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说,把人当人看,把老师当人看,把学生当人看,把自己当人看。
话题分解步骤:通过案例看具体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这几天Ellen请家长的情况:老师,我在家,你不知道,我每天都看着她学习,但是孩子根本学不进去,三年级好像还可以,现在已经不知道怎么办了。(看见孩子的情况,立刻就想发火,其实家长也很无助,孩子不会1-10的单词默写有一年多了,三年级英语可以差不多“混”过去,英语学习是个特别直白的事情,没有方法,伴随时间的推移,孩子的表现会越来越糟糕)
英语学习和成绩都是一个孩子作为人的一小部分,我们脱离整个这个生命谈英语学习,就是纸上谈兵,虚幻的。
每个孩子,每个生命都有光彩,不一定在英语上,我们不是要放弃英语学习,而是如何引导和影响孩子。
比如这个孩子:她的爱好是做手工,一个人可以一直做,并且可以做很多不同的创造,我们就可以改变学习要求:不用纸笔和课本进行复习,这一个单元不就是学习数字吗?用橡皮泥让她做数字,做英语字母,让她,陪她一起做她最爱的事情,然后复习一点点英语,一天不能复习20个,因为她20个都不会,拿不下来,就一天3个,不行就2个,1个,只要抛开原来的定式思维,孩子一定能有进步。
我们的惯性是让孩子们适应所有的统一”正确“路径,但是孩子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应该被看见,被尊重,被欣赏,然后用整体来影响局部,孩子就会获得她的生命发展力。每个孩子是闪光的,都能获得进步,但是观念和方法需要我们不断探索,而我们不需要任何高科技和高级专家的理论,我们需要尊重每个——人。
每个生命,我们自己也是一样,在不同环境里会有不同的样子,英语课堂只能看见孩子的一面,但是我们需要了解孩子更多。甚至也是了解我们自己的过程。
印象深刻的事情:在山村支教的时候,因为支教老师要顶起一所学校的整个运转和所有科目,因此我们每个人都会跨年级跨学科教学,因此我们可以发现孩子在不同学科上会有不同的表现,但是做单一学科教学,就很难看见孩子的那么多面。
另外,家长经常说”我家孩子不好管,他上课坐不住“”他没有打架吧?“”他是不是上课表现不好?“”她不爱说话,很内向“,但是我只能回答:没有。因为他们在我的课堂上没有展现出他们在其他地方的行为,我们如何塑造自己的课堂和气场,孩子们就会有什么行为表现。他们是拘谨,紧张,害怕,恐惧,自信,担心,胆小,还是勇于尝试,有安全感,愿意分享。家庭,企业也是如此。
大班教学是学校的标准化设置,但是并不妨碍我们去了解每个孩子更多。家庭里家长对孩子的看法,也是长期基于自己的角度,让孩子去不同环境,听其他人对自己家孩子的看法,会更加客观;成人学习,也是不断观察自己的过程。尊重自己,不要过度强求,也许会更好,有兴趣有方法,这就是英语学习的翅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