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23350309/8f80e531b58e8b6f.jpg)
缘起
今天看完了吴晓波写的《50本必读商业书》。对经济类的书籍曾经有一段时间比较喜欢。大学里有经济学的课程。踏入社会后,都是在商业社会当中拼搏。我喜欢历史、军事、经济类的读物。看历史类的书,是希望自己能够从历史当中汲取经验教训,可以为自己走的路少犯点错误。读军事类的书籍,希望自己能够奋勇前进,遇到困难挫折的时候,可以像一名军人那样披荆斩棘,用合适的战略战术奋勇前进。阅览经济类的书籍,是要求自己可以懂点经世之学,在纷繁的世界里,能够用外科医生似的冷静去剖析这个社会。
为什么阅读
写到这里,觉得自己看书很功利。冷静下来自问:“阅读是为了什么?”
其实阅读应该是一种习惯。我们可以从中汲取人类留下来的宝贵知识财富,从而让知识得以传承和扩展,让人类的文明得以延续。当然,从个人角度看,有阅读习惯的人和没有阅读习惯的人,还是有很大的气质差异。爱看书的人必定会思考的比较多。会思考的人,必定比不爱阅读的人身心灵会更开阔很多。
一条不归路
不过,我现在有一个切肤之感:那就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记忆力和理解力都在下降。尤其是三十五岁这个点,是一个分水岭。在这之前,对于看过的书,虽说不上“过目不忘”;但也可以记住书中的主要内容。可是,过了三十五岁,随着年纪的增长,书中的内容看一遍,合上之后,能记住的寥寥无几。其实这是目前人类的一个通病。有时候,我在想:一个人从出生,到懵懂无知,再到奋发求学、求知,再到经世济人,用了十几,甚至几十年的时间,从而拥有了一定的知识结构和为人处世的经验和能力。可生命的规律让人慢慢老去,甚至罹患老年痴呆,直至死亡。真的是非常可惜的一件事。有时候,我在想着如何能够让人不死,把他的经验和知识一直保留下来。当然,在人类没有实现永生之前,文字、图像等是最好的记录和保留方式。
修补
话题扯得有点远了,回归想要说的话。在现有的技术条件下,我一直在寻找破解如何提高年龄增加和记忆力下降的反比的实际问题。自己的经验分享有几条。
第一是要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增加肌肉组织是延缓衰老的最好方法。俗话说“老来怕摔”。是因为老年人肌肉萎缩,骨质疏松、钙化,摔跤后容易骨折。但是,通过锻炼身体,增加肌肉就会有效防止以上出现的问题。
第二是放下心智,学会静坐冥想。让自己精进的方式,上周在看的一本书值得推荐一下,《深夜加油站遇见苏格拉底》,书中提出的观点是忘记一切,专注当下,当下就是时间,当下就是一切。当然,是个人都会有情绪低落起伏的时候。书中给到的最好的建议是学会静坐冥想。而正确的静坐冥想的方法应该是:静坐有两个同时并进的过程:一个是内观:注意逐渐冒出的思绪;另一个是放下:放下对冒出的思绪挂碍。如此便能摆脱心智。
以前睡眠质量很差,基本上属于浅睡眠。而且我这个人有个习惯,如果当天没有完成的事情,或者第二天有事情,晚上必定会睡不踏实。但是,自从学会睡前冥想之后,入睡的速度很快,而且睡眠质量明显提高。第二天的工作效率和记忆力都显著改善。
第三是学会做读书笔记。实在没时间做读书笔记,就在书上涂涂画画也是可以起到不错的效果。这就是我为什么一直喜欢纸质书原因。
第四,也是最要的一点就是带着问题去看书。作者提出的观点,你要和他像朋友一样去讨论,你可以提出不同的观点,并在书中给予注释。带着自己的思想去看书的时候,你就会对所读的书留下较深的印象。
以上是我自己在对于如何延缓衰老和提高记忆力的浅见,希望对和我有同样问题的人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当然,如果能够有人和分享更好的解决方法,我将感激不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