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探究艺术,哪里是入口
人活着其实一直在探究,一个从外向内的探究自我,一个是从内向外的探究世界。
向内探究就有了灵魂,向外探究于是就有了艺术,你手旁的水杯,拿着的钢笔,抬头的台灯,其中都包含着艺术审美的流动。我们有时会盲目崇拜艺术,而不知其意。在物质和艺术交错的时空里,该如何去深入探究艺术,丹纳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入口。
他认为看待一件艺术品不能单单只看待作品本身,而是在于找出艺术品所从属的,并且能解释艺术品的总体。 第一步就是找出艺术品作者的全部作品。一个艺术家在长期的输出作品中,多多少少都会有自己独特的个人风格。无论是鲜明还是暗淡的色调,高尚或通俗的风格,他的姿态、情节、手法都有着统一的偏好。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名画即使没有署名,专业的鉴定师也可以通过这些细节加以判断。如果这个鉴定师足够敏感,还可以说出这个作品作者的所处时期或者发展阶段。 第二步就是包括艺术家在内所属的艺术宗派或艺术家族。比如,我们会因为莎士比亚的剧情而折服,但如果寻找他周围的剧作家(韦白斯忒,福特,玛星球等)。你就发现他们所有的戏剧特征都近似,都一样暴烈可怕的人物、凶杀离奇的结局、突如起来的情欲、极度繁丽的文体。还有从事画画都很熟悉喜欢的鲁本斯,在比利时的各大教堂里,就发现有成批的画家都和鲁本斯相仿(克雷伊埃 ,亚当.梵.诺尔德等)。他们都喜欢表现壮健的人体,生命的丰满与颤动,活泼放肆的动作。周围的环境亦是铺锦盘花,光艳照人的衣料,绸缎与红布的反光,或是飘荡或是团皱的帐帷帘幔。 第三步就是把这个艺术家族都要包括在内的社会。因为一个社会的风俗习惯与时代精神对艺术家的影响 ,他的作品也就会流动着社会独有的血脉成长起来。一个艺术家之所以伟大,同时也在于社会对每个人的影响下,每个人的回应,一片嘈杂而统一回声,听到了一声响亮,于是便脱颖而出。因为这个艺术家是赋予群众的才能、意识、情感达到最高度的人。
像西班牙的盛世,从十六世纪到十七世纪中叶为止。在来邦德打败了土耳其人,又插足到非洲去建立殖民地,去镇压日耳曼的新教徒,还到法国去追击,到英国去攻打,制服崇拜偶像的美洲土著,要他们改宗,虚掷最优秀的子弟的热血,一次又一次的十字军上面。那种固执,那种风魔,使西班牙在一个半世纪以后民穷财尽,倒在欧罗巴脚下。促使当时的异教裁判所的法官和十字军的战士,都保存着中但纪的骑士思想,神秘气息,阴沉激烈的脾气,残暴与偏狭的性格。在这样一个君主国家之内,最大的艺术家是赋育群众的才能,意识,情感而达到最高度的人。最知名的诗人,洛泼特·凡迦和卡特隆,当过闯江湖的大兵,“无畏舰队”的义勇军,喜欢决斗,谈恋爱;对爱情的风魔与神秘的观念不亚于封建时代的诗人和堂吉柯德一流的人物。
所以在我们想要了解艺术家的趣味和才能,要了解他为什么在绘画和戏剧中选择某个部门,为什么特别喜爱某种典型色彩,表现某种感情,就应当到群众的思想感情和风俗习惯中去探求。
丹纳的目的在于,对艺术的欣赏不应该去听信别人对你说“荷兰艺术太粗俗,应当欣赏意大利艺术。”或者“哥特式艺术是病态的,应该去欣赏希腊艺术。”而是按照自我的嗜好去喜欢合乎自身气质的东西,找到它,探索它再去用心研究与自我精神最投机的东西。我们应该把各种艺术形式和各种艺术流派一视同仁,把它们看做人类精神的不同表现,去懂得形式派别越多,人类的精神面貌就会表现得越多越新颖。
二 模仿与艺术,与艺术家,与世界
丹纳在谈到艺术的共同特征时,讲到“模仿的”艺术。
