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名人名篇🌍
孔子为何诛杀少正卯?

孔子为何诛杀少正卯?

作者: 赵培善 | 来源:发表于2019-11-26 14:01 被阅读0次
孔子为何诛杀少正卯?

孔子诛杀少正卯的事,最早记录在《荀子》一书中。《荀子·宥坐》记载,孔子为鲁国摄相,上任七天之后就诛杀大夫少正卯。

孔子的门人对此表示质疑:少正卯是鲁国知名的学者,受到很多人的尊敬,孔子主持国政没有几天,不问罪名就诛杀了他,这样鲁莽的做法是否有欠妥当?孔子回答道:

吾语女其故。人有恶者五,而盗窃不与焉:一曰:心达而险;二曰:行辟而坚;三曰:言伪而辩;四曰:记丑而博;五曰:顺非而泽。此五者有一于人,则不得免于君子之诛,而少正卯兼有之。

孔子为自己辩白,少正卯有五大罪状:心达而险;行辟而坚;言伪而辩;记丑而博;顺非而泽。什么意思呢?

心达而险,是说少正卯通晓古今世事,但是不安好心;行辟而坚,是说少正卯标新立异,有违周礼还不知悔改;言伪而辩,是说少正卯宣扬歪理邪说,还强词夺理为自己狡辩;记丑而博,是说少正卯关注的,都是社会阴暗面,而且学识广博以蛊惑人心;顺非而泽,是说少正卯违背道德风尚,而且造成了广泛的不良影响。

人恶者,有这五条就是罪大恶极,与一般的偷盗抢劫不同。正所谓,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孔子所罗织的这“五大罪状”,实际上并没有什么实质的证据。接着孔子又说:

故居处足以聚徒成群,言谈足饰邪营众,强足以反是独立,此小人之桀雄也,不可不诛也。

少正卯虽然不偷不抢,但是他聚众讲学,宣扬反动邪说,妖言惑众,其社会危害更加巨大,堪称“小人之桀雄也”,不可不杀,而且杀之还要暴尸三日。

孔子诛杀少正卯之后,取得了什么样的效果呢?《史记·孔子世家》记载:

(孔子)於是诛鲁大夫乱政者少正卯。与闻国政三月,粥羔豚者弗饰贾;男女行者别於涂;涂不拾遗;四方之客至乎邑者不求有司,皆予之以归。

孔子在诛杀少正卯后,执政三个月,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政绩:市场上贩卖猪、羊的人都不敢哄抬物价;道路上的男女都不敢走到一起,以示男女有别,不违背周礼;路不拾遗,四方的宾客来到鲁国的都城,需要办事也不必向管事的官吏送礼行贿,而且能够得到满意的接待。

孔子担任鲁国大司寇的时间很短,其执政水平如何?无从得知,但是短时间内取得显著的政绩,有违常理,所谓的“政绩”不过是史学家的粉饰。

相关文章

  • 孔子为何诛杀少正卯?

    孔子诛杀少正卯的事,最早记录在《荀子》一书中。《荀子·宥坐》记载,孔子为鲁国摄相,上任七天之后就诛杀大夫少正卯。 ...

  • 诛杀少正卯

    孔子在做了大司寇之后,受鲁国权臣季孙斯的委托,摄行相事。上朝听政的第七天,就以乱政的名义诛杀了鲁国大夫少正卯。弟子...

  • 智囊解析--远大第一(孔子篇)

    孔子 【原文】 少正卯与孔子同时。孔子之门人三盈三虚。孔子为大司寇,戮之于两观之下。 子贡进曰:“夫少正卯,鲁...

  • 孔子诛少正卯(一)

    少正卯与孔子同时。孔子之门人三盈三虚。 少正卯:春秋时代鲁国大夫,少正是官职,卯是名。同时:同时代。三盈三虚:盈,...

  • 孔子为何要杀少正卯?内幕惊人

    孔子杀少正卯是文化史上一桩公案,有人说杀得好,有人说是污迹,还有人说没那回事。两千多年过去了,这事仍在争论中。 经...

  • 孔子杀了少正卯吗

    孔子杀少正卯有以下疑点: 一、孔子有无能力杀。孔子“为鲁司寇摄行相事”,七天之后杀了少正卯。鲁国设有大司冠和小司寇...

  • 《智囊》故事漫品2-孔夫子杀人的奇葩姿势

    我们看一下原文: 少正卯与孔子同时。孔子之门人三盈三虚。孔子为大司寇,戮之于两观之下。子贡进曰:“夫少正卯,鲁之闻...

  • 关于孔子诛少正卯一事是真是假?

    @心赖汉子 提问关于孔子诛少正卯一事是真是假? 费蜡斋 解答: 没有有力的证据证明孔子杀了少正卯,甚至也没有有力证...

  • 孔子仕鲁杀少正卯的故事

    从内心的情感倾向来说,真希望孔子当年没有杀少正卯。要是没有杀少正卯,一个“温、良、恭、俭、让”的孔子,是多么的完美...

  • “妄议”或许掉脑袋——从孔子诛杀少正卯说起

    作者:山色归读 侵权必究,授权转载见文尾。 少正卯是何许人也?他是鲁国大大夫,少正是官职(相当于御史中丞),...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孔子为何诛杀少正卯?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jbew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