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一位当代小说家所说:对于人生的绝望与无奈,读小说,实在是一种美好的复仇。因为阅读这些虚构的绝望,多少能让我们抵消一些真正的绝望。
《奥兰多》
作者:弗吉尼亚.吴尔夫(Adeline Virginia Woolf)(英)(1882.1.25-1941.3.28)
译者:林燕 人民文学出版社
看这本书十分钟之后,我松了一口气:这本我能读完!
读的上一本吴尔夫的书是她的代表成名作《到灯塔去》,这部奠定吴尔夫在现代主义文学中的地位的经典之作,说来惭愧,coco只读了一半便放弃了。
作为英国文坛的前卫开拓者,吴尔夫的“意识流写作”影响了全世界的传统写作手法,成为传统文学与现代文学的分水岭。
在《到灯塔去》中,作者抛开了小说“叙事”的传统,把大量的笔墨(相信我,真的是很大量)放在书中人物的心理活动和意识流描述上。
而这样的意识活动如海浪(而且是风暴天的海浪)般扑面而来滚滚而去,其间并无连贯的逻辑。
我们成都有一个单口相声大师叫李伯清,他喜欢东拉西扯品评世相,但话题扯开了还总能扯回来。
李老师称自己的风格为“散打”。如果他是散打的话,吴尔夫的意识流写法简直就是咏春降龙十八武当之独门少林拳,三两下打得你找不着东西南北中发白满头青一色。
读完一半之后,我合上书,心想这个女人该是多么寂寞,内心多么孤独,才写得出这样的作品啊?她不是有老公的吗?难道平时都没有人陪她说说话吗?
事实上,精神几度崩溃的吴尔夫有一个深爱她尽力照顾她的丈夫。无奈卓越的灵魂注定孤独,即使引领风骚粉丝无数,也没能填满她心中那个不为常人所理解的巨大黑洞。59岁那年,作家投河自尽。
还是说说coco向书友们推荐的这本《奥兰多》吧!
吴尔夫以她的闺蜜为灵感,创作了一位跨越性别长生不老的神奇主人公奥兰多的传奇人生经历。那无所不敢的奇绝想象读来是很过瘾的——是的,这次她有“叙事”。
这位先男后女的主人公对人生兼具两性角度的思考,让这部作品在几十年后的女权运动中被奉为女权主义的先驱作品。
在coco看来,这是一个拥有女性身体的跨性别者对于自己身份的焦虑,探索和挣扎。在作者所处的时代,这种挣扎注定是痛苦无果的。
作为生理上的女人,终究无法完全理解身为男人的完整感受,书中对奥兰多的男性生涯充满精彩而又过份理想的想象;
而由于自我性别的男性认同,却让主人公没能充分享受作为女人的乐趣,为人妻为人母的体验在作者笔下象例行公事一样乏善可陈——即使奥兰多已经找到当一个快乐女人的秘诀所在,那就是充分地享爱“生活和恋爱”。
coco真替主人公(或是作者本人)着急,想大喊一声:放着我来!
突然想起一本书:渡边淳一的《男人这东西》。不是太令人舒服的阅读,但你得承认,最了解男人的,还是男人。
讲述故事,作者用了诗一般的语言,对于时光流逝,她写到:天下之事,二三百年一成不变,惟有些许尘灰,几只蛛网,一位老妇人半小时就可以抹尽。
对于爱情:爱情有两张脸,一白一黑;爱情有两个身体,一个光洁,一个粗糙。......一切都有两个,完全相反的两个。然而,它们紧紧相连,无法分开。......爱情开始向他飞来,白脸对着他,露出光洁可爱的身体。爱情离他愈来愈近,随风飘送来纯美的香气。突然,爱情倏地转身,露出自己漆黑多毛野蛮的一面。不是爱情这天堂之鸟,而是淫欲这秃鹫,沉重地,令人恶心地落在奥兰多肩上。
coco尤其喜欢书中不时呈现的一种不动声色的幽默感,描写奥兰多的大使日常,作者写到:拜访的仪式千篇一律。......在第一间大厅,只允许谈论天气。寒暄完毕天气的阴晴冷暖,大使来到另一大厅,......
