齐到爷爷住的地方,一齐跪下给爷爷问过年好!爷爷有时给我们一人五毛,有的时候给我们一人一块!
过年,还可以拿到“年终奖”。每年的三十晚上,我们姊妹四个都要把这一年拿到的成绩和奖励向爸爸妈妈汇报一遍。
奖励标准是单科100分,奖励两元,两科(小学只有语文,数学)都是100分,奖励五元,全乡前十名,奖励十元。一年两个学期,每个学期都有期中期末两次考试,每个期末还有一次全乡统考,我们村办小学学生少,所以,我们每个人都能或多或少的获得一笔“年终奖”。
过年,最兴奋的是可以吃福饺。每年大年初一,一家人团坐在炕上,擀皮的擀皮,包饺子的包饺子,烧开水的烧开水,忙的不亦乐乎。最重要的是,包的时候要把十几个一分二分的钢镚一起包到饺子里,包钢镚的饺子俗称“福饺”,初一这天早上谁吃出的福饺最多,预示着谁这一年的福气运气最好!
头锅饺子煮熟了,大家都争相把碗递过去,要妈妈给自己捞(每个人只能选择吃自己碗里的饺子),然后便飞快的吃起来,妈妈每年都要强调:慢点吃,小心别把钢镚吞到肚子里!
突然,锅台上传来钢镚落地声,爸爸不急不慌的吃出了一个,其他的人都有点着急了,不由得加快了吃饺子的速度,性急的大弟弟还用筷子把碗里的每个饺子都戳了一个洞,但凡觉得有可能有钢镚的,先咬一口看有没有钢镚。为了吃出更多的福饺,大年初一的这顿饺子一般都能吃完,每个人(孩子)都吃得肚子滚圆!
有一年,饺子全都吃完了,然而,钢镚还是少一个,把妈妈吓得不轻,又把钢镚数了一遍,还是少一个,爸爸赶紧用笊篱捞捞锅里的饺子汤,果不然,有一个钢镚,原来有一个福饺破了,钢镚漏到汤里了。大家虚惊一场的同时,又觉得特别遗憾:要是没破,也不知道会被谁吃出来!
过年,还可以扭秧歌。小时候过年还有一个重头节目就是扭秧歌,当然扭秧歌并不是年年都有的,首先得有领秧歌的头,要是没人领头,也只能作罢!
领秧歌当然也没有那么容易,首先要负责雇吹手,买扇子,买伞,买彩绸,还要负责管秧歌班所有队员每天一顿的饸络臊子面,要是管的不好,从各家各户收上来的礼钱不足以支付各项开支的,还得自己倒贴!
秧歌队成立后的第一场就是到祭庙敬神,求他保佑全村人求财得财,风调雨顺,然后,挨家挨户的给全村人贺新春。
想象一下,村里几乎所有的青年人,不分男女,人手一把扇子,在伞头的带领下,排成长长的一队,前面由吹唢呐的一班吹手引着,每个人脚下迈着中字步,手上舞着彩绸扇,长龙一般走家串户贺新春,场面是是多么的壮观啊!
噼噼啪啪~~~,秧歌队才到院口,主家就燃起一百响的“遍地红”鞭炮来迎接,待秧歌队进了院门,主家早已等在那里,逐一给秧歌队员散香烟,这是家家都有的,只不过有的人家烟的档次高,有的档次低。
讲究的人家除了香烟之外,还会散醉枣,或者散糖,有一年一家人还散了麻花,秧歌队员人手一根当场吃了起来,简直无心扭秧歌了。幸好领秧歌的头出来发话:主家这么抬举我们,大家要抖起精神,好好扭!!!
一个成功的秧歌队有三路核心人物,一路核心人物打头阵,先确定主家愿不愿意接秧歌,在愿意接的情况下,劝说主家出多一点的礼金。另一路是管秧歌队员的,秧歌队上门后,要根据主家院子的大小,确定秧歌队员的数量,同时还要照顾好跟在后面的七八岁的小秧歌队员,每个小队员后面都是一户人家,得罪了小队员,家长的礼金肯定高不了!当然,不管小队员是否上场,主家都会和主力队员一样散烟散糖!还有一路是负责编秧歌的,每户人家都要确保唱四五个以上的秧歌,做老师的,要唱教书育人功在千秋的秧歌,当干部的,要唱宏图大展步步高升的秧歌,承揽工程的,要唱财源滚滚日进斗金类的秧歌,有大龄未婚青年的,要唱凤鸾星动喜结良缘类的秧歌,有求学的,要唱才华横溢学业有成类的秧歌~~~没有这些的人家,秧歌队也要把这一家所有能夸的点编入秧歌,例如夸主家为人好,夸他们家窑洞好,夸他们家勤劳,夸他们家会种田,粮食产量高……当然,还有一些耍笑秧歌,说人家公公和儿媳妇怎样怎样好,当然是逗大家乐的同时,确定主家不会生气!
当然,编秧歌的不仅仅是领秧歌的,扭秧歌期间,全村人白天扭秧歌,晚上编秧歌,给自己相好的人家编,有的人家有好多人编,往往要唱上十几个,有的人家很村里好多人关系紧张,不仅没人给他们家编秧歌,去他们家扭秧歌看秧歌的人也很少,这样的人家领秧歌的头就有点发愁,要在上一户人家家里就强调队员不能散了,也要绞尽脑汁给这家人家编上四五个秧歌,指定了人唱!
陕北的秧歌都是四句,比如我父亲编给我们老师的:
百花园中花似锦,
花红还靠育花人。
教书育人你为高,
孩子们将来报你的恩。
再比如我一个朋友编给大龄未婚男青年的:
南里飘来一朵云,
云上站着一个好女人,
我问女人到哪里去,
她说与XXX来配婚。
还有村里一位骨灰级伞头编给一位在乡里当干部的人的秧歌,前面的内容已经模糊了,但最后一句至今记忆犹新:党中央调你上北京。
一人唱完后,鼓点响三下,然后,全体秧歌队合唱最后一句,那气势,直唱的主家眉开眼笑,一高兴给领秧歌礼金也也水涨船高了!
其实,各家各户也都在暗暗较劲,看谁家能编出水平高的秧歌,看谁家的孩子唱起来落落大方!
扭秧歌还可以促成未婚男女青年相亲的了解,那个村里的男女青年介绍给自家孩子了,一定要捎话邀请人家来看秧歌,村里知情的人一定会把别村来的这类客人拉进去扭几圈,模样,身段,是否大方都看到了,有的男孩或女孩的妈妈还把这些“特殊客人”指给邻居看,这个就是说我家孩子的,你看怎么样?
小时候的年,真是年味十足!
小时候过的那些新年备注: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立即删除。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