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场双方都看中太行山井陉口了。
李左车给赵王出主意说,那一片战场道路狭窄,运送粮草的车只能陆续通行,请大王给我3万精兵,我来斩断他们运送粮草的粮车,断他们的后路,大王你坚守不出,我们根本不需要打,饿都饿死他们了。
结果是这么好的主意硬是听不进去,认为自己人多非要光明正大地拼个你死我活---老大,这是打仗,要那么多面子干什么?
韩信这里将他的部队分出一万陈兵河边,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背水一战,置之死地而后生。
战斗从早晨开始打起。
这1万人打出他的旗号,果然引得赵军倾巢而动。
然而这1万人卯足了力气死磕---不死磕能怎么办?不死磕就全得死。赵军打来打去, 发现一时半会儿也搞不定这些亡命之徒,就想先退回大营吃个早饭再来打。
结果发现回不去了!
这个韩信太阴险歹毒了。
他事先在山口的两边伪装了2000士兵,这些人不负责打仗,一见到对方全部出击的时候,就偷偷溜进他们大营,拔掉整个赵国空营的赵军旗子,全部换上汉军的旗子,并在大营最显眼的位置拉起长长的条幅,上面打出响亮的口号:“赵国的兄弟,我们汉军欢迎你!”
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拔旗易帜的故事。
回撤的赵军大惊失色,以为赵王歇已经被俘虏,于是群龙无主,拦都拦不住。而赵国后面的追兵和前面埋伏的其他没有参战的士兵,前后夹击,2万来人硬是夹生吃掉这20万人,活捉了赵王歇。
置之死地而后生、背水一战、拔旗易帜,这一套组合拳打得实在是漂亮,赵军兵败如山倒。输给韩信,不丢脸,人家韩信后人都敬称他为“兵神”了。
战斗到午饭的时候就结束了,以前对韩信不服气的人,现在已经伏气到五体投地了,以少胜多暂不说,这么少的人打10倍于自己的人,怎么着也得打10天半个月吧,结果半天就开始清场了,这赵国失败得也太没面子了。
韩信让人生擒了李左车,押到面前,解开捆绑的绳索,以礼相待。诚恳地向李左车请教攻燕伐齐之事。
李左车客气地拱手道::“败军之将不言勇,亡国之臣不语政。我就是一个俘虏,哪里有资格跟你谈论国家大事?”
韩信道:“不然!当年百里奚在虞国时,虞国灭亡,在秦国而秦国称霸,这不是因为他在虞国时愚蠢,在秦国时聪敏,而是在于国君是否重用他,是否采纳他的意见。假使赵军听从你的计策,那我韩信如今已成了阶下囚了。我是诚心向你求教,请你不要推辞。”
于是李左车不再推辞,说:“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井陉口一战,韩将军名闻海内,威震天下。但将军疲惫士兵劳苦,以己之短,攻别人之长,您那击燕攻齐的计划恐怕不容易实施。不如暂且按兵不动,犒赏将士,休整军队,恢复元气,抚恤遗孤,一面放风要攻打燕国,一面派遣能言善辩的的人去游说燕国,晓以利害,恩威并施,燕国肯定投降。燕国投降了,然后再派人去游说齐国,前面有燕国投降的先例,人都有从众心理,齐必从风而服。如此不费吹灰之力,就得两国,将军以为如何?”
“李先生妙计也。”韩信忍不住高声赞叹。
高手,绝对的高手,绝顶高手,高的不能再高的高手。
攻城为下,攻心为上!!!伐人兵,不如伐人心!!!
赵国新灭,国家混乱,韩信请刘邦封张耳为新的赵王,然后他与张耳与为呼应击楚援刘,谁知有一天,刘备从荥阳兵败,逃窜到韩张驻军的修威,趁着他们早上还没有起床的功夫,直接冲进大帐夺了印信兵符,等这两个家伙睡了懒觉起床一看,一切都已经晚了,所有军队都归了刘邦。
韩信被刘邦分配带着一部分赵军去攻打齐国,谁知齐国听人劝愿意投降,韩信的谋士蒯通说:“管他那么多,刘邦叫你去打齐国,你就去打齐国好了。”
结果本来以为自己已经投降了,汉军应该解除危险了。所以一路上没有防备被韩信带的部队,直接打到了国都临淄。兵临城下,这才惊慌失措,急忙派人向西楚霸王项羽求救,项羽派龙且带20万大军救齐。
结果这个龙且也是不听谋士提出的“拖垮”汉军的计策,一定要以多打少。
结果就是一切后果自负,被人家韩信半渡而击,龙且死得很难看,连累齐王死得也很难看。
韩信势不可挡,搞定魏、赵、燕、齐,对于刚刚收复的齐国,他向刘邦请求自己代理齐国的王以便于梳理乱局。
此时的刘邦正被包围在荥阳,打得很惨,接到韩信打来的电话,气的火冒三丈,吼道:“我这里都火烧眉毛了,他还有心在那里自立称王,tnnd…”
忽然觉得自己的两只脚上多了两只脚,环顾两边发现一只是张良的,一直是陈平的。
“你们俩什么意思嘛?”
张陈二人凑过来咬他的耳朵根子:“主公,现在我们的情形非常不利,就算韩信自立为王,我们能治阻止得了吗?不如痛痛快快地封他为齐王,不然变数更大。”
刘邦不是真的傻,马上反应过来了,但依然扯着嗓子吼道:“tnnd,齐国都被你这个家伙打下来了,还要当什么代理齐王?要当就当真的齐王,难道不可以吗!”
