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气学 心学(✓)
看一个装水的杯子
理学认为这个杯子叫做理,体会理的过程叫格理;心学认为一切的根本在于心,在于我对这个杯子的看法,气学,是道教的养元方法,即内功,讲求天人合一,可以有所得
理学
理是宇宙万物的起源,所以万物“之所以然”,必有一个“理”,而通过推究事物的道理(格物),可以达到认识真理的目的(致知)。
程朱理学认为世界的本原是外在的“理”,“理”在人心之外,主张“即物而穷理”,是客观唯心主义。
心学
陆王心学认为世界本原是内在的“心”,认为“心即理”,主张“宇宙便是吾心”、“心外无物”、“心外无理”,是主观唯心主义。
程朱理学偏重于外在工夫,主张“格物致知”,即通过对外物的考察来启发内心潜在的良知。陆王心学则偏于内在工夫,主张“致良知”和“知行合一”,认为良知是存在于人心中的天理,
气学
一部分是看得见的万物,一部分是看不见的,而两部分都是由"气"组成的。"气"有两种存在方式,一种是凝聚,一种是消散。消散也不是消失得没有此物,只不过是人们的肉眼看不到而已,认为“气”是宇宙万物的根本,“理”是“气”运动变化的条理秩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