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本文参与书香澜梦第71期“诺”专题活动。
晚饭后我和先生、女儿边看电视边聊天。我们聊到我们退休后的生活。
先生对女儿说:“娃娃,你小时候说的给我们买的大房子,什么时候买呢?我们可是等着呢!”
女儿说:“买不起!”
先生说:“你说过的话,可不能不算数哦!”
女儿说:“小时候傻着呢!不知道钱的可贵,那都是信口说的。放到现在我决不会这样说了。”
我在旁边说到:“小时候还给我说,要给我买项链、耳坠、大房子。”
女儿说:“项链、耳坠会给你买的,等我工作了就给你买。大房子就算了吧!”
我笑着说:“看来许下的诺言要有选择的兑现啊?”
女儿说:“这主要看能否兑现的了,项链和耳环我想还是能兑现的。至于房子,小时候不懂钱,才会这样随意说,现在我可不敢这样随便说了。”
我笑着说:“不错嘛!还知道不对人轻易许下诺言。 ”
诺言是什么?诺言一般是指应允别人的话。
我从小所受的教育就是言出必行,答应的事就要办到。小时候和小朋友约定的时候,大家如果说“说话算数”,那双方一定会遵守约定的,不用怀疑小孩子的信用。如果大家说完“说话算数”之后,还拉了钩,加了一句“一百年不许变。”那这种约定一定比现在银行贷款的各种抵押、担保都要保险的多。
后来慢慢长大,发现人和人之间的信用,并不像小时候那般可靠。
诺言原本作为一个郑重的承诺,现在却成了社交场合的一种敷衍。
同事、朋友之间常说的“改天我们一起吃个饭;过两天我去看你。”说的人只是随口一说,吃饭、看望朋友,压根就没有在他的计划里。
不知为什么就算我知道这种话都是别人随口一说,可是每次听到,我还是会在心里期盼。只不过每次都会失望。而类似的话我很少说,一旦说出,我一定会去兑现。
也许很多人会觉得说出这种话,只是一种客气,并不是对别人许诺。
就像父母对孩子总会轻易许诺,而后又会很快忘之脑后。当你控诉他没有兑现承诺时,他会找出一千个理由,甚至还会埋怨你小题大做。
只是不知道这样对孩子言传身教下的父母给孩子带来怎样的伤害?
说到诺言给自己带来的伤害,想起曾经听到的一个真实故事。
故事是我的一位前辈同事说的。前辈说他参加工作没多久,一次办公室几人闲聊天,聊到兴头上,一位同事对另一个同事说“如果我当了✕✕(一种领导职务),我就帮你办什么什么事。”另一位同事说:“真的吗?你写下来!”当时大家嘻嘻哈哈,那位说的同事也觉得是在开玩笑,于是很爽快的拿出笔把刚才对同事说的话都写了下来。
五年后,当初那位写下承诺的同事提拔了,而且就是他说的那个职务。他可能早已忘了当初对别人许下的诺言。这时另一个同事拿着这位同事当初写下诺言的纸张来找他,并要求他兑现承诺。
向我讲述故事的前辈对我说:“千万不要对别人轻易许下诺言。”
是啊!不管时代怎样变迁,“说话算数”都是我们做人最基本的修为。所以,当我们许下诺言的那刻一定要先想清楚,我们能否兑现承诺。切记“诺不轻许,许则为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