立即派张良去宣布这一决定,搞得好像是刘邦逼着韩信当齐王似的,这老刘反应也是够快的。---顺便通知韩信赶紧去打楚军。
楚军早就知道韩信不好惹了,慌忙派了两个能言善辩者来劝韩信弃汉归楚,如果不是韩信,最后关头犹豫了,差一点他们就成功了。
项羽虽然骁勇,然而架不住一群好汉的猛攻。决战的时刻终于到了,刘邦、韩信、刘贾、彭越、英布等各路汉军约计40万人与10万楚军于垓下摊牌。
40万对10万,曾经以少胜多的项羽,现在落在了以少胜多的韩信手中,这才发现自己已经力不从心了。
项羽被汉军重重包围,半夜的时候,忽然外面的军营里面到处都传来了歌声:“人心皆背楚,天下已归刘;韩信屯垓下,要斩霸王头。”
这是韩信连夜作词作曲的楚风民谣,现场教学,40万大军一齐吟唱,到后来连项羽手下的10万人也跟着一起哼唱。
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四面楚歌。
在歌声之中,楚军完全丧失了斗志,项羽自己知道大事已去,于是连夜杀出重围,逃向乌江,8年前的八千江东子弟,现在就只剩下几个人在身边,内心惭愧无比,终于自刎乌江,以谢江东父老。
这里战场还没打扫干净,那里刘邦就已经开着他的宝马直奔韩信的大营,在他还没有反应过来的时候,直接收了他的兵权---刘邦这人将卸磨杀驴过河拆桥,表现得如此赤裸裸,也算是极品了。
然而名义上还是改封韩信为楚王。于是韩信去他的楚国上任,如今再次回到他的老家,可谓是衣锦还乡了,给当年曾经帮助过他的人兑奖,连当年让他钻裤裆的人都给他封了一个中尉,感谢人家当年激将。
这么说来,其实韩信还是一个很有人情味的家伙,他还收留了当年跟随项羽的大将钟离眛,据说这个人是刘邦的仇人,刘邦对他恨之入骨。有人诬告韩信要谋反,刘邦用了陈平的计策,说是自己要到云梦泽去旅游,叫这些诸侯都到陈地来拜见他。韩信去了,刘邦抓了,拴在车子的副座后面,将他带回了洛阳。
你们可能不知道西汉并不是一开始就定都在长安的,最初的国都是在洛阳。
谋反这个罪名好像证据不足,但是既然抓了也不能轻易认错,于是就将韩信从楚王直接贬为淮阴侯。
韩信这个冤哪。
关键是还无处喊冤去。
以前都是他的手下,现在这些人居然比他的官还大,都是王,他从医生干到会计,又从会计干到大将军,再从大将军干到齐王,再从齐王干到楚王,最后回归淮阴侯。
所以他待在洛阳,深居简出,经常唉声叹气。
有一次刘邦召见他们几个老臣,聊起以前打仗的事。
刘邦得意洋洋的说:“你们几个看朕,如果上战场打仗的话,能带多少兵合适?”
韩信回答道:“陛下带兵,最多10万。”
刘邦诧异的问道:“怎么就10万?太少了吧?”
“你自己看看每次带兵超过10万的战争你打赢过吗?”韩信反问。
“这倒说的也是,那如果是你带兵,你可以带多少呢?”
“我带兵吗,”韩信毫不犹豫的回答,“有多少带多少。”
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多多益善的故事。
刘邦笑道:“你能带那么多兵,怎么最后做了我的手下?”
“您不善于统兵,但您善于统帅,我是兵王,你是帅王。”韩信的回答是很中肯的。
韩信对于自己的能打是非常自信甚至自负的,这一点刘邦是深深知道的,所以他总会在不经意之间表露出来。
当韩信功高震主,刘邦就会开着他的宝马闯入韩信军中,迅速剥夺他的军权。
当韩信获得了不赏之功,刘邦就会将韩信降级,并对他表现出充分的怀疑。
人不要总是把自己的聪明挂在脸上,你要学会收敛,就算是你的,你也要谦虚的去拿,而不是一手抓过来。
韩信最后终于还是被人告发谋反,被萧何和吕后设计抓进了长乐宫中获得了斩首的待遇。
呜呼,英雄一世,窝囊一时。
韩信墓碑上的对联极为精简的概括了他的一生:
生死一知己
存亡两妇人
这个萧何该怎么评价他呢?
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没有比这更准确的评价了,成功是因为萧何,最后被抓起来砍头也是因为萧何,萧何萧何,你又何必当初呢?
一个漂母异父一个吕后。当年没有漂母送饭,也早就饿死了韩信,这是“存”之恩;后来终于被吕后害死,这是“亡”之怨。
帮助刘邦创建西汉的最大的三个功臣,无疑是萧何、张良和韩信,如果把他们君臣4人比作去西天取经的唐三藏孙悟空、猪八戒和沙僧---这个比喻不是十分恰当哈---那么韩信绝对就是孙悟空,你说他谋反,确实是有些捕风捉影,但确实是他最能打。
没有韩信,刘邦什么也不是;没有韩信,西汉就玄了,我们现在可能就不叫汉族---至于叫什么,你问韩信去。
这就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韩信的故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