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一
我酷爱苏东坡这首词,词里尽显对“雨”的不屑,这种淋雨一直往前走的洒脱有几人能做到呢?
世人面对突如其来的大雨,多半会匆匆找个避难之所,恐淋湿了身;或是像唐僧一般唠唠叨叨,嚷嚷着要回家收衣服。
而东坡的反应却是异于常人,“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雨来了就来了,何惧之有,不妨漫步林中,且行且吟。
你也许觉得东坡要么是疯了,要么是成仙了,要么他就是现代偶像剧的装X鼻祖,下雨天永远是不带伞。
其实东坡也只是个凡人。一个一生几经波折的凡人。读这首词前,我们必须了解它的背景。这首词是东坡被贬黄州写的,此时的他经历了乌台诗案,正逢事业最低谷。在这个山高皇帝远、鸟不拉屎的地方,所有的抱负理想都无法实现,对怀有大才的苏东坡,是无法言喻的残忍。
二
可东坡偏偏是有绝境逢生的本领,黄州于他,竟成了第二故乡,成了他大彻大悟的福地。白天,他把手中的笔换成了犁耙,亲自在田间耕作,像个普通的农民一样等待丰收的时节;晚上,他饮酒啖肉,不管是乡绅学士,还是田间老农,他都能与之畅聊至深夜,有时甚至晚到凌晨翻墙回家。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在恶劣的环境中,苏东坡淡然接受,欣然处之。一根竹杖,一双草鞋,让我轻松上路,比骏马还要轻盈。风里来,雨里去,我这一生笑看了多少风云。
此时的东坡,名利富贵于他已如浮云,再或者,只是一种点缀吧。即使后来,他再次回京做官,最后也还是选择向朝廷上书到杭州任职,成就了今天的西湖美景。“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这句,与“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有异曲同工之妙,可惜,陆游在临终前,依旧“但悲不见九州同”,放不下心中的执念;而东坡在弥留前一月,还能笑谈自己的一生功绩为“黄州儋州惠州”。
三
实在是庆幸东坡没有生在南宋。不杀文人的北宋,喜爱艺术的皇帝,让东坡的文学生命能如此通透豁达。倘若在南宋,赤子之心如老苏,会如何面对”国破山河在“的凋落?
人生终究只是一场空。每个人裸身而来,又化灰而去。”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正因如此,经历了人生起起落落的苏东坡,比任何人都更懂得随遇而安,安贫乐道,还能有”竹杖芒鞋轻胜马“的从容,把日子过成真正的生活。
四
最后,送上一剂福利。推荐各位去看六集人文历史纪录片《苏东坡》,大气不失韵味,生动再现苏大词人的被贬生涯,非常值得一看。
想看的朋友,B站就有资源哈~
—END—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