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要提升一名部门经理,从两个人中选一个。一个是你,一个是比你晚来两年的同事。你们两人都有很大的可能,因此人事经理准备对你们进行一次谈话。
这次谈话似乎没有谈及太多的和工作、公司相关的内容,更像是一场闲聊。你和人事经理侃侃而谈,感觉良好,觉得他对这次聊天的印象也不错。
面谈之后,你心里美滋滋的,觉得这次升职你应该十拿九稳了。这几天一直心情比较愉悦,天天等着任命通知下来。终于消息下来了,令你差异的是,你落选了,你的那位平时话不多的同事成了部门经理。
你很失落,也不服气,通过多方打听,才从别人那里知道了原因。你俩的业务水平差不多,既然选的是部门经理,因此除了业务水平,管理水平也很重要。而管理水平中,这沟通能力占了很大部分。
显然人事经理觉得他的沟通能力比你强些。为了这事你一直不服气,因为你觉得他话不多,怎么就沟通能力比你好了。
直到有一次,你因为工作的事和他进行了一次长时间的交流。之后你发现,和他聊天非常舒服,因为他总是会先让你把所有观点都讲完,再针对你所说的展开讨论,最后才引出他的观点。
你不得不承认,这个新上任的部门经理非常善于沟通,而其中更为主要的是,他很会倾听。
什么是倾听?
先说说不会倾听是什么样。
在沟通时,我们总是容易犯三个错误。
(1)读心术,常常打断别人说话,猜测别人的想法,还自以为如此。
(2)提建议,以一个过来人的视角指出对方不足,提出建议。
(3)以抱怨回应抱怨。
读心术,对方意思还没有说完,你这就开始打断,并自以为是的发表自己见解。
“那天我有个客户,他想再优惠点……”
“你说的我知道,我以前也遇到过这种事。有个顾客也想让我优惠,(此处省略三百字)”
“……我说的不是这个意思。”
提建议,对方也许并不是希望你给他建议,只是想把心中的话一吐为快。可是你却自以为懂得多,经历得多,以专家、前辈自居。“你看,你不应该这么做,我要是你,我就……”
以抱怨回应抱怨,面对对方的倾诉或者抱怨,也用同样的方式回应。
“我家孩子这段时间可把我气死了,太调皮,总是在学校打架,我都被叫过去好几次了。”
“我家的孩子也是如此,真是烦死了。”
无论是哪种形式的回应,都是一种不尊重的表达方式,他们关注的是自己,而不是对方。这并不是一种正确的倾听方式。
正确的方法应该是:
第一、主动倾听。
倾听,不简单地是听,强调地是带着思考去听。市面上有两大类书比较畅销,一类是小说,一类是干货类的书。读小说很轻松,跟着剧情走,不需要自己多做思考。而干货类的书,要想学以致用,得带着问题读,边思考边读。
沟通时也是一样,如果只是去听,谁都会,都说的同样的语言,有些同样的文化背景,听对方的话没什么难度。
而倾听也不一样,它要求的是主动地思索对方的话的含义,为什么这么说?他想表达什么?他希望我怎么回应?
我们得去理解“话中话”,而不是表面意思。
第二、让对方把话说完。
让对方把话说完,听着容易,有时候却挺难。我们总是很难控制自己的表达欲望,尤其是当自己觉得已经理解对方的意思,就很少有耐心听完。试想,有多少人在看电视剧的时候,会对已经看过的内容有耐心再看一遍?
所以,即使你认为TA说得是错的,即使你知道TA后面要说什么,请让TA把话说完,这也是对对方的尊重。
第三、通过复述准确理解。
《三体》里的三体人直接用脑电波交流,而人类则是通过语言,相比之下后者在沟通的效率上要低的多,信息传递的误差率也会大得多。
从A的想法到A从嘴里说出来,信息传递会有一层误差,从A说出来到B用耳朵听。又是一层误差,从B听到再到B的理解,又会有一层误差。所以两人交流时,存在理解偏差在所难免,为此避免理解偏差的方法,是通过复述确认。
“你看,我这么理解你的意思对不对?”
“你说得是不是这个意思……”
再复述之后,经过对方的修正,理解就更接近于对方真实的含义。
第四、怀有感恩之心。
倾听的本质,不是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而是要了解对方的目的,用感恩的心态去理解对方。
倾听客户,不是为了尽快成交,而是看看对方有什么要求,我又如何能帮对方实现要求。
朋友找我倾诉,她是把我当能够说心里话的人,我能如何了解她的苦恼,又应该如何劝她呢?
同事找我沟通,同事是抱着想解决问题的态度来的,那么TA的问题是什么,又应该如何才能解决呢?
倾听时抱着感恩的心态,去理解他们的动力和想法,则更能理解对方的心理。
面对沟通的问题,最主要的是不尊重,不关注对方,而要避免这点,就要做到善于倾听。
升职前的谈话,你表现都不错,为什么选他没有选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