雕像的目的为了逼真模仿人物有力的体型,绘画为了生动的人物和姿态,小说戏剧也是为了表现真实的人物形态。像米开朗基罗的雕塑和绘画,他早期靠热爱与对生活仔细观察出来的作品比他晚期按照一定的程式画的,即使后期造型姿态更为自如、多样,但自然、热情、绝对真实都缺乏了很多。还有法国著名的戏剧家高乃依,因为早期法国宫廷尽是皇亲国戚的阴谋与黎系留的镇压所造成的血腥的悲剧,创造出希曼纳和熙德等出色的人物。但后期那些场景不再有时,他便不再更新,只依赖情节变化和大胆手法,抄袭自己,夸大自己。由此,才能得出艺术模仿和密切关注现实的必要,甚至是艺术家应当全神贯注的看着现实世界,才能尽量逼真的模仿,而整个艺术就在于正确与完全的模仿这样的结论。
也因为如此,很多人对于这里都有着严重的抨击,毕竟抽象画派以及中国画一流从来都不是靠模仿取胜。其实在摄影技术在欧洲还没有发明之前,欧洲绘画一直都以逼真性为绘画目的,所以一度造成了当时绘画艺术家的恐慌和印象派的崛起。但不知道他们有没有仔细看,丹纳在后文谈到卢浮美术馆一幅但纳的画,用放大镜花费四年画了一幅肖像画,皮肤的纹理、鼻子的黑斑甚至伏在表皮底下的极为细小的淡蓝血管都极为逼真,但为什么梵·代克一张极为豪放的速写就能比他这副表现的有力百倍。
不论是绘画还是别的艺术,哄骗眼睛的东西都不受重视。他所谓正确的模仿并非艺术的目的,事实上有些艺术有心故意与实物不符。艺术应当力求形似的是对象的某些东西而非全部。比如你要画一个人体,需要复制的 不应该是某一个部分,而是连接各个部分的关系,你需要表达的不是单纯的肉体外表而是肉体的逻辑。
艺术家即使改变各个部分的关系,也一定是向同一方向进行改变,而且是有意改变的,目的在于使对象的某一个“主要特征”,也就是艺术家对那个对象所抱有的主要观念,显得特别清楚。这个特征便是哲学家说的事物的“本质”,所以他们说艺术的目的是表现事物的本质。
所以这个时候,艺术家在事物面前必须有独特感觉,会比别人有着更加敏感的刺激感。具体来说,一个生而有力的人的感受力,必须又迅速又细致。他能凭清晰而可靠的感觉,自然而然的辨别和抓住种种细微和关系。倘若是一组声音,他能辨出气息是哀怨还是雄壮;倘若是一个姿态,他能辨别出是英俊还是颓靡;倘若是两种互相补充或连接的色调,他能辨别出是华丽还是朴素;他靠这个能力深入事物的内心,显得比别人敏锐。而这个鲜明的,为个人所独有的感觉并不是静止的;影响所及,全部的思想机能和神经机能都受到震动。人总是不由自主的要表现内心的感受;他会手舞足蹈,做出各种姿态,急于把他所设想的事物形诸于外。声音会模仿某种腔调;说话会找到色彩鲜明的字眼,意想不到的句法,会赋予形象的,别出心裁的,夸张的风格。
有了对生活如此敏锐的艺术家,于是便有了急切想要模仿生活某一部分的急切欲望。但仔细思考为什么我们要崇尚艺术呢?仅仅是因为它是表达美的手段吗?那为何以艺术为主导的第三产业会变得越来越重要以至于用压倒式方式开始占领我们生活?
那是因为人类开始主导世界后,开始关心人所依赖周围事物,关心那些可被控制和不可被控制的万物,连最小的地方都希望留有人类的痕迹,意图控制一切事物的主要特征。要达到这个目的,一共有两条路:第一条路是科学,考科学找出基本原因和基本规律,用正确的公式和抽象的字句表达出来;第二条路是艺术,人在艺术上表现基本原因和基本规律的时候,不用大众无法了解而只有专家懂得的枯燥的定义,而是用轻易感受的方式,不但诉于理智,而且诉于最普通的感官与感情。艺术是“又高级又普通”的东西,把最高级的内容传达给大众。
三 环境与艺术从来就是双生子
所以不同的社会有着不同的主要特征,也就产生了不同的艺术。对此,不管是在复杂还是简单的情形下,是环境(风俗习惯与时代精神)决定艺术品的种类。环境有时候很像人,它也有自己的喜好偏向,它只会接受同它一致的品种而淘汰其余品种,用重重障碍和不断的攻击去阻止别的品种发展。
