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若是谁呢?
有位鲁国大夫微虎,想趁夜偷袭吴军的营地,他带了自己家的仆从、农奴七百人,让这些人集合起来原地跳高,看谁跳的时间长,体能好,这样选出来三百人。这里面有个年轻人叫有若,字子有,他后来也成了孔门弟子,而且,有若模样长得很像孔子。
怎么又出来一个明星脸呢,孔子的敌人阳虎不就和孔子一模一样,看来敌人惩罚你的最高手段就是和你长的一样,哈哈!
关于有若长得像孔子的问题,孔门弟子其实都有那么点猜测,有若比孔子小四十三岁,比孔鲤小二十三岁,后来孔子去世了,众弟子就让有若坐在孔子的座位上,接受众人拜见,这也和周礼晚辈给隔代的先辈当“尸”,接受祭祀的习俗吻合。
那么有若是否可能是孔子的孙子、孔鲤的儿子呢?
有若早年是微虎家族的农奴,身份不高。别的信息就没有了,不好妄断。也有文字说孔子和阳虎可能有血缘关系,但春秋时候的贵族出门,和农妇有一夜情缘的事情不少。因为春秋时候礼教不严格,农家女子为图点好处,往往喜欢跟贵族老爷有点故事。
孔子说过:男女关系要用“礼”来节制,必须门当户对、三媒六证才能成婚,但还是很容易出现民女主动献身给贵族老爷的事,防不胜防,这叫“自献其身”。
不可思议吧,春秋还有更蛮荒色彩的风俗遗存。
每年腊月,天子和诸侯都要祭祀各种奇奇怪怪的鬼神,这叫“腊八”,比如祭祀虎和猫,因为猫捕鼠,虎吃野猪,都能保护农作物,这接近原始萨满教的“万物有灵”理念。这些祭祀期间,负责管理山林的官员“大罗氏”要向天子、诸侯进献礼物,一是捕获的野鹿,一是乡野民间的女子。这种女子不是纳入后宫的,应该是“野合”完就送回家了。这也是原始时代男女关系松散的遗存。
孔子特别在意男女关系,他专门说过:诸侯不应该纡尊降贵,跑到民间猎艳“渔色”。说这话的大背景,恰恰是他那时代还有这风气。
贵族这些猎艳野合产生的后代,一般都是在母亲家长大,不会被父系接纳。像孔子或者孟懿子那样,被父系这边正式承认,继承贵族身份的,是极少数特例,都是因为实在没有男性继承人了。
为啥都长的像孔子,估计你懂得了!都这么不省心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