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是一本哲学类的书,主要讲了哲学里的一些基本问题,有关人性种种,探讨了如何度过一生。虽然读地比较慢,有时需要反复读一章才明白了一点,这也是读书的乐趣之一。
1.有关道德。当我们在讨论道德时,究竟在讨论什么?对一个人进行道德评价时,我们评价的到底是什么?道德与运气有什么关系吗?
先来看一个基本的例子,假如某人晚上酒驾开车突然不小心行驶到人行道上,请问他有罪吗?这个罪应该判多大?有二种情况,一种是那时刚好人行道上没人,那么他是不应该有任何罪名的吗?二是那时刚好有一个人在道路上,那么他的行为是不是可以说是极其恶劣的呢?再看一个法律问题,对企图谋杀的处罚要比谋杀成功的处罚轻得多。作者通过这些例子就谈到了道德的运气问题,我们的行为评断大都要依靠结果好坏来进行判断。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譬如,美国历史上诸多总统进行的改革,假如没有成功,是不是他们都就成了狗熊,而且还要为诸多死者或者遇难者所遭受的痛苦负责呢?
我们可以看到道德判断确实依靠结果而做出时,它是客观的,永恒的,不会随着由成败而产生的观点变化而变化。这里我们看到结果的好坏是我们自己无法掌控的,那么既然这样我们进行判断整体上就是对事在进行判断,然而我们进行道德判断时我们是对人进行,而不是事,所以道德判断可以从人的企图或者行事动机入手,但是一个人的表现或者内心真正所想往往是隐藏着的。一个表面慷慨,大度的人,很可能骨子里是个吝啬鬼,只不过在公开场合他碍于面子没有彻底表现出来罢了。同样,一个冷漠,羞怯的人,或许内心是个热情的人。同一个结果很可能是由两种完全不一样的行为动机产生,这就造成了我们利用动机或者企图来进行道德判断的难度。你可以发现对道德问题的解决方法没有一个唯一的标准,大部分情况下需要我们结合当时的实际情况来进行,而现实情况却常常是不确定的,各种因素混合在一起的。
2.有关荒诞性。
有这样一种说法,或许你听过,我们现在做的事再过一百万年就不重要了,所以现在我们做的事就一点不重要。人总是要死的,现在追求的一切和努力都终将归于尘土,所以人生也是荒诞的,这一切无非是一段走向茫茫虚无的苦心之旅。生活不重要,无意义。当我们认识到空虚寂寞冷的时候,生活就是一连串有目的意义指向的集合。为了应对这种荒诞,我们必须放弃些什么?想想老鼠的生活,它的生活就是每天找吃的,它没有人类的意识。月球绕轨道运行,常年如此,你觉得它有意义吗?一直在重复昨天的事情。所以为了逃避荒诞,可以变得无意识,那就成了植物人。或者选择没有感情,变得绝对理性,不过我怀疑那样的人生值得过。
还有人说人生的荒诞性在于现实与理想之间难以跨越的鸿沟。可这就是人性之一,人作为高级生物,可以体验到这种荒诞性。作者将这种特征称为人与生而来的独特性。我们没有理由怨恨它或者逃避它,尽管作为一个人其能力有局限性。
为了逃避荒诞性,有人选择挑战或者质疑,有人选择自杀,加缪拒斥自杀,在《西西弗神话》中强调,荒诞之所以存在,是因为世界未能满足我们对意义的要求。
在我看来,人生来就是为了体验和应付人生的荒诞性,因此就有了目标,意义,感情等等。也就是说没有一个人的人生是完美的,但是人人都可以走向完美,这就是生活的终极意义吧!
读哲学,我们在读什么?回到哲学本身的目的,我相信作者给出了很好的答案,问题比答案更重要,直觉比论据更重要,多元论的不和谐甚于系统化的和谐。通过思考,更能对生命产生一种敬畏,对自己多了一份包容与期待,更能让自己更好得了解人,了解人性,以及自己与周围世界的联系!读哲学,让你我回归生命本身!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