像三千年以前,爱琴海的许多岛屿上出现了一个很优秀的种族,有着崭新的人生观。这个城邦里最穷的公民都有四个奴隶,生活吃穿也很简单,那他们空闲的时间应该怎么办呢?没有国王需要侍奉,官员是他们自己选的,他们不管从事什么都可以在公民大会决定国家大事,他必须懂政治会打仗,其他事情都无足轻重。因为当时一个战败就可能让他们倾家荡产,对此他也有可能要亲自作战。为了培养这样的公民,他们发明一种特殊的教育。他们锻炼每个士兵,使他越耐苦越好,越强壮越好,总之要造成体格最好最持久的斗士。就像八世纪成为全希腊的榜样的斯巴达,有一个极复杂也极有效的制度。他们把体格有缺陷的婴儿一律处死,像老夫如果有少妻,则必须带一个青年男子回家,以便生养体格健全的孩子。如果中年人有一个性格相貌都很敬佩的朋友,便可把妻子借给他。同时,青年人大半时间都在跳跃,拳击,跑步。掷铁饼,把赤露的肌肉练得又强壮又健美。以至于希腊人将肉体的完美看作神明的特性。所以我们在看待希腊雕像时,不仅完美,而且能充分表达艺术家的思想。
希腊人认为肉体自有肉体的庄严,不象现代人认为肉体隶属于头脑。呼吸有力的胸脯,虎背熊腰的躯干,帮助身体飞纵的结实的腿弯,他们都感兴趣。所以雕塑变成了希腊的中心艺术,到了今日,经过多少世纪的毁坏,罗马城内城外出土的雕像,估计总数还在六万以上。
过度的强大和财富开始产生惰性。到十世纪,野蛮的首领变为封建的宫堡主人,互相厮杀,抢掠农民,任意盘剥和虐待他们穷苦的农奴。到十一世纪,七十年中四十年的饥荒,一个修士说他已经吃惯了人肉。到处疮痍满目,肮脏不堪。有个作者说:“世界是一个残暴与淫乱的魔窟。”大家都以为世界末日到了,于是惊骇的把财产送给教堂和修院。他们胡思乱想,流着眼泪,跪在地上,觉得单靠自己活不下去,就开始想象一些甜蜜,热烈,无尽温柔的境界。不难想象这一类心情是如何助长基督教的势力。厌世的心理,幻想的倾向,经常的绝望,对温情的饥渴,自然而然使人相信以世界为苦海,以生活为考验,以醉心上帝为无上幸福,以皈依上帝为首要义务的宗教。
“世界脱下破烂的旧衣,替教堂披上洁白的袍子。”
于是哥特式建筑就出现了。正堂与耳堂的交叉代表基督死难的十字架;玫瑰花窗连同它钻石形的花瓣代表永恒的玫瑰,叶子代表一切得救的灵魂。另一方面,形式的富丽,怪异,大胆,纤巧,庞大,正好投合病态的幻想所产生的夸张的情绪与好奇心。这一类的心理需要强烈,复杂,古怪,过火,变化多端的刺激。他们排斥圆柱,圆拱,平放的横梁,总之排斥古代建筑的稳固的基础,均匀的比例,朴素的美。凡是结实的东西,从出生到生存都不用费力,一生下就是美的东西本质优越而不需要补充与点缀的东西,当时的人对之都没有好感。趋向所及,哥特式建筑越发展越奇怪。教堂开始不象一座建筑,而像一件细工镶嵌的首饰。简直是一块五彩的玻璃,一个用金银线织成的巨大的网络,一件在喜庆大典上插戴的饰物,做工象王后或新娘用的一般精致。而且还是神经质的兴奋过度的女人的饰物,和同时代的奇装异服相仿;那种微妙而病态的诗意,夸张的程度正好反映奇特的情绪,骚乱的幻想,强烈而又无法实现的渴望,这都是僧侣与骑士时代所持有的。
周围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都会使这一时期的艺术有它的题材,有它的典型和色彩。
1. 这本书在目前看来,很像一部大型的文学类论文。作者提出了一个观点之后,反复的用大量的史料实例来加以证明。但它的广度和深度从西方领域来说是非常值得我们去阅读的。在阅读过程中,你会像一个懵懂无知的幼童一样去孜孜不倦的看着更为未知和广阔多彩的过去,对像我们这种本身就学习艺术或者对艺术方面感兴趣的人就更加值得阅读。
2.其实谈到环境对艺术的影响,涉及到个体也是如此。为什么很多人去过分的强调原生家庭、上学环境、工作地点,都是深知一个环境对一个事物的影响有多么强大。
3.这本书谈到的很多,已经准备好两到三个周的阅读。而且看似我这篇谈到了很多,但对于我的阅读来说其实输出也并不充足。书中很多不同地域的文化和艺术家都值得我们亲自去跨时间跨空间的探索。
4.这本书推荐8.2分(满分10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