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一则新闻:顾客吃面皮加了四勺辣椒油,男子觉得不够,要求老板再多加些,老板娘不乐意说有成本的,顾客一气之下把剩下的半碗辣椒都倒碗里了。有评论说:这个顾客素质堪忧,太浪费了,真是不要脸。还有人说应该让他全吃完,只要吃完无论辣椒还是面皮都免费。
看着这样的顾客我很生气,看着这样的评论我很解气。类似的顾客在我们餐厅我也见过。桌上放的蒜吃着好像吃凉菜,一颗蒜一颗蒜好像花生米似的被丢进嘴里。当然这我们不能说什么,只要不浪费,不带走,没毛病。最可恶的还有临走偷整碗蒜的,这是事后才发现的,如果当时发现就让他吃,吃完蒜连面也给他免单。还有自带大饼到我们餐厅来,桌上放的辣椒夹在自带的大饼里吃。
还有些人会说老板格局小,还有不吃辣的也没减钱,偶尔一个吃得多了就崩溃了?!看来是有理解老板的也有不理解的。
我不知道是不是自己格局小,真是不愿意看到浪费的,说到浪费不得不说一下纸巾,以前店里给每位顾客提供一次性筷子和一张餐巾纸,如果不够用客人也可以按需购买一元一包的餐巾纸,是明明白白地消费,但是很多顾客并不满意。后来为了减少顾客的不满,用了中心抽纸盒,纸张是比较大的那种,虽然旁边贴着请节约用纸,顾客依然抽纸一抽十几下,又擦桌子又擦凳子,有些纸没用就扔在桌上、地上,我不明白为啥以前他们用自己的纸巾一张分开用?现在却这样无底线地浪费?
有人说,就像我们在淘宝上买东西一样,我们买一件衣服,有的写着包邮,有的写着不包邮。不包邮的要加部分运费。虽然我觉得这件衣服很便宜,但是我还得加邮费。我还要多付出,一个是占了便宜,一个是多付出,这两种完全是不同的。钱花多少不重要,最重要的是喜欢占便宜的感觉。
曾仕强教授认为,通过观察一个人使用纸巾的习惯可以判断他的品德、素质和习惯。纸巾使用习惯反映了一个人的节约意识、注重细节、注重卫生、自律性和耐力等特质,进而可以推断他是否具备福气。因此,我们应该在生活和工作中注重细节、注重卫生,持之以恒,有素质,从而让自己的生活更加美好。
如果我是顾客的话,我肯定自己不会浪费餐巾纸,我这个人节省惯了,自己的物品和资金想节省,公共场合的物品我同样是尽量节省。作为服务员,对于他人的铺张浪费、咋咋呼呼的行为,没资格出面干扰,所以只能管好自己。只要老板还能承受,我就不要杞人忧天了。
俗话说:开饭店,别怕大肚汉。不能为几头蒜、几张纸、把人的心弄得这么伤,老板也不会因为这几张纸、几头蒜经不住薅羊毛而破产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