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总是听进不进我讲的话,怎么办?我讲3句,他能辩6句。一个简单地道理,讲了无数遍,就是不听!其他都还能忍,但做作业总是拖拉,眼看着就要到重要的4年级了,再这样,以后学习成绩就跟不上了,一辈子就毁了啊,如何是好啊!
你的感受,很多父母都感同身受。
沟通,是家庭中永恒的矛盾点。父母希望孩子别捣乱,别闯祸,要好好学习,于是天天苦口婆心的教育孩子,而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越来越不听话,越来越没有耐心听我们的教育。而越是这样,父母越火大,于是越是冲孩子发火,于是亲子关系越来越僵······
如果你也有这样的烦恼,那么这个回答,就是专门写给你看的,魏参希望用一篇通俗易懂的文字,讲清楚能很好解决亲子沟通问题的“五要五不要”法,从而让你们的亲子关系更和谐而美好,家长更轻松,孩子更聪明。
而在介绍方法前,我们首先要搞清楚一个问题:
想让孩子听进去我们说的话,先要知道,孩子为什么听不进去?
相关教育机构,在网上做了一个调研,对象为7岁——18岁的孩子,问题是:“为什么你不想和父母沟通,为什么你总是听不
进去父母的话?”调研结果最高票的5个答案是:
1、和我聊天的话题,永远只有学习。
2、总认为我还小,什么都不懂。
3、不关心我内心的想法,也没耐心听我讲,总感觉我是在狡辩找借口!
4、总拿我和别人的孩子比较!
5、对我提各种要求,自己却做不到!
家长们好好品读下这5个答案,你是否也在犯这样的错误?
OK,知道了孩子为什么听不进去,我们就能对症下药,找到方法了,总结起来,就是“五要五不要”,这能基本解决亲子沟通不畅的问题。
想让孩子听进你的话,家长要做到以下这5要:
第一步:眼要到
当你想要教导孩子,希望孩子改进他的缺点,抑或是希望孩子能好好学习时,一定要留意观察孩子当下的面部表情和情绪——以确认当下是否是最佳的沟通时机。
因为只有当孩子内心情绪平和时,才能听进去你说什么。如果孩子还在生气中,或者内疚自责中,或者懊恼、后悔中,那请停止你想沟通的冲动,因为这个时候,你说什么孩子也听不进去,要么在孩子的沉默逃避中结束沟通,要么在和你的争吵中结束沟通。
第二步:耳要到
OK,如果时机恰当,你开始沟通了,你就要以“问”开始,多问少说,细心聆听,不训斥,给孩子充分表达的机会。倾听,是亲子沟通的前提。
你以为孩子打人了,是不文明的行为,但或许是其他孩子先欺负他,他才正当防卫的呢?
你以为孩子撒谎是不诚实的行为,但或许孩子是为了帮助别人呢?
你以为孩子逃课就是不好好上学,但或许孩子在见义勇为呢?
所以无论你想和孩子沟通什么事情,先以问的方式,认真倾听,并弄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和背后真正的原因,再决定怎么引导孩子走正确路,做正确的事。
第三步:心要到
用心感受孩子的内心真正的想法。用心感受是亲子沟通的润滑剂。
有些孩子还小或者语言表达能力弱,并不能说的很清楚,这个时候,家长就不应当只听孩子说了什么,还要想孩子没说什么。
第四步:口要到
以平等的态度与孩子交谈,不要以不恰当的语言,和孩子沟通。语言是有魔力的,说的好,能让孩子非常原因听你的话;用词不当,就会激发孩子内心反叛的情绪,跟你对着干。例如:
错误的说法:怎么还不睡觉!说了多少遍了!怎么这么不听话!
正确的说法:宝贝,睡觉时间到了,你看是现在睡觉还是让妈妈给你讲完故事再睡?
错误的说法:哭,就知道哭,哭有什么用!再哭就不要你了!
正确的说法:宝贝,你哭吧,等你什么时候不哭了,妈妈再跟你讨论如何解决问题。
错误的说法:你怎么那么犟呢!妈妈都是为了你好!
