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第三章·笔者新注·第一节·阴符之名

第三章·笔者新注·第一节·阴符之名

作者: 2c5bda2239bd | 来源:发表于2018-09-20 10:33 被阅读98次

      《阴符经》历经千年,为其注者不胜枚举,大多皆为先贤圣哲。笔者平日寻思不止,幸得师点拨,故斗胆为之一注,实乃抛砖引玉,与易学爱好者共同探讨;也是于万千经典注释之中,寻得一丝不一样的感悟。于此,忆起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丁山²⁰先生为其著作《中国古代宗教与神话考》所书之言:

        然而,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竭尽我的职能,贡献给当代学者与未来学者,如认为管窥蠡测有丝毫的进步,算我也曾尽了以蚊负山的责任。我就无愧于人民的栽培了!

        虽笔者欲在细枝末节上有所突破,但大师谦卑的学习态度,吾辈无法超越,只能以为标杆。故在此厚颜原文引用,一则以代对于各位老师、前辈们的敬意,二则与吾辈有识之士共勉,学海无涯,以期共进。

        关于《阴符经》之名中曾加有黄帝之名,后文源考中将会论述,名前之冠,应属表明其源,未属其正文,故暂不再作细究。而“阴符经”三字,各类注释均做过不少释义,普遍的说法为:“阴”一般表为“暗”,“符”通常译为“合”,加起来为暗合之意。而“经”则为经典,此字尚无太大分歧。

        笔者认为,前人之注释,包括后面的正文,都是有其各自含义的,绝不能说其不准确。何为术?笔者认为术只是个途径、方法、工具,而阴符之用亦是如此。故,前人之说,皆有其用,此番新解,也仅从某一方面论述而已。

        阴者,暗也。实乃表述人之不见,隐于天地,即为遁;符者,八神²¹之首,禽²²随符行,即为甲;经乃经书,表类,究其本义,同络类法,暗喻取经之路。故曰,阴符经即遁甲之心法。实际上,已故易学泰斗霍斐然先生对于《阴符经》三字的理解也类似于此说。

        由“阴符经”三字之注释,笔者想为后文探讨的核心作两个方面的解读:

       (一)虽然遁甲之术在操作层面上的方法玄妙,其原理也甚为艰深,但先哲著书立说,本就是为了向后来之人传道释疑,为何即使以古文之法解读之,仍存在语意分歧和前后文不连贯的情况?前文特追根溯源,即是想说明一个虽可能浅显,但是不少注者曾忽略的问题,那就是文字的本义。

        古之注者,不乏学富五车之先哲,但释其义时,往往直截了当,未曾详述其论述过程,也未曾细考其字之本源。对书法有所了解的读者应该知道《三体石经》 ²³。曹魏时期,兼通儒学的书法家对古文的重视甚于小篆,所以三体中首列当时之古文。在汉代,研究古文是为了读通古文经,因此精通古文的书法家同时是文字学家。还有当年对于埃及象形文字的解读中,世界上另一块著名的“三体石经”——罗塞塔石碑²⁴(Rosetta Stone)也发挥了关键性作用。

        而笔者认为此经之文可能源于殷商晚期到西周早期,所以解读其义可能需要考虑到当时所使用的文字——甲骨文所蕴含的特质。一般认为,甲骨文最大的特点就是象形,笔者认为这对理解其语句本义很重要。这一特殊性质能使每一个字、每一个词、每一句话能更加真实、更接近本义、更具有画面感地呈现在大家面前。也许如此,我们才能明白,原来那些时期的文章流传下来,为何有些词句我们看不懂了,即使是单个解出来字,其文意也会很生硬。笔者斗胆猜测,这或许是因为当时的每一个象形文字的字义都远比如今的文字含义更加丰富而有层次。当后人不细解其义,再以后世之字体代替传抄,其本义也会随之逐渐流失或者说隐藏起来。所以,笔者将效古人之智,将关键字以甲骨文或金文为参照,愿各位读者自辨其义,或有更新的启发。同时,笔者也认为字的古音也将对理解文字有不少影响,这点将在第三卷的探讨中有所涉及。当然,由于考古发掘以及考证辨别的不全,不少关键字无法做到完全由甲骨文释读。所以甲骨文中暂未考证的字,可能会用西周金文所代替。而金文也是由甲骨文直接发展演化而来,甚至在同时期流传,其字形仍大量保持着上一段古文字的原形。所以,在现有考古成果的基础上,已能尽量地复原其关键。因笔者非专业学者,如有不足或胡诌之嫌,还请读者见谅。

      (二)读者需要稍许了解一些天干地支的知识。殷商之帝王,早已用天干地支之字表其称号,并且据现有考古成果,已经出土了殷商晚期刻有完整六十甲子(即干支配对表)的甲片。这说明,至少在殷商晚期,天干地支的整体架构已经形成。(补充:虽然相传黄帝时期已创造干支,但无其文物考证,并且若以文献推论,其时为太岁纪年,或者说是单一用天干或地支记时,而非现商周时期已成型的干支配对记时)也就是说,天文之变化及其演化而成的天干地支,也是释读本经的关键。

        那么,让我们从这两个角度再来释读一遍“阴符经”三个字。

         “阴”,甲骨文暂未考证其字,其金文为“

”,表示天空多云,阳光被遮挡。而笔者认为,其字义应另有一番解释。

结构,纵观全经,其实还有食、禽等关键字有其同样的结构。不仅这些同样具有此结构的字,还包括全文中其他的很多字,其解释都应含有天文学上的含义。其因后文将逐步探讨。此结构,有些解释为覆盖之意,或为倒着的“口”,比如“食”字。