此处只准把君士坦丁堡作为居住地与伦敦比较;大使自然说喜欢君士坦丁堡,主人自然说,尽管未到过伦敦,伦敦却更让人喜欢。
进入下一大厅,须得谈论一阵查理王和苏丹的健康;
下一大厅,谈论大使的健康和主人妻子的健康,但简短一些。
下一大厅,大使恭维主人的家具,主人恭维大使的衣饰。
下一大厅,仆人奉上果脯,主人谦称入不得口,大使则称赞其滋味纯正。
整个仪式最终以吸水烟袋和饮咖啡结束,不过,虽然吸烟和饮咖啡的招式一丝不苟,实际上烟斗里没有烟叶,杯子里也没有咖啡,因为如果都是真的,人的身体会因为吸饮过度而垮掉。因为此一轮拜访结束后,大使紧接着要去履行下一轮拜访。
好了,coco剧透已经太多,还是让书友们自己去体验这部当时先锋,如今也不落伍的作品吧。
《碟形世界:猫和少年魔笛手》
作者:特里.普拉切特(Terry Pratchett)(英)
译者:周莉 文汇出版社
作为资深猫奴,coco是因为想看猫的故事才打开这本书的,没想到却被一群老鼠感动。
当然,“突变一族”不是普通的“吱吱”,而是吃了魔法学院垃圾筒里的神秘药物半成品,而变成了能听说人话,学会思考的老鼠。
他们跟着老谋深算的“突变猫”莫里斯,以及他找来的“一脸傻相”的少年笛手“基斯”闯荡江湖,故事由此展开。
coco花了看半本书的时间慢慢克服老鼠是“害虫”的惯性思维。他们其实只是遵守自然法则努力活下去的一种动物而已,就算给人类带来了瘟疫,也并没有什么邪恶的动机和蓄意——难道不是吗?
当看到年迈的头鼠“火腿”在“斗场”中怒吼着:“让你看看一只真正的老鼠是怎么死的!”冲向猎狗时;
当看到继任的头鼠“黑皮”响亮地说:“现在我就让你瞧瞧一只老鼠怎样活下去!”发动攻击时,读者会被深深地打动。
而面对强大而邪恶的“老鼠王”,半瞎的思想者“毒豆子”就算已经吓得失禁,仍没后退半步:
“但我依然站在这里,”毒豆子说,“现在,虽然我的身体在发抖,但我能控制内心的黑暗,那是一切黑暗之源。”
不管多么卑微和弱小,坚持独立的思考,不盲从,不屈服,作出忠于内心的选择,会让你无比强大!
作者普拉切特是大师级奇幻作家,一生获奖无数,并因其文学成就,英女王两次授予他“大英帝国爵士”称号。
《卫报》评价他的作品“不是在创造另一个世界,而是在重新想象我们的世界”。
读完这本大人也可以看的童话书,相信你会象coco一样,深深理解并赞同这个评价。
《邮差总按两遍铃(中英双语珍藏本)》
作者:詹姆斯.凯恩(James M Cain)(美)
译者:主万 上海译文出版社
一个少妇要谋杀亲夫。
就剧透这么多吧,其他部分相信你可以毫不费力的一口气把它看完。
其间也许停下几次,好做深呼吸——这是一本让情绪积累在你心中,越来越多却无法释放,不得不多做几次深呼吸让自己冷静下来的小说。
它被称为“硬汉派侦探小说“的巅峰之作,先后四次被拍成电影。与之相比,传统的英式侦探小说不过是自命不凡的娘娘腔华而不实地卖弄智商——女人变起心来真快,不久前coco还被最新拍的“福尔摩斯”迷得七晕八素的呢!
对了,本书的第一人称叙事者“我”不是侦探,而是罪犯本人。因此,你不是在绞尽脑汁地寻找答案,你在身临其境地参与犯罪!
而当那些甜蜜,恐惧,绝望,侥幸,希望轮番袭来时,读者深深体会到,这便是生活的本来面目:它如海浪般裹挟着你,在主动与被动之间,在想做与不得不做之间,身不由己越走越远,再也不能回头。
当然,大多数人不想谋杀亲夫,也不必经历这般煎熬。
奸夫淫妇也不易啊!
