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8693205/4897543bbea015a8.png)
白话诗指五四运动和新文化运动后打破旧诗格律,不拘字句长短、用白话写的诗,也称“语体诗”、“白话韵文”。
但是我们现在一般不用“白话诗”这个称呼,因为白话就是日常说话,而诗本身就是不好好说话。要有诗的特色,就必须来源于生活,但是要高于生活,所以用来形容普通日常交流语言的“白话”,其实和“诗”是对立的。
所以我们现在一般称现代诗,又分为近代诗和当代诗,用来和格律古诗词作出区分。
也就是说,白话诗就是指现代诗。
白话诗还是诗,白话只是这个偏正词组的定语,意思就是这首诗是用白话写的而已。
不过不押韵就不叫诗,所以不押韵的东西也不能叫作白话诗。能被称作“诗”、能被称作“白话诗”的文字作品,自然是押韵的。
这么解释清楚了么?
![](https://img.haomeiwen.com/i8693205/e7e5e4b268976eb8.png)
那么如何判断一件文字作品是不是“诗”呢?
诗不同于散文,不同于其他文体,被称作文学的皇冠,是有其固有特色的。总结起来就是三点:一,高低起伏,音律清朗。二,富有节奏感。三,押韵。
古诗词因为有格律,所以这三点是非常明显的。但是从白话上发展出来的自由体现代诗,虽然在体式上站在格律诗的对面,以打破古诗限制为生存基础,但是其实两种诗的本质是一样的,都是在语言中提炼出来更高级、更精炼的感情表达方式。
白话诗(现代诗)和古代诗词(旧体诗)真正的区别并不是音律的叛变,而是生发它们的语言基础,一个是现代汉语,一个是古代文言文。
所以,即使是现代诗歌,也是在明里暗里遵守着诗的三大原则。我们说讨厌格律,但是我们的诗必然是要朗诵出来的,如果一首现代诗读出来不通顺,那就是所谓的“哑巴诗”,就是垃圾。而要朗读通顺,听起来音节清脆,绕梁三日,实际上就必然遵守了汉字音调和谐的规则,自然高低起伏,音律清朗。
![](https://img.haomeiwen.com/i8693205/e712af2e9d7730cb.png)
节奏感也是诗最重要的特色,包括最后一条必须押韵也是节奏感的前提之一。因为押韵会让一个句子完结,在古代没有标点符号,押韵甚至成为一个句子的停顿、结尾的标志。在今天,我们不需要押韵作为断句使用,所以现代白话诗的押韵就不再是隔句韵、排韵,而是相当宽松的押韵,可能几句才押,也可能平仄通押,这都是可行的——但是,必须有押韵——因为需要保证诗歌的节奏感。而没有节奏感的作品,我们一般就俗称“和尚念经”,死气沉沉。
没有节奏感的文字,如果只是文本作品,还无所谓,但是如果需要吟诵的诗,是绝对不能接受的。而且很多看上去没有节奏感的诗,读者念起来会根据诗意和自己的理解自行断句——自行添加节奏感——那么他念出来的有节奏感、有押韵、有高低起伏的文字,又可以称之为“诗”。
你看,写白话诗的规则多么宽松,甚至都不需要作者去想,读者都可以帮助完成。
但是读者理解再高,也是囿于创作者的文字。
![](https://img.haomeiwen.com/i8693205/592ebe510e26a264.png)
我们写白话诗,如果不是故意搞得晦涩难懂,那么遵守诗的三大基本特质创作出来的作品必然是最好流通、最容易激发读者共鸣的“诗”。
以最宽泛的韵律要求,以意象的构建为手段的文体,仍然可以叫做“诗”。也就是说,现代诗目前的主流状态,仍在诗的范畴。任何“诗”,都是要押韵的——虽然韵可以押的非常宽,可以随时转韵,可以双句押,可以隔句押,甚至可以乱押,但是,押韵还是需要的。
像一字诗之类的实验作品,就没有必要讨论。因为一首作品是不是诗,是需要经过大众检验的。要是真的自由论证,随心所欲的话,我就说我这篇文章一两千字也不过就是一首不押韵的长诗,你猜会不会被吐口水?
不押韵的就不是诗。我们可以称其为金句、段子、俳句、散文诗(散文诗不是诗)、小品文,不管它是用文言文写的,还是白话文写的,都已经不再是诗。
![](https://img.haomeiwen.com/i8693205/1d89a8763b68da83.pn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