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本文原创首发,文责自负,本文参与书香澜梦第68期“憾”专题活动】
姥爷活了八十三岁,总觉得他的一生是多少文字也写不完的。提起笔的时候却不知从哪说起,内心只是满满的遗憾。
姥爷兄妹五人,作为长子在那样一个年代吃了很多的苦,受了很多的累。结婚后为了养活家里的五个孩子更是每天早出晚归地去生产队,靠着一个瘦弱的身体出着很大的力,去换取一家人糊口的粮食。
姥爷年轻的时候在生产队负责养牛的工作,每天都是在照顾十几头牛的一顿三餐,在那样一个把牛作为重要劳动工具的年代,大家把牛看的很重要。也是因为姥爷的细心做事稳重,队里才放心把这样一个重要的任务交给他。
负责十几头牛的吃喝拉撒在那样一个年代绝对是一个大工程。每天把一切都料理好之后已经很晚了。后来生产队解散,人人都分了土地和劳动工具,姥爷好像更忙碌了。姥姥身材矮小,又要照顾家里一群孩子,地里的重活都落在了姥爷一个人的肩膀上。
因为长期的劳作,姥爷一米八的大个早早地就把背累弯了下来。也是由于长期的风寒侵蚀,他很早就开始闷气。
后来孩子们一个个长大,姥爷并没有清闲下来,两个女儿的嫁妆,三个儿子的婚房都是他一手准备起来的。
等五个孩子都成家立业后,姥爷也已经五十多岁。时代也在飞速的变化,人们的生活也在快速提升。姥爷却还是和姥姥一起住在那个小房子里。院子里养着一群羊,姥爷是个闲不住的人,也是个不愿拖累子女要自给自足的人。
他说:“我要攒一些钱,到时这十几个孙子孙女外甥结婚我要给他们包红包。”
子女们都有了自己的家庭,原本热闹吵闹的小院变的冷清起来,也只有逢年过节的时候才会挤满人,这个时候姥爷会抽着烟坐在门口看着孙子辈的孩子玩耍笑个不停。他说过他最满足的最幸福的就是有那么一大家人家。
小的时候我经常住在姥爷家,姥爷会很早起来去田里捉鹌鹑,院子里挂满了一个个他亲手编制的鹌鹑笼子。他没有其它爱好,养鸟是让他最开心的事。
姥爷身体一直都比较好,农村出苦力的人都没什么高血压,糖尿病,尿酸高等这些富贵病。也很少去医院,只是在前年的时候,姥爷突然因为胃肠不好住进了医院。
五个孩子两个孩子因为在外地,又是赶上疫情特殊时期不能回来。姥爷本觉得没什么大碍,也不想让两个女儿和一个儿子天天守候。
他就一直要求要出院。在医院期间因为疫情原因不能去病房看望,我给姥爷打电话问他怎么样,他电话里还一直说没有什么事。谁能想到那竟然是最后一次给他通话,没能在他清醒的时候见他一面和他说说话,也成了我终生的一个遗憾。
姥爷出院回到家的时候还是不能吃喝,第二天就去了市里的医院,去医院的时候还可以自己走进医院的大门,谁能想到随着病情的恶化,没几天他就住进了重症监护室。再后来就是接到医院的病危通知。
后来救护车把姥爷送回了老家,送进了那个陪伴他一生的小院。院子里站满了闻讯而来的亲朋邻居,院子里很是热闹,只是姥爷再也看不到了,他只是微弱地呼吸着,慢慢地再也没有醒来。
小院里又热闹起来了,大家都在忙碌着准备姥爷的后事。我站在角落里无比的难过。没能好好地和姥爷聊聊天,再也不能听他讲过去的那些事。
姥爷生病住院后,家里的鸟因为无人照顾,让舅舅打开鸟笼都放走了,看着院子里一个个空荡荡的鸟笼,心里也空荡荡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