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学习写作之前,先要了解好文章的标准,不妨回忆一下我们经常碰到的两种场景。
第一种场景,作为读者的我们经常在读完一篇文章后大呼精彩,然后将它推荐给朋友,但当朋友问这篇文章好在哪里时,你并不能很好地说出个一二三,也就是说你切切实实地觉得它好,却不知道怎么表达。
第二种场景,作为作者的我们,有时候认认真真打磨了一篇自认为很好的文章,发表后却反响平平,有时候随意构思的文章,自己并不认为写得有多好,发表后却备受好评。
这是怎么回事呢?
因为我们对“什么是好文章”没有一个清晰的认知,所有的判断都基于模糊的情绪体验,这种判断必然是不稳定的。
读者这样并无大碍,但作者有必要形成一套自己的判断逻辑。李笑来说过一句话:审美常常并不需要知道原理,但创造美的人必须有方法论,否则不可能持续创造。
我既是一个长期阅读的人,又是一个持续写作的人。我基于这些年对好文章的判断提炼出5条标准,接下来结合案例分别展开说明。
提供新知,创造价值
我经常说,写作不是自嗨,而是为了创造价值。想要创造价值,你得提供新知。新知的“新”很重要,你所表达的若是人人都知道,那读者不必读你的文章。阅读是读者的自我完善,他需要从你的文字中汲取他身上本来没有的东西。新知的“知”代表知识、认知,但新知也不局限于新知识、新认知,它也可以是新方法、新资料、新故事、新视角等。
我写过一篇被全网500多个公众号转载的爆款文章,题目是《湖畔大学梁宁:成就高的那批人,全都有同一种天分》。这篇文章为什么好?就是因为文章提出了很多人不曾有过的新知。比如,人人都想知道自己的天分,这篇文章提出,人最重要的天分是快乐。
上天安排一个人的命运,或者给一个人使命,其实是给他一个爱好,一种真实的喜欢。
人没法拒绝自己真实的感受,不论现实把他层层夯实在哪个轨道里,他总会一点点移开重压,腾出一丝空隙,让自己投入真实的快乐里。这种让人快乐的东西就是一个人命运的把手。所以,要找到那件能让你一直不厌其烦地做下去的事,就是你的天分所在。
长得漂亮、身体协调、智商很高……这些都是你的显性天分,更重要的是你的隐性天分——什么会让你快乐。
这篇文章还提出,痛苦是比快乐更重要的天分。当他不再痛苦的时候,也许他超越了,也许他就此平庸了。对于拥有巨大痛苦的人,欢愉是短暂与廉价的。
情绪是一个人的底层操作系统。其实我们后天学习的东西,都是理性的,理性是把人往回拉的力量。但是驱动一个人的,其实是他的内在感受、他的情绪,那是他的底层操作系统。
这就是我那篇文章中的新知,新知是能给读者带来愉悦感的东西,因素。好多读者留言说,我的公众号让他们第一次有耐心认真读完这种长文。
当然,我从来不主张刻意写长文,大家在写作时也不要被篇幅限制。如果你能用精练的语言讲明白一件事,那自然再好不过了,至于长短,并不是判断文章好坏的标准。我们要用信息量保证文章的价值总量,用信息密度保证文章提供价值的效率。
逻辑性强,论证精彩
人偏爱有序,讨厌无序,有序就是有逻辑,无序就是混乱。
新手写文章不注重逻辑,在谋篇布局和语言组织方面都很随意,因此,读者读的时候会感到一头雾水,心里想:这个作者到底想表达什么?
写文章时,提出一个观点并不难,写一个案例故事也不难,难的是将两者匹配起来,而高手能把二者结合得恰到好处,这其实就是看你的论证是否精彩。提出一个好观点,却没有好的案例去论证,会让好观点立不住脚;如果有好的案例,即便读者开始不那么认同你的观点,最终也可能被你说服。如果讲的人都不能自圆其说,听的人怎么会心服口服呢?
我有一篇全网千万级阅读量的爆文《我为什么建议你留在北上广深?一个8年北漂的4点思考》。这篇文章讲的并不是什么新鲜的话题,逃离北上广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这篇文章赢在哪里?
整篇文章的逻辑性比较强,用个人经历引出一线城市更有助于成长这一话题,然后从4个维度层层展开讲述,在每一个维度上都找最能证明这个观点的案例事实。比如在最后一个维度上,我写的是:如果你是一个“怪物”,一线城市允许你做自己。
这个维度的内容并不多,但成了整篇文章最经典的部分,在微博上还火了一把,原因就是我的每一句话都在论证上述观点。以下是那部分的节选。
30岁不结婚,你就是“怪物”。
结了婚不生孩子,你就是“怪物”。
好好的事业单位不干,你就是“怪物”。
你大学毕业后不考研,你就是“怪物”。
你夏天穿个超短裙,你就是被人说闲话的“怪物”。
你花俩月工资纹个花臂,你真是超级“怪物”。
你有钱竟然不买房,你简直是脑子进水的“怪物”。
说实话,小地方“怪物”真不多,为什么?
因为小地方不允许“怪物”存在啊,
你若是个“怪物”,你就完蛋了,
人人都要挽救你,教育你,随时随地,
为了你好,他们要你变成跟他们一样的人。
一个人教育你还好,
说不定你还能对抗一下,过过招儿,
但10个人、100个人都要教育你时,
孤立无援的你,会彻底崩掉,
每次被教育后,你可能都要经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