作者凯恩曾说:我不写“凶手是谁”的小说,我不觉得法律是有趣的惩罚,我写爱情小说。
的确,在这本书中,作者呈现了一份真实的爱情,由情欲开始,引向罪恶,背叛来得如此容易,而当你快要对爱情绝望时,那至纯至善的真爱之花,却顽强地从地狱里昂起头来宣示她的存在——这便是爱情的本来面目:上帝亲吻你的额头,而魔鬼也与你同睡。
语言颇象海明威,简洁扎心,这也是“硬汉派”这个称谓的由来之一,经历过战争的人若能活出另一番天地,都是硬汉。
主人公也是硬汉——至少拳头很硬——读着读着,你想哭,然而书中人物好象并不那么可怜,你想笑,可那幽默也太黑了!喜中有悲,悲中可叹,最后,连读者也被憋成了硬汉。
值得一提的是,在这个版本,小说家翻译家孔亚雷先生作了一篇很精彩的导读,可以帮读者把积累在胸中的情绪舒服地释放出来。
coco用导读中的一段话来结束这个推荐,以表达对这位江南才子的欣赏(又比我年轻!)。
我们“祈祷爱,我们渴望的爱,似乎永远可望不可即的爱,最终会像雪花一样从天空降临。毕竟,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不是为了死(虽然必有一死),而是为了爱(虽然死比爱更冷)。
无论如何,我们还是会相信爱。也许那是因为,不管命运如何变幻,爱始终是我们活着的终极理由——正是由于爱,或者更确切地说,由于对爱的渴望,我们才能继续这样不顾一切地活下去。”
《爱的五种语言》
作者: 盖瑞.查普曼(Gary Chapman)(美)
译者:王云良,陈曦
江西人民出版社
前几日coco去民政局打探结婚扯证事宜,受了些惊吓,回来马上买了这本书。
倒不是人家民政局工作人员态度不好吓到我,恰恰是态度太好,流程太清晰简单,门口还装饰了一整面大红双喜墙——丫动真格的!太特么吓人了!
话说结婚在中国不要太简单,国外还得找两个证人作保呢,天朝不用!两个人半小时就办妥!
——对于单身人士,不是连路人甲乙丙丁都可以随便来指导人生的吗?结果到了关键时刻,你们都撇干净了,当事人后果自负全责是吧?太特么吓人了!
还是说说这本书吧!
作者查普曼博士做了二十多年的婚姻辅导,在保养爱情维护婚姻幸福方面,是技术权威。
一见钟情也罢,日久生情也罢,coco觉得爱情的产生没什么稀罕的,但让爱情弥久常新,在婚姻中保持激情,这是个技术活,绝对的技术活!你需要请教专业人士。
相信很多人都经历过这样的困境,两个人都感觉自己已经为对方付出了很多,但对方完全不明白自己的苦心,看不到自己的付出,曾经心心相印的两个人,怎么就变成鸡同鸭讲了呢?
查普曼博士在本书中提出了“爱的五种语言”这个理论,指出每个人对于爱的表达方式都是不同的,如果夫妻双方没有找对对方的“爱的语言”,用对方能听懂的“语言”去表达爱,那么付出再多也很难被对方接受,更不用说共鸣和回馈了。
在爱情的激情期,荷尔蒙的作用之下,对方说什么做什么都是对的,“爱的语言”的重要性并不明显——用身体语言就够了——但进入婚姻,激情平复之后,用正确的方式表达爱,激发爱,回应爱,需要我们去学习。
所以,这是一本两性沟通的技术指南,如果你象coco一样,从来没把一段亲密关系维持超过三年,你需要看这本书;如果你已步入婚姻的倦怠期,和伴侣渐行渐远,你更需要看这本书。
天长地久的爱情靠的不是运气,而是决心,主动意识和正确技术的运用达成的,就象博士说的那样:
我们每个人每天必须决定我们要爱,或者不爱我们的配偶。如果我们选择去爱,那么按照我们配偶请求的方式去爱,将会使我们的爱最有效地表达出来。
祝书友们都能收获美好而长久的爱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