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秋水堂论金瓶梅》:叹为观止而不能止

《秋水堂论金瓶梅》:叹为观止而不能止

作者: 月落星沉1990 | 来源:发表于2021-05-27 11:14 被阅读0次
《秋水堂论金瓶梅》

《金瓶梅》看了十几二十回,没耐心看下去,遂弃,明清小说写得好的实在多,就拿现在的网络小说来说,但凡是古风一类的,有一半都该是承袭自明清小说的。但网络小说是划几次页面,就能进入情境的,它被生生的剜去和剔除了一些东西,才令其符合现如今的语境。《金瓶梅》则不同,它诞生在明代,架空在宋代,里面的用物器具暂且不提,单单是这称呼就有些麻烦,富贵人家的仆人用人称呼主人,不是老爷太太,也不是官人安人,而是称爹喊娘,这就和固有的一些知识发生了冲突。

看《秋水堂论金瓶梅》时总想起被张爱玲的《红楼梦魇》支配的恐惧,什么葱绿什么桃红什么衫子什么袄子都有了深意,乱糟糟的、五光十色地兜头倒了下来,令人目不暇接。尽管张爱玲十分有条有理地缕陈分析,但我还是看的如同进入迷宫,不知所往。至于秋水堂的这一本则浅白很多,如我这般没有将《金瓶梅》看完的人,也能大致地理清人物关系和各处的伏笔与暗喻。在快要结束的时候秋水堂感叹,“只是一部书而已。一部书,只是文字而已。然而读到后来,竟有过了一生一世的感觉。”其实,作为读者的我又何尝不是这样的感受。这书就像是一位伶牙俐齿、生气蓬勃的导游领着我到光怪陆离的世界里去了一场,里面有美人、有富商、有虚伪的官员、有狡诈的媒婆,有好心丧命,有恶人果报,到终了,千里孤坟、几蓬青藁比白茫茫一片大地真干净还要凄楚荒凉。

秋水堂的笔致简练干净,像是一把锋利的手术刀,每一刀下去都能够准确地切到人物们的痛脚与当时社会的弊端,正如她所说的那般,对于这本炎凉书,这本奇书,我们不该用一种猎奇的心态去观看阅读,而是应该怀着一种慈悲之心。

古人说,善善恶恶。《金瓶梅》的作者不是道学家,他没有想着借由传奇故事来教导世人一心向善,今生受苦种因,来生享福果报。

私以为小说的一大重要特点就是展现,而不是批判。只有当作者将故事都悉数摆放到了读者的面前,读者才能如逛街的客人过来挑选他们喜欢的人物或者情节,进而在其中体会到不同的感情和哲理,一旦作者能与读者心灵相同,亦或者说,作者想写出来的东西被读者感知到了,那么这一笔交易也就成了。

毋庸置疑,秋水堂是完成了交易的人。她熟知作者的心思,能称赞他,不惮于写出现实社会的善与恶。我想,这样的人是大无畏的,酒色财气、贪嗔痴欲,都成了他笔下的陷阱,都成了他创造出来的“虎中美人”。

若是不读秋水堂的评论,我大概是不会知道小说中竟然用了如此多的隐喻、暗喻和对比、映像。以我浅显的瞳孔,大概只会把一个故事囫囵地吞下,如同呆子吃人生果一般。

只是在她的论断中有一节写应伯爵不会做诗,说他作诗粗俗,像薛蟠,我倒觉着更像是联诗时的王熙凤,做出的一夜北风紧之句。

《金瓶梅》诚然是《水浒传》的外辟之作,也影响《红楼梦》良多,有承上启下之用。三者同读,两相比较,想来别有一番趣味。

相关文章

  • 《秋水堂论金瓶梅》:叹为观止而不能止

    《金瓶梅》看了十几二十回,没耐心看下去,遂弃,明清小说写得好的实在多,就拿现在的网络小说来说,但凡是古风一类的,有...

  • 读书小札.秋水堂论金瓶梅

    读金瓶梅,还是得读绣像本。 比如说《金瓶梅》第二回,绣像本作《俏潘娘帘下勾情 老王婆茶坊说技》,词话本作《西门庆帘...

  • 2021-10-31 秋水堂论金瓶梅

    今天凌晨三点醒来,头脑很兴奋。便起来整理书籍,拆箱上架,忙到下午才完成计划。 晚上读《秋水堂论金瓶梅》。感觉此书印...

  • 夜读《金瓶梅》:人间不值得

    《金瓶梅》是一部死亡之书,绝望之书。《秋水堂点评金瓶梅》里说《金瓶梅》是一部秋天的书。它起于秋天:西门庆在小说里面...

  • 《叶思芬说金瓶梅》1

    秋水堂论金瓶梅 豪华去后行人绝,箫筝不响歌喉咽。雄剑无威光彩沉,宝琴零落金星灭。玉阶寂寞坠秋露,月照当时歌舞处。当...

  • 《秋水堂论金瓶梅》,用慈悲之心解读世态炎凉

    提起《金瓶梅》,人们总忍不住跟《红楼梦》作比较。多少人从小就对《红楼梦》爱不释手,却要过了而立之年,才敢翻开《金瓶...

  • 鼎然2018修行篇:止观论

    鼎然2018修行篇:止观论 Saṅgha:संघतिपाई 修道之人修止不能执止,修观不能观观。何故?止能不生...

  • 《止学》——心卷(1)

    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争则乱,乱则穷。——《荀子·礼论》 1、欲无止也,其...

  • 陈词滥调,聊表寸心

    秋水伊人,疏而不却 白云似梦浮堂影, 秋水芙蓉醉长卿。 流月轻羽沉霞落, 共话白头慕深情。

  • 处暑| 疾风驱急雨,残暑扫除空。

    处暑,七月中。 处,止也。暑气至此而止矣。 晚来有月升起,初觉夜风微凉。 一湖秋水寂寂,无边蒹葭苍苍。 当太阳在黄...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秋水堂论金瓶梅》:叹为观止而不能止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lvrs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