侮辱。历史上赫赫有名的韩信年青时一天在路上走,碰上了个地痞流氓、当地狠佬,这流氓拦住韩信不让走,除非从他裤裆下钻才能过去。韩信大概有急事不能耽误,人家有一伙人又不能和他硬拼否则上“现当”,所以他选择了钻裤裆,还留下千古笑柄。这算得上被侮辱的典型。后来的韩信为刘邦创立汉朝400年基业立下了汗马功劳,成了汉初三杰之一。
这故事有一定的哲理。如当初那次韩信和地痞子硬干肯定输了,甚至被伤致残致死,那前途毁于一旦。这说明人要学会忍一时之气。韩信年青受辱之时其实早就胸有大志。后来也没听说他当了大将之后把当年给他胯下之辱的那人处死了,没有。大概在他那里,那人只是大象眼里的蚂蚁,从来没把此人放心里去,的确当人家不存在。大象去报复蚂蚁没必要。
换了我,那人肯定是死了。所以我们就不是干大事的人,那“换了我”的假设永远也不会成立。我也不会钻裤裆,天要紧的事明天再说,往回走算了,或者说好话,服软,装烟,给钱,陪笑,反正那裤裆千万不钻,“士可杀,不可侮”这是古训啊,一般人都这么想。看起来普通人反而很有骨气,比韩信强多了,结果呢,全是俗人。俗人面子人格重过一切。
结论,把人格侮辱当不存在的其实才真是大志之人,本就有经天纬地之才,和小人斗气实在是浪费时间。对待生活中遭受的侮辱时的态度,可以分出人的格局的大小。
我承认我是小格局。我一生至少有100次遭受过人格侮辱。我仅又是因为长期胸闷,又总失眠,人很木,我怀疑自己有生理性的反应迟钝,我每当侮辱来临,总是脑子一阵发僵,忍了,没声音。其实我内心每次都非常气愤,没回击,是因为反应总不够快,并非真心要忍了,和韩信的忍是有本质的区別。都过了很多年,直到今天我还一件件记忆犹新。这就是记仇。老在想如果一旦有生杀予夺的权力,我至少要让30个人去死,我还会当面说得清清楚楚~谁叫你那次侮辱我了?许多年里一直让老子难受,你只有死了才会让我好过些。
我这就是典型的小民心理,那个小面子就那么重要。结果呢,带着这沉重的想报仇的包袱生活,大事没成功小事都做不好,逃不脱要当一辈子小民继续遭受各种侮辱的命运。
人家侮辱你,就是要你痛苦难受;而你痛感神经麻木点,象聋子一样懒得理,不跟那些品行卑劣之人一般见识,他的侮辱不过象放屁一样只有一句话的功夫就过去了。你做到了,并心无旁鹜地一往无前地向着既定目标前进,才真有可能实现你的大志向。猫叫一声一回头,狗叫一声也生气,这决非干大事的态度。
我经历的那些被侮辱的细节全写出来至少三万字,如果絮絮叨叨写啊写啊,反过来恰恰证明我很小气、格局不大。所以今天不写,并决定以后逐渐忘到脑后去,学习韩信不和小人一般见识,把我该的事做好。像我早该写几百万字出几本书,才是我最有兴趣的事,怎么就忘了。完成了我的大事业,这才是对小人们最好最有力的打击,他们最怕你搞出名堂来了。你当年在侮辱你的当场掴了人家几个大嘴巴,甚至把他打伤致死了,他服了,你还是一事无成,你终将还是失败者,你事事总要争个输赢,恰恰是没大气量,不会有胜利的人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