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与中国文化

作者: 金达摩 | 来源:发表于2024-03-01 01:20 被阅读0次

只说几个简单示例。

“世界”一词源于佛经译音,和中国汉字本身的“世”与“界”没有什么关系。

“世”实际上是卅(三十的意思)的异体字,一世三十年。现代影视剧中能看到最多的是“世子”一词,世子就是太子,世和太在中国先秦时期读音一样,实际上是一个通假字,或干脆说就是写错了,那时候没有印刷术,书籍都是手抄,一个学习场景是老师拿着本书,在上面讲,学生听一句,记一句,只能听音,所以很多典籍流传过程中导致音同字不同,通假字解释的一个基本规范就是以音断义。并不是皇帝的太子叫太子,封王的太子叫世子。

世界一词原是佛家用语,中国传统哲学过于关注人,没有世界观的基本阐述,朱熹为了完成自己的哲学体系,需要关于世界观的基本论述,可惜在中国传统的儒家经典中找不到依据,便将目光转投向佛教,将佛教的世界观纳入到理学体系中。

在佛教中,一个日,一个月,一个四大部洲(东胜神洲,西牛贺洲,南赡部洲,北俱芦洲)和一座须弥山(就是喜马拉雅山,为佛教圣山)组成一个世界,一千个世界叫一个小千世界,一千个小千世界叫一个中千世界,一千个中千世界叫一个大千世界,大千世界又叫三千大千世界。《金刚经》中有语,以布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布施,不如读我一句金刚经得到的福报。

世界一词影响甚广,现在已经是汉语的一个基本词汇,在日语中せかい一词就是从汉语引入的,其中平假名せ也源于世字的草书。

当年释迦摩尼要圆寂了,佛教面临两件事,一件是佛教分裂,其实释迦摩尼已经想见到了这个结果,学说分裂,几乎是所有成熟而有价值的思想体系都会面临的结局。另一件是佛经的整理工作。

苏格拉底,耶稣,释迦牟尼还有中国的孔子,被称为人类的四大导师,四位先哲均活动在人类幼年时期,其有一个共同特征,用孔子的话说叫“述而不作”,说了一辈子,几乎没写过字。据传孔子还写过或整理过古时留下来的典籍,据传其“删《诗》为三百篇,约史记而修《春秋》,讚《易》道以黜《八索》,述《职方》以除《九丘》,讨论《坟》、《典》”而成《尚书》(《十三经注释》孔安国序),就是说孔子整理了《诗经》,写了《春秋》,废黜“三坟五典八索九丘”写成了《周易》、《尚书》。包括释迦牟尼在内的另外三位,一生都在说,没写过字,释迦牟尼临终时,其弟子面临的一项艰巨任务就是整理佛经。

整理佛经的一个重要人物是阿难,就是西游记里敲诈唐僧紫金钵盂那位,释迦摩尼评价阿难是博闻强识第一,就是他见多识广,且记忆力好,确实如此,释迦摩尼得道前,阿难就跟随释迦摩尼,从佛祖初转法轮(佛祖讲一次经,叫转动一次法轮,初转法轮,就是佛祖得道后首次开坛讲经)便跟随佛祖,一直到佛祖圆寂,且此人过目过耳不忘,是整理佛经的最佳人选。释迦摩尼圆寂后,因佛教内部斗争,阿难一度被驱逐出教,佛祖其他弟子实在没有能力整理佛经,后来又将阿难请回去。

凡佛经均需出自释迦摩尼之口,全部的佛经总集称为三藏经或大藏经。释迦摩尼躺在床上,弟子问他用什么样的格式整理佛经,释迦摩尼说,凡佛经需以“如是我闻”开头,意为我听佛祖是这样说的,表示亲传于佛祖。

日常能见到的佛经中,不以如是我闻开头的常见有三部。

一个是《四十二章经》,这是因为《四十二章经》本身不是完整的佛经,实际是一部从其它佛经中摘录出的经典名句,相当于佛祖语录一类。

二是《心经》,这也不是一部完整佛经,是从多达六百卷的《大般若经》中摘录出来的,是《大般若经》的中心思想。

三是《坛经》,这是中国和尚写的,传自于法海和尚,是六祖慧能的言行辑录,中国和尚写的佛学作品一般不可以叫某某经,只能叫某某论,如《大乘起信论》,《坛经》被尊为经,与六祖的佛法造诣有关。

所以佛经多以“如是我闻”开头,所有佛家思想不出“如是”之外,于是,便有了一个成语“不外如是”,很多香港的电影里说过这个,刘德华演过一部电影《少林寺2》,扮演一个军阀,打入少林寺,将少林寺匾额打落在地,后拿来一只笔,在匾额上题写“不外如是”四字,讽刺少林功夫不过如此,这是典型的双关语用法,可见不懂点佛教文化,连电视剧都看不懂了。

相关文章

  • 佛教与中国文化

    佛教在中国的流传,影响了人们的思想,消耗了社会财富,起了消极作用,这是历史证明了的事实。但是也必须看到,佛家有它自...

  • 佛教与中国文化新变

    佛教与中国思想 重塑了中国人的人生哲学三世 十二因缘循环 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中国人对死亡的焦虑 丰富了中国人的理性思...

  • 佛教与中国文化-谜思

    中国的寺庙就像西方的教堂随处可见。国内旅游无论走到哪里,也无论你信不信佛,都少不了要到寺庙参观游览。杜牧曾经有这样...

  • 走进佛教

    前言 —————————————— 佛教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佛教传入中国两千多年, 已与中国文化融为一体。 而我...

  • 更十

    佛教音乐(一) 大约自西汉末期起,佛教经过西域、龟兹等地,开始传入中国,成为中国文化历史发展中大事件,而与佛教教义...

  • 小白TOP10系列之——水浒十大好色和尚:哪个和尚最好色?

    自佛教传入中国,便与中国文化非常巧妙地融合在了一起,再经过历朝历代统治者的推广和无数信徒的虔诚笃信,在宋朝时佛教已...

  • 认识生命——生死与无常

    佛教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佛教传入中国两千多年, 已与中国文化融为一体。 而我们对佛教一无所知, 甚至有着种种的误...

  • 中国文化笔记(1-5)-佛教的中国化

    经过了漫长曲折的过程,闯过数次灭顶之灾,佛教实现了与中国文化的融合,形成了我们熟知的儒释道精神。 秦汉之后,儒释道...

  • 大画 | 东土释迦:智者大师

    ​ 智者大师的开创精神,让佛教在中国的发展有了夯实的基础,与中国文化融合,让佛陀的菩提种子遍洒在东土神州,让智慧星...

  • 宜昌宗教面面观(45)

    宜昌宗教面面观(45) 45、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那位著名的佛教大师赵朴初曾经这样说过:“胡适当年写《中国哲学史...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佛教与中国文化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kfcz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