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年轻时,看事情想问题不免简单了些,相信书本,崇尚自由,对一些群体有偏见,对一些做法很反感……
随着阅历的增多,我们不用思考也知道事情该怎么办才更为妥当。年轻时那些理想的想法,在现实操作中会给自己带来很多麻烦。自己曾经反感的、那些死板无情的规矩,反倒成为最不用担责的办法。
最近几轮“口罩”事件足以证明,管的紧了——有人大骂。管的松了——多人恐慌。好心拨点款缓解财政压力,结果有些地方有些人故意增加防控成本以争取拨款……
管理这么大一个社会,不是用电子秤称斤论两,是很难做到松紧适度平衡的。一些牛鬼神蛇在其中趁机推波助澜,将事情做到极端:要么一天两检,百天封禁;要么借着“二十条”放松一放到底。这怎么了得?
年轻时反对“中庸”,现在看来,避免不了“站中间”。反对一剑切,现在看来,只要你给点尺度,有些人就会“自由过了火”。
年轻时觉得只要平台大、权力大,做事有啥难的。现在看来,只要涉及利益,事情都挺难的。有时甚至会出现“你之良药、彼之砒霜”的扯蛋事件。
年轻时觉得有些事情很好干,不知那些在位子的人在扯什么。后来才知道,在我们没料到的地方,有太多的弯弯绕绕。真让我们做裁判,也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局面。
思想观念随经历阅历而变,似乎谈不上进步退步,只是随着客观生活在变化。
年少时的良善与理想值得肯定,但欠缺对实际的深入考量是免不了的。现在的随众与心硬,看似少了担当与激情,却是出于自我保护与看重事情的结果。如果人都被拿下,谈再多担当与服务都是枉然。
人性复杂,思想多元,于是事情难办。
固守规矩与热血做事均不能长久。规矩犹如陀螺的那个点,不能倒,但可以左右摆。有些人看在眼里谓之灵活变通,有些人却说“咦,就是因人而异地操作”。
世事如麻,我们每个人都试图解开生活的一个个疙瘩,但毕竟不是人人镰刀在手,很多时候反倒被丝线缠住不能松手。
不过也无妨,活到老,“解”到老而已,一直解下去就是了!解着解着也许就会豁然开朗,不解永远一团乱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