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学两周,学生的状态懒散,课堂常规检查,每次都和预想中的差距甚大。班会,约谈,书信,电访,尝试各种方式,不奏效。
于是我又用起了钟老师的三勤,嘴勤,手勤,腿勤。上课的苦口婆心不管用,那就静观其变。于是每堂课的课间,我都会站在教室后门,静静地观看学生的动态。我们的约定是:什么事都可以做,什么话都可以说,一旦你们自己决定开始做自己想要的事情,就坚定立场,不要因为老师和行政的出现而立马改变画风。即便是这样的约定,有的学生由于一直都习惯被老师管制的方式,见到老师后潜意识马上扭转状态。
习惯被管制的学生,自我约束能力弱,没有自我坚定的立场。习惯教方式的学生,自我约束能力强,老师的引导能触类旁通。学生对我的闪现,已习以为常。但是属于管教类的学生,偶尔对于我的出现,会有措手不及。那种猝不及防的惊慌失措,常常会在他们的表情上体现得淋漓尽致。这样的境况,时常也会被瞬间逗乐。教师的职业神圣,真是因为我们工作的对象是人,一群有蓬勃向上生命力的学生,有时带给自己更多的是生命美好的感动与孩童纯真的欣赏。
通过两周的静观,大概了解学生躁动的原因。由于疫情长时间未见,他们之间初见的新鲜感没有过去,毕业的压力没有席卷,他们能轻松就不会努力,能聊天就不会去看书。男生女生都扎堆闲聊。于是把自己观察的现象,总结并通过一个简短的班会,像学生传递我们的班级情况以及自己对这些问题的观点。班会直奔主题,陈述事实,表达我的观点,目的是克服闲聊状态,用心阅读。
由我们生活的一个名词代入:三八。开始让学生陈述自己对这次的看法,然后学生经过一番激烈地讨论,各抒己见。几乎每个同学都不喜欢别人用“三八”这词来形容自己。终于轮到我陈述观点了。我:“三八这次并不特定骂人,就如我们英语中有一个sb,并不是代表傻逼”我们现在可以重新赋予它新的含义:三个可以代表虚指,指几个同学在一起聊八卦。过度窥视别人的隐私,是不礼貌的行为。同学们,你们也希望自己是这三八的一员吗?或者特别喜欢别人用“三八”这词来形容你自己吗!同学们异口同声地回答:否。对于学生这样的表现,心中暗自窃喜,不知不觉他们又心服口服地跳出我设计的“圈套”。
既然进入我的圈套,那我就可以按我的常理出牌了。他们专心致志地等着我亮下一张牌。我是不甘示弱,出牌必自胜。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同样的字,可以表现不同的情怀。孔子: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三人成队,互相学习,博取众长,我们可以彼此为师。这样的状态和我们同学们日常的三人成群聊八卦的场景,你们更喜欢哪一种状态呢?不言而喻,绝大部份学生会选择:三人行必有我师。顺势而上,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状态,让标签贴好,估计他们实践出真知。看着他们奋笔疾书地写自己的励志语,眼里不由自主的泛起亮光。
孩子的成长,不是一蹴而就的。每一点的进步,都凝聚我们共同的努力。深情不及久伴,厚爱无需多言。愿你们成长路上,全力以赴遇见更好的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