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建川,四川宜宾人,1957年生人,父母军人,自由淘气。文革中父亲被批斗,而他却好奇父亲被批斗的原因,于是收藏与父亲有关的传单、小报等物件,这也成了他一生的兴趣。
青年樊建川高中毕业,樊建川成了知青,为改变命运,参加招兵考试,因多才多艺被领导赏识录取。当了兵的樊建川成为了特等射手和学雷锋标兵,可他还不消停,77年国家恢复高考,樊建川面对80人招1人的招考局面,没有放弃,反而考上西安政治学院,成为改革开放后第一批由士兵考上军校的大学生。
毕业后的樊建川在重庆三医大任教8年,1987年转业到了宜宾地委政策研究室,跑遍宜宾农村,并多次在国家级学术刊物上发表文章。后来的樊建川成为市委书记秘书,并在1992年成了宜宾最年轻的常务副市长,不到一年的时间又被通知即将升任市长。
前途无量的樊建川又不安生了,他做出了违反常理的重大决定:辞职下海,因为啥,工资低!1994年,樊建川用凑来的资金成立“建川房屋开发有限公司”,凭借“忠义勤信”的宗旨硬是白手起家,几年内企业进入四川前10,个人资产几十亿,荣登财富榜。
不拘小节的樊建川樊建川成了亿万富翁,有了写字楼、商铺、加油站和商品房,可他又不“老实”了。幼时即喜好收藏的樊建川,想用这么些年的财富以及几十年的收藏,全部拿来建博物馆,因为他觉得,100年里,中国人遗忘的太多了!
2005年,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樊建川说,一个甲子,是我们民族的大事,他必须有所舍弃了。随机他正式决定开建博物馆。建博物馆难在成本难回收,而他却铁了心,他也成了大家眼里的“樊哈儿”(哈儿在四川话里是傻子的意思)。可他不管,樊建川觉得地产商少他一个没关系,可十三亿中国人应该有一部分人要替这个民族做点事,去敲响警钟,去铭刻不该忘记的历史。
就这样,吃住在工地,樊建川全情投入,他卖掉了自己的办公楼、商铺和加油站,在位于成都大邑县的安仁镇500亩的土地上,赶在2005年8月15日之前,樊建川用9个月时间建起了5座博物馆:中共抗战的“中流砥柱馆”、国民政府抗战的“正面战场馆”、美国援华的“飞虎奇兵馆”、不屈战俘馆和侵华日军罪行馆。经国家有关部门审查,全部合格并予以正式开放。
位于成都市大邑县安仁镇的建川博物馆聚落博物馆的馆藏让人瞠目结舌:手写资料30吨、书信40万封,日记2万本、像章数百万枚,总计1000多万件文物,国家一级文物达到329件。
我们这个民族,那段尘封的历史在这里又被再次激活,参观国人、援华老兵、侵华日军及各界人士,无一不在这里震撼、肃穆、动容。
忘记民族的历史,意味着背叛;而不愿触碰一个民族的伤疤,也是一种背叛。
壮士群塑广场,3000平方米的中国地图上,200多位抗战名将和著名烈士肃立,置身期间,无法不让人思绪万千。
壮士群塑广场老兵手印广场更是摄人心魄,抗战中一个个扣动扳机的手、投掷手榴弹的手、挥舞大刀的手,每一个鲜红的手印,樊建川曾为它们跑遍全国,甚至走到了太平间。正是这无数双铁骨铮铮、永不投降的双手,为我们整个民族托举起了生存的机会。
震撼人心的老兵手印广场在博物馆接待中心的影壁墙上,樊建川写下他的自白,也是一个民族的自白:
为了和平,收藏战争,
为了未来,收藏教训,
为了安宁,收藏灾难,
为了传承,收藏民俗。
誓要建造100座博物馆的“馆奴”——樊建川而未来,樊建川的梦想是建立100座博物馆,把我们这个民族100年的历史留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