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多真的好?

作者: 光_武 | 来源:发表于2016-10-27 13:34 被阅读204次

前两天刚写了篇文章,柏拉图《论爱情》,一本精彩酣畅的小册子,结尾处着重强调多读书的重要性。
一朋友评论:“我就觉得你写的这个东西,教化太多,率真太少,不可爱。”

一时默然,回看自己看书过程,读而不思,只是功利性的读书。我迫切的希望得到一些知识,于是记住了那些直接可以用的教条,甚至越来越享受那种好为人师的感觉,自以为懂得越来越多。

我们读书,经常走不出来,只知道照搬这本书的教化,以为略懂,但终究未结合自己的经历、思想去整合,流于表面,班门弄斧罢了。率真的鲁迅,便是非常不喜孔子。孔子饱读诗书,但在黑格尔看来,他不过是一个实际的世间智者,在孔子那里思辨的哲学是一点也没有的---只有一些善良的、老练的、道德的教训,从里面并不能获得什么特殊的东西。孔子只是对道德教训的义务的综合罢了,这种义务的实践只是形式的,不是自由的内心的情感,不是主观的自由。
所以比起孔子,老子便显得率真、可爱多了。

一些经典作品都有其时代内涵,而恰恰是这种所谓的时代内涵反倒抹杀了率真与可爱。
有两本书,一本《诗经》一本《聊斋志异名篇赏析》,就文字本身、故事本身而言,是极美的极绚丽的,可是后人给它的一些注解,硬是塞进某种精神进去,反倒抹杀了这种美,再经过应试下的教育放大,更是令人觉得无聊透顶。
我买的是程俊英 撰的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诗经译注》,这本书仍然有些许的教化内容,但大体上,她关注的是诗歌本身,所以她的重心是把诗经用现代押韵的俏皮话去翻译诗歌,使得我可以最大程度的感受到诗的美,文字美、韵律美。
举个例子:

           芣苢
     采采芣苢,薄言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之。
     采采芣苢,薄言掇之。采采芣苢,薄言捋之。
     采采芣苢,薄言袺之。采采芣苢,薄言襭之。

注释①芣苢(fouyi):植物名称,即车前子,种子和草可作药用。②薄言:发语词,没有实义。③有:采得。④掇(duo):拾取。⑤捋(luo):用手掌成把地脱取东西。⑥袺(jie):用手提着衣襟兜东西。⑦襭(xie):把衣襟别在腰间兜东西。

对于大部分书籍而言,他们会深刻挖掘其思想内涵,当然他们这种说法是极具哲理色彩的,可真的是很乏味,例如对这首诗的赏析:

节奏构成了变化。一强一弱,一张一弛,一阴一阳,由此持续下去,事物便不断运动和变化,在变化发展中突破单调和沉闷,产生出五彩斑斓的现象来,却又在节律中保持着统一。节奏也是自然的法则之一。人遵循节奏,同时也是追求自然。所谓生活的体验,生命的感悟,最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对节奏的体验和感悟。它是一种超越单调沉闷、划一呆板的努力,是一种新陈代谢的努力。

普通百姓当然不会去深究这当中的道理,而是凭着直觉和天性去追寻自然的节奏变化,从中直接把握生命的自然律动,体悟生命律动与自然节律的同一。于是,就有了“杭育杭育”、“采采副仪”富于韵律感的声音,有了摇篮曲、小夜曲等。
让我们再看看方玉润的《诗经原始》是如何评析的,

读者试平心静气,涵咏此诗。恍听田家妇女,三三五五于平原绣野、风和日历中,群歌互答,余音袅袅,若远若近,忽断忽续,不知其情之何以移,而神之何以旷,则此诗可不必细译而自得其妙焉。······今世南方妇女登山采茶,结伴讴歌,犹有此遗风焉。

显然后者要率真与可爱的多。大多数书,大体都如前者,他们尽可能的给我们灌输他们的思想,他们对于这个世界的思考。

当我们能有自己的价值解释系统,与之发生碰撞、思考,固然是一件美事。可显然,我们大部分没有这个能力,被他们的思想灌输的非常彻底,俯首称臣,拍手叫好。

我经常给人推荐一本小说《月亮与六便士》,20世纪最受欢迎的故事圣手毛姆所写。以高更为原型的一篇追寻美的故事,探讨“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这一哲学话题。
现在我觉得它不美了,再看这本书,会发现作者在一旁不断的引导我、提醒我这些现象以及本质。他更应该只是叙述故事本身,没有那么多教条式的旁白,让我在看书中自己去思考,去感受故事本身的那种美。
不过,他若这么做,想必也不再会有那么多读者了。
读书多=知识多,这个等式是绝对不成立的,很多人如我,读的只是“意见”,对于知识是什么,我们一无所知,却又以为知道。

