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偶然的机会,我看到了家里户口本,在我那一页写着“非亲属”。一下子,脑子各种连续剧轮番上演:我可能不是我爸妈的亲生小孩,抱养的?捡来的?家里面都有两小孩了,还去抱去捡?可能看我被扔在哪个地方,看着可怜就带回家了?那我的亲生父母又是谁?我还那么小,为什么要承受这些……
“一个被抛弃的小孩”,幼小的我给自己下定义,接下来便是顾影自怜、故作忧伤,跟大多数电视剧里一样,这样子的身世,是要自暴自弃一番的。但也觉得自己是个特别的人,悄悄跟小伙伴说了这个事,得到了一些唏嘘和安慰,也表示能坚强接受,自己挺了不起。(到如今,也没琢磨透那会儿的心理活动。)
接下来,我在家中饭量变少了,而且是故意让大人看得出来的;也不咋出声,要知道在那之前,我的话可多了,大人们还总取笑我“老嫲型”(就是老人家说话絮絮叨叨的样子),说是我整天跟在我阿嫲后面,接触一堆老人家,被潜移默化了。然后还有就是晚上大家看《外来媳妇本地郎》笑哈哈,我也要控制住不笑,以表示我一直都不开心……就这样子持续了一段时间。
期间有一次,不晓得做了什么错事,被我妈教训了一番,我顿时就想到“非亲属”,我就嚷嚷起来:“反正我又不是你们家的亲生小孩,我过段时间就走。”花光儿时的我全身气力,气汹汹地喊出这个话,却自个儿又没出息地哭了起来。这会换我妈、我爸和我阿嫲愣了,不过也乐了,这小姑娘傻乎乎地说自己不是这家亲生的,哪你是哪家的啊……我也应不上来,一个劲地抽泣。
等到眼泪干了,气平了一点,我还是凶巴巴地嚷嚷:“户口本写着非亲属呢,就不是亲生的!”嚷完眼泪又没出息地流出来,哭得又累又接不上气。阿嫲这才搂着我说,“这傻孙女,你户口本上是跟我姓,不跟你妈不跟你爸一个姓,那人家派出所的不得写个非亲属嘛。阿嫲寻思着,郑家这边就只有阿嫲了,你跟着我姓郑,好歹也算还有个郑家人咯。哎,也不知道阿嫲这样做,有没有用。”
咦?原来我户口本上姓郑啊,可我那会在幼儿园写的可都是姓李,阿嫲要我跟她姓,也没什么,只要我还是亲生的就行。虽然我是亲生的,那就不是很特别了,不过我有两个姓,又是特别的了,小小的我又可得意了,而且李姓还是第一大姓,开心!(也不知道年幼的自己,都为一些什么莫名其妙的原因开心着……)一对大人看着个小孩,哭得泪眼汪汪,一下又开始傻笑起来,他们会不会寻思着,这孩子是不是傻了。
后来因为上学什么的,户口本上的“非亲属”带来了一堆麻烦,没办法,就听派出所的改回跟我爸姓了。阿嫲的心意落空了,阿嫲有没有不开心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