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客体恒常性到恒定性

作者: 凡茗心旅 | 来源:发表于2023-06-16 01:14 被阅读0次

    【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本文参与书香澜梦第39期“恒”专题活动】

    通常来说,每个人出生后最亲密接触的外在客体是母亲。

    在人生最初时期,对抚养者形成的信任,是我们对整个外在世界的“信任”的起点和基石,也是形成客体恒常性和恒定性的基础。

    客体恒常性是一个精神动力学上的概念,我们可以把它看作是客体永久性在情感上的一种体现,指的是我们与“客体”能够保持一种“恒定的常态”的关系。

    在《基础心理学》中,恒常性是知觉的特性之一。即在一定范围内,知觉的条件发生了变化,而知觉的映像却保持相对稳定不变的特性叫知觉的恒常性。

    在不同的距离看一个人,觉得他的高矮没有变,这是大小知觉的恒常性。如颜色,明度,形状等都具有恒常性。

    婴儿出生后的6~24个月,是形成客体恒常性的关键时期,是我们在两到三岁时获得的一种认知能力:我们明白,就算在某些情况下,“客体”(主要看护者)无法被看见、触摸或者感知到,他们也依然是存在的。

    客体恒常性虽在三岁前幼儿期就已形成。却能直至影响到成年之后。离开妈妈的孩子,仍然确信妈妈会回来,ta的恒常性是相对高的,反之亦然。

    对于恒常性最好的解读就是扎西拉姆.多多的那首唯美的诗词“见与不见”:

    你见,或者不见我,我就在那里,不悲不喜。

    你念,或者不念我,情就在那里,不来不去。

    你爱,或者不爱我,爱就在那里,不增不减。

    你跟,或者不跟我,我的手就在你的手里,不舍不弃。

    来我怀里,或者,让我住进你的心里。

    默然  相爱,寂静  欢喜。

    同时,不好的成长经历也会影响客体恒常性的形成和稳定。

    1.童年时期与抚养者完全不分离

    有的抚养者时刻和孩子在一起,总是及时满足ta的需求。这使得孩子与抚养者的关系始终停滞于“与扶养者共生”的阶段,孩子没有机会在心中产生关于抚养者的内在客体,从而无法形成客体恒常性。

    2.经历了与抚养者的强制分离

    分离过程中,只有抚养者“在被需要时仍会出现”,孩子才会搁置分离的焦虑,产生对抚养者的信心;若与抚养者强制分离,孩子只会对分离产生焦虑,无法在分离阶段形成稳定的内在客体。

    3.成长过程中抚养者给到的回应忽冷忽热

    孩童必须累积足够多的温暖经验,并且认为温暖是种生活的常态,才不会因为小的分离或不快,动摇内心稳定美好的内在客体。

    4.成年之后体验到了痛苦的分离

    如果长大后与客体有意料之外的创伤经历,我们的客体恒常性也会遭到破坏。

    那么,客体恒常性如果发展得好,儿童对主要看护者会形成稳定持久的印象。即使他的需要没有被满足,也会保持这种印象。儿童会理解人既可以有好的一面,也可以有坏的一面。这就形成了客体恒定性。

    这里的恒定性,主要指内在客体的稳定。包括情绪上的稳定和认知上的稳定。

    情绪上的稳定

    当我们与外在客体在空间上远离的时候,心中仍旧可以保持这些客体的形象,同时仍能够通过内在客体,感受到自身与客体保持着一种稳定的亲密情感 。 比如“虽然他和我一段时间没有联系,我仍能感受到我们是相爱的”。

    认知上的稳定

    某个客体在我们心中的形象是稳定的,我们不会因为他(外在客体)一时无法满足我们的需求,就立刻推翻之前对对方的感受与评价(内在客体)。例如“虽然他犯了个错误,但我认为他依然是个不错的人”。

    所以,无论是客体恒常性还是恒定性都很重要,它直接影响到人们的情绪稳定和人际关系的和谐,是心理化发展的重要内容。

    但愿我们每个人都能发展出完整稳定的客体恒定性,日渐成长为更为安宁的人。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从客体恒常性到恒定性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ixry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