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青春
别被认知偏见蒙蔽双眼,你所看见的不一定就是真相——从“95后任董

别被认知偏见蒙蔽双眼,你所看见的不一定就是真相——从“95后任董

作者: 老无杂谈 | 来源:发表于2018-11-12 10:04 被阅读0次

01
“千亿资产国企由80后任董事长,95后任董事”事件一直在持续发酵,大部分吃瓜群众是对事件的态度是质疑,官方也第一时间做了回应并采取了对应措施。在这里不讨论事件背后是否有什么故事,也不为这几个80后、95后发声,只是提出一个问题:“为什么当事件主人公为90后、甚至95后,大家就会普遍质疑呢?”

当然客观上说,在国企里,如此年轻的员工升到董事的确不太可能。但是否会存在这么一些吃瓜群众,首先不是判断事件是否合理,而是一看到“80后”、“95后”这几个字眼,就先入为主的认为他们经验尚浅、能力不足呢?

之前90后女博士郑睿臻挂职副县长一事也曾引起热议,大家看到新闻的第一反应不是去了解当事人履历,而是想当然认为“一个才20多岁的小姑娘怎么可能当得上副县长?”

后来查明她本科毕业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后保送至中国人民大学硕博连读,期间以国家公派名义成为该校与美国华盛顿圣路易斯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生。她在校期间成绩名列前茅,还热衷于学生工作,注重个人提升,对人生有主见、有规划。毕业后作为定向招录选调生,郑睿臻被分配至周至县挂职担任副县长。

同样被质疑的还有章泽天。当她和刘强东结婚的时候,大家都在猜测是章泽天的外貌吸引了刘强东,又强调其成就的背后是有个当副总裁的父亲,还把刘强东的“我是脸盲”引为笑谈。实际上章泽天并不是一个“花瓶”,也用实际经历告诉大家她不是生活在父亲和老公光环下的女人。

她高中就荣获全国健美操亚军,成为国家一级运动员,主持了南京多所中学联合举办的赈灾晚会。以优异的成绩和健美操的艺术特长,成功保送到清华大学。上学期间曾进入南京电视台作出镜记者,之后申请赴美国巴纳德女子学校交流。在实习期间章泽天作为微软Bing搜索实习产品经理出现在智能聊天机器人发布会上。工作后她先后投资了多个项目,投资领域涉及教育、科技、医疗等多个热门行业,拥有不俗的投资眼光和超高人脉。

许多人质疑这些人物,因为他们比自己还年轻,比自己名气还大、比自己地位还高,如果说没关系、没背景,没运气,谁信呢。
这不是一种正确的评判,而是一种赤裸裸的认知偏见。

我们通常会这么认为:谁喜欢看书,那人通常是书呆子没出息;谁找了个漂亮女朋友,那八成男的家里有钱、会哄人。谁年纪轻轻开了公司,估计是家里有钱在背后支持他;谁升官了,恐怕是因为拍领导马屁才上去。

02
我们对于自己做不到的事情,也认为其他人做不到,因而会把这些人的成功归结为有背景、有相貌、有运气、有潜规则。他们背后的努力,我们不会去看,即使知道了也会再给自己找一堆的理由。

这种心态来自于我们的自我保护机制,我么大多数人从小就是被这么教育的:小时候好好上学,之后考上个好大学,选个好专业。毕业了找份好工作,在公司勤勤恳恳上班,慢慢在公司里晋升,最后再考虑创业。又或者进入事业单位,论年龄、熬资历,一个年龄段一个岗位。

这些才是我们认为应该合理的个人成长模式。与这种模式一致的人,我们认为是正常的,而模式外获得成功的人,我们就会找各种理由说服自己,他们的成功是有着各种各样“特殊”的原因,我们的模式依旧是对的。

因此认知的偏见是来自于我们对自己成长模式的认可,而对其他模式的拒绝。

这种偏见随着他们与自己的关系越近而越发加深。如果只是公众人物,我们也许只是找个理由安慰一番,然后一笑了之。如果是自己的同学、亲戚,那心里恨不得他哪天突然失败,如果没失败也找个理由安慰自己,“他这么忙于事业,婚姻生活肯定不好,孩子肯定没有好好教育。”

我以前有个邻居,从小我成绩就比他好,那时候他属于经常被老师留校请家长的学生。后来他没上大学直接去深圳工作了。若干年后再见面,发现他比我过的好多了,当时心里就给自己找了一堆的理由“他能去深圳还不是靠他亲戚。”“他现在在深圳这种寸土寸金的地方,有钱又怎样,不照样累的跟狗一样,哪有我过的轻松。”

03
这种自我保护的机制,让我们“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只用酸溜溜的眼光看待别人取得的结果,却看不到中间的过程。

我们只看见人家创业取得了成功,却看不见他们有多少个晚上失眠;我们只注意到人家住上了豪宅,开起了豪车,却不了解他们吃了多少次的闭门羹和冷眼;我们只发现人家短短几年就当上了县长,却不知道他们有多少个晚上是在办公室度过的。

我朋友公司有个同事,30多岁就当上了院级领导,很多人都说他会拍马屁、有关系,但我朋友和这个领导比较熟,所以深知内中原由。这个领导一周至少有4天晚上都在加班,周六日还至少加班一天。好几次大年初三就陪同领导出国,五一、国庆这些法定节假日也很少能在家休息。他不仅业务能力强,情商也高,和他共事过的都觉得他为人不错。专业能力精、英语还好,甚至超过专业翻译,因而能够经常随同领导出国参会。这样的人不提拔,还提拔谁呢?

我们只盯着自己所了解的个人成长之路,却拒绝用一个正确的心态学习他人的成功方法。
思维的偏见阻碍了我们的个人发展,让我们一直陷入自己的认知圈而无法跳出来。

04
因而要想像他们一样快速的实现个人成长,需采取以下步骤:
一、不要先定性地认为那些成功的人有资源、有背景、有运气,摒弃认知偏见。

二、模仿与学习
具体的做法是:
(1)先找一个自己熟悉而又快速成长的人,向他们学习。因为越是熟悉的人,我们越能够了解的清楚。那些大咖、公众人物离我们太遥远了,他们所拥有的一些优势也是我们目前无法获得的。

(2)分析他们在个人成长中所采用的方法、所拥有的资源、所获得的机会。

(3)思考自己能否采取他们的方法,能否拥有他们的资源,能否可能获得他们的机会。通常情况下方法是可以模仿的,而资源是逐步积累的,机会是在方法和资源达到一定程度才出现在眼前的。

(4)照着执行。
如果觉得他们的成长模式,在你身上也能适用,不去多想,照着做就是了。
如果发现不太适用,分析自己与他们之间的差别,根据差别调整方法,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成长模式,然后执行。

成功有很多途径,不是我们所认知的就是正确的。打破认知偏见,才能快速提高自我。


别被认知偏见蒙蔽双眼,你所看见的不一定就是真相——从“95后任董事”而引起的思考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别被认知偏见蒙蔽双眼,你所看见的不一定就是真相——从“95后任董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lsqf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