柏拉图把诗和艺术作品放在对认识的真实性程度最下面一个层次。把这个定义为一种幻想,只是可感事物的一个影像而已。所以我们读书会各有各的感受,因人而异。我们所爱看的小说更是如此,正如昆德拉所说,小说只是作家在挖掘自己身上的不可能性,是私人的东西。
相比之下,那些读书少的人反倒更显率真、可爱了。

评论我的那个朋友,是我高中唯一一个觉得有趣的同学,高三看西班牙的物理教材,看线性代数,上课基本不鸟老师,基本不care成绩。我知道,他到了大学,估计也和高中没啥变化,他依旧率真、依旧做自己认为美认为有趣的事。
与之对比,我那所谓的成长和变化,不禁显得太过世俗和无趣。
自己也觉得无趣。
人的一生,不就是追求某种不变吗?
班里有两个同学,有趣。
一个醉心本专业,不世俗,单纯的出于喜欢。成绩一般,没有什么科创成就。可他就是开心啊,他喜欢它。那就够了,喜欢的是它本身,而不是因为它所给他带来的幸福、利益。所以他显得是那么的快乐与幸福,这就是美啊。他梦想的工作是离家最近的本专业的工作。我会亲眼见证他实现自己的梦想的,它是那么小,又那么美,并且已经在路上了。
一个有基督教的信仰,他身上的那种信仰不一样。不同于那种因为处于困境之中,收到某个教徒的关心,便一下子就发现了信仰,那种信仰可能是出于感激,草率的可怕。可,他不一样。他是那么的率真,我知道他一定是处于多这个教的高度认同,才决定加入守护这个信仰。
而这些与读书多没有任何关系,却比我这种俗人更早接触到了知识本身甚至美本身。
其实我是不太喜欢他们三人的,我们不喜欢那些我们无法施加影响的人。
他们三人必定不会在意周围人的眼光。是纯粹的不在意。

这种不在意不同于我们大多数人的不在意,与我们而言,我们所说的不在意,仅是因为我们有一个自己的小圈子,在这个小圈子(朋友or亲人之类)我们是受到认同的,有这个支撑,我们说我不在意其他人的眼光。而他们不在意的底气仅是自己本身,自己一人便足以支撑自己的世界,活得天真、烂漫以及有趣。
他们是“美”的。

最后用《道德经》第四十八章一句当作结尾吧,“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

相关文章

  • 读书多真的好?

    前两天刚写了篇文章,柏拉图《论爱情》,一本精彩酣畅的小册子,结尾处着重强调多读书的重要性。一朋友评论:“我就觉得你...

  • 2018-11-10

    真的多读点书好,真的真的真的。书到用时方恨少,我已经好几次深切体会。 技多真的不压身。(希望自己有时间多读书) 还...

  • 读书了,读书了,读书了,读书了,读书了。田园好无精打采地拿起书看了起来,他真的真的真的好困好困好困,真的无法读书。...

  • 读书多真的好吗?

    有人说读书就是个坑,还深不见底,读的越多,陷的越深,读的越多,越觉得自己无知…… 可是我想说,不读书,怎么知道自己...

  • 原来多真的比少好

    今天,是我们期中考试的第一天,反正我们期中考试有个规律,就是先从花费时间多的开始考,比如说语文要考120分钟,数学...

  • 真让我着迷(二)

    读书真让我着迷 “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这是冰心的名言,它提醒我们要多读好...

  • 读书,还是真的读好!

    这几天看汪曾祺老先生的书,看着看着情不自禁地要朗读。 去年年初买了老先生的书,偶尔看两页,一看就想睡觉,全写吃的,...

  • 【格格读书成长营】+【阅读力作业】读书,我可能也掩耳盗铃了

    听了格格的分享,方知自己的读书有多LOW,有多自欺欺人,好象有读书的动作,但是读多的效果,读书的质量完全没有,...

  • 有了这些 ,还怕找不到电子书吗!!!!!

    我读书多,不骗你。这些网站真的书源多、免费的有好几个站、好用~!!! 01、读书皮 http://slfswh.x...

  • 读书

    大风忽然吹,读书人犯罪。冬季不见蕊,心中好伤悲。工作真的累,生活多泪水。消磨了敏锐,留下了疲惫。冬风来相会,大地上...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书多真的好?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maju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