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姑姑明天要回浙江了,下午才临时起意,要不做点家乡味让她带过去吧!她们一家常年在那边,很是思念家乡的味道。
翻着家里有限的原料,思来想去做点家乡的绿豆包子吧!正好前段时间孩子外公从老家给我带来一些自己种的绿豆和用石磨磨的米面。
孩子姑姑一听也是惊喜,她说,她已经十多年没回过老家了,豆豆粑的味道也有些模糊不清了,但,小时候几姊妹围在土灶台前等待豆豆粑的情景还历历在目。
下午我把绿豆用高压锅压熟,再用炒锅炒好,晚饭后,我们就开始包包包,我负责揉面,侄女负责包,孩子姑姑负责打下手和把包好的粑粑捡去蒸锅里蒸。
我们一边做一边聊起有关豆豆粑的往事,聊得不亦乐乎。
那时,每到过节,几乎家家户户都会包粑粑,有包豆腐的、有包油渣的、有包肉沫的、也有包红豆、绿豆的。
我们家因为种的绿豆较多,基本上都包绿豆,我所说的这种粑粑和北方的包子有着本质上的区别。
首先,原料上截然不同,北方人吃的粑粑是用小麦粉为原料,而我们南方人口中的粑粑多数指的是用大米或是糯米做的。
就像我们现在做的豆豆粑,就是用大米面和糯米面揉搓成团,再包上炒熟的绿豆泥,然后蒸熟即可。
可能很多外地人吃不惯,但就是这简单制作,独特的味道,在我们当地人人都喜爱,或许,这就是所谓家乡味的魅力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