        笔者认为此结构意为“藏之于中”。阴之意,有遁的含义在其中,遁者,藏之于无形,覆盖之意仅仅是表明被遮盖了,看不见,还不能完整表达其含义。

此结构,有研究者释为云,意为云层遮住阳光而成为阴天。而笔者以为其初意并非为云,形似云。何也?其一,与同时期甚至甲骨文相比较,云字并非如此。甲骨金文基础字本就不多,虽然都为手写体,但是其字形演化差异应当没如此之大。

        其二,此为金文,难免其甲骨文不会完全一致,而其大致形状应该类似。再细看其结构,圆形之下还带尾状笔画。中空圆形,在甲骨金文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就是人、天等几个字,其圆形或代表人首,或代表天空;其尾状笔画似甲骨文“乙”。

        “符”,甲骨金文中暂未发现其本字,强行猜测,只能以“付”字参考,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交托。符在遁甲九宫中为直符,为八神之首,象义解之亦为首的含义。这一点可以从对于天干“甲”的的解释中来了解。陈久金先生就曾在《天干十日考》中依据《汉书·律历志》对于“甲”解读到:“甲,相当于植物开始剖符甲而出的时节。”

        而在此笔者想提出的是,如果从天文的角度来看,其圆其首应为星体(此星体甚至可能超出我们实际所看到的星体,具体解释见后文,并且有时候有特指),而其尾则为其轨道。“阴”本身就是“藏首”之意。

         “经”“”是“”的本字。,金文

的变形,《说文解字》释为:织也。有研究者更是形象地解释为织机上纵横之线交织在一起的样子。虽无甲骨文,但是其义较为单一,主要还是表意为方法、记录的含义。而笔者认为理解其字的关键还在于“壬”,即甲骨文

。壬属于天干,五行归水,象征智慧,意为源头,其甲骨文形为“工”形一类,所以具体含义将在第二卷关于甲骨文“工”字型的探讨中进一步解读。

        因此,“阴符”及“遁甲”的天文含义,按象形直译而言,或也可理解为正在运动的星体藏了起来。而其更进一步的真意,或为隐藏起来的时空。而对于古人而言,何以纪时?那便是观察星体的运行,也就是人眼所见的天空或宇宙的运行,但其根本则是在标记着整体的空间甚至时间,故而天干地支正是由此而来。

        所以笔者认为,标题“阴符经”三字是在告诉读者此篇经文的中心,即:阴符之秘实乃阐述道之原本,遁甲之法实乃极尽时空变化之术。


²⁰丁山:1901年出生于安徽和县,中国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1924年毕业于国立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研究生,历任厦门大学助教、中山大学教授、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所专任研究员、中央大学教授、山东大学教授。

 ²¹八神:奇门遁甲中,八神为值符、六合、太阴、九地、九天、白虎、腾蛇、玄武。值符为八神之首。

²²禽:天禽星,九星之首。奇门遁甲中,九星为天禽星、天蓬星、天任星、天冲星、天辅星、天英星、天芮星、天柱星、天心星。排盘时,天禽星始终随值符走,隐于其下。

 ²³《三体石经》:建于公元241年,因碑文每字皆用古文、小篆和汉隶三种字体写刻,故名。

²⁴罗塞塔石碑:制作于公元前196年,刻有古埃及国王托勒密五世登基的诏书。石碑上用希腊文字、古埃及文字和当时的通俗体文字刻了同样的内容,自1802年起保存于大英博物馆中并公开展示。

相关文章

  • 第三章·笔者新注·第一节·阴符之名

    《阴符经》历经千年,为其注者不胜枚举,大多皆为先贤圣哲。笔者平日寻思不止,幸得师点拨,故斗胆为之一注,实乃抛...

  • 目录

    自序(绪论) 第一卷·阴符篇 第一章·阴符传说 第一节·戏说鬼谷 第二节·纵横之术 第二章·阴符现世 第一节·初探...

  • 阴符经注序

    阴符经注序 阴符经三百余字,其言深奥,其理精微,鑿开混沌,剖析鸿濛,演造化之秘,阐性命之幽,为古今来修道第一部真经...

  • 第三章·笔者新注·第二节·正文注解

    现传版本中,经文共分三章,道人李筌传三章各有标题,“上有神仙抱一之道,中有富国安民之法,下有强兵战胜之术”...

  • 《玄门散识》文献卷☯《阴符经》简介

    ☯《阴符经》主旨 《阴符经》的全称是《黄帝阴符经》,“阴”就是“暗”的意思,“符”就是“合”的意思,“阴符”就是天...

  • 阴符经注 刘一明

    轩辕黄帝著 洮阳门人张阳全校阅 悟元子刘一明注 后学陶铸灵重刊 阴符经三百余字,其言深奥,其理精微,凿开混沌,剖析...

  • 《黄帝阴符经》注 唐·李筌

    观天之道,执天之行,尽矣。 故天有五贼,见之者昌。 五贼在心,施行于天。 宇宙在乎手,万化生乎身。 天性人也,人心...

  • 阴符经——刘一明注解

    阴符经注序阴符经三百余字,其言深奥,其理精微,鑿开混沌,剖析鸿濛,演造化之秘,阐性命之幽,为古今来修道第一部真经。...

  • 阴符经刘一明注解(我见过最好的注解)

    阴符经注序阴符经三百余字,其言深奥,其理精微,鑿开混沌,剖析鸿濛,演造化之秘,阐性命之幽,为古今来修道第一部真经。...

  • Java操作符(笔记)

    注:本文所作笔记出自Java编程思想第三章在最底层,Java中的数据是通过使用操作符来操作的。 使用Java操作符...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第三章·笔者新注·第一节·阴符之名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kjwn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