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我们不喜欢上学;长大后我们不喜欢上班。我们到底不喜欢什么?
从小到大,因为成就感兴奋;有反复经历失败,受挫,想要死。不久,以自己为荣,又为自己叹气;看到搞笑的事情,开始笑;难过的时候,吃美食时,还觉得好吃,看到喜欢的人,还会高兴。我们的喜悲的根因到底是什么?
努力的过程那么漫长,成功却只有一瞬间,这种瞬间都太短暂了。所以我们到底为了什么而活着?
我们好像一直不知道,就是活着,只是活着,活下去......
二十几岁初入社会的菜鸟会勉强地买名牌包,穿名牌,是因为这个社会的规则告诉我们,拥有很多东西的时候要懂得隐藏,一无所有的时候就要夸大自己。如果不能斗争的话,只能妥协。
我们喜欢为一切事物寻找一个答案,一个规律,一个因果,一个目的。当我们找不到答案的时候,我就开始从其他方面解释我们的茫然。于是我们就开始用“早晚有一天”、“不久的将来”这样的话语安慰自己,劝慰他人。其实我们心里都明白,之所以在当下想求个明白,无非就是不想等到明天,不相信不久以后。
最后的最后,只能是自己跟自己和解,于是有的人相信玄之又玄的理论,依赖无从求真的天道之说。曲解一些文学作品,断章取义一点话语,把自己的过错附上冠冕堂皇的借口,善于怨天尤人,却不静思己过。
最终人们还是没搞懂自己不喜欢什么,就开始盲目的喜欢看不见摸不到的人事物。
我这个俗人,偏爱拆解一些东西,说些不中听的话。
佛家修心、儒家做事、道家做人。
世人习惯那六道轮回,因果循环说佛家,宽慰自己,欲望不减。若你礼佛,应看到佛家主张四大皆空,慈悲宽大,包容忍让,视世间万难为无物。不怨天尤人,从自然,呈本性。体现了超脱修心的学问。
世人爱用伦理纲常约束他人,为自己的区别待遇寻找借口。可儒家说到底,是告诉人们应该讲究持重,勤谨,正气,担当以及自省。中庸的为人处世之道。体现了中正做事的学问。让人圆融通达,要有影响力和号召力,成为重臣之辈。
世人常用牛鬼蛇神,冤亲债主危言耸听,却不知道家强调的是追求自然无为。返璞归真,涤除玄鉴,潇洒旷达,是一种智慧和谋略。不追求阴谋诡计,不一味圆滑世故,防他人伤己的同时要求增强自己的竞争力。
不知道自己真正讨厌什么,就无法学会拒绝!就不会自在逍遥!
不知道自己真正喜欢什么,就无法取悦自己!就不会从心所欲!
所以,我们到底不喜欢什么?又真正的喜欢什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