正确的说法:你可以说不,但是妈妈想听听你说不的理由,这样妈妈才能理解你,你说怼不对?
还有一些常用的词,例如:
用"如果……会更好",取代"但是······"
用“我的意思是”,取代“你必须······”
第五步:手要到
最后,在沟通的过程中,可以适当的抚摸孩子,传达你的爱意。爱,是促进亲子沟通的良方。
人都是有情绪的,当你沟通过程中用词不当,或者声音大了些,孩子就会很排斥,这时,你适当的抚摸孩子,让孩子感受到你的爱,他也就能感受你是真正为 了他好,这样孩子也就更能听进去你说的话了。
当然,做好以上“五要”还不够,想让孩子听进你的话,家长还要做到以下这“5不要”:
1、不要总想着控制孩子——必须要按你的剧本过他的生活
一个人,永远也不可能控制另一个人。即使他是你的孩子。
宇宙创造了人这个高级生物,有自己的思想和精神世界,会自己思考对与错。不像动物,驯服好了你让他干什么,他就干什么。人是不可能的。不然世界上就不会出现那么多的叛徒和汉奸。
你认为对孩子好的事情,孩子不觉得;你认为有利于孩子将来的事情,孩子也可能不觉得。你想让孩子当老师,可孩子想当医生;人各有志,你觉得是为了孩子好,孩子却觉得你是在阻碍他。
这是多数亲子关系矛盾的主要原因,望家长们多多自省。
我们要培养的是一个将来能立足于社会、有独立思考能力、不轻易被人左右的人才,而不是听话、受人指使的庸人,你说对吗?
2、不要总想改变孩子的想法。
德国哲学家莱布尼茨说:“世界上没有相同的两片树叶。”同理,世界上也不可能有两个人是一样的,即使他是你的孩子。虽然他遗传了你身上的很多优点和缺点,但还是有很多独特之处。
所以,孩子的想法与你的不同,这不是很正常的事吗?为什么要因为孩子不听你的话,想法和你不一样,你就生气、动怒呢?然后就开始吼骂,试图让孩子改变他的想法,让他跟你一样,怎么可能呢?你说对吧?
所以,请尊重孩子有不一样的想法,但你们意见不一,孩子跟你辩论时,请好好的辩论,不要以居高临下的态度,去强行要求孩子要按照你的想法行事和思考。
在生物界有个共识,“物种的多样性,造就了地球的美丽大千世界,也造就了人类的繁荣昌盛。”同理,只有孩子与你的想法不一样,孩子将来才有可能比你更优秀,比你更有出息啊,你们的家族才能越来越壮大,这难道不正是你想要的吗?
3、不要只在意自己说了什么
亲子谈话中,你追求的结果是什么?是不是孩子能理解并听进去你说的话。所以:你自己说了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孩子吸收到了什么。
说不是目的,让孩子听进去才是目的。好好理解这句话,对吗?
4、不要天真的以为,靠“说”,能改变孩子的行为
很多父母真的很天真,以为用“说”的,孩子就能按照你说的去做了。于是你会发现,很多父母教育孩子时,总是离不开这些字眼:
你听到没有!
说了多少遍了!
耳朵跑哪里去了!
快!听话!
我再说一遍!
呵呵,有用吗?从小你的父母是不是就是这样跟你说话的,你听进去了吗?而现在你又用同样的方式对待你的孩子,你认为孩子就能听进去吗?
结果往往是,孩子这次碍于你的面子,屈服于你的淫威之下,可下次面对同样的问题,还是会犯同样的错。于是你又这样去“说”,周而复始,你越来越生气,孩子越来越不听话。
既然“说”的方法不可行,为什么从来不考虑换个方法呢?不知道什么方法?那今天我告诉你:
孩子的成长和行为改变,不是来自于家长的指令,而是来自家长的行为和情绪——即言传是表面功夫,身教更重要。
庄子也云:“语之所贵者意也,意有所随,意之所随者,不可以言传也。”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有的家长,让孩子赶紧做作业,做完作业才能看电视。而自己呢,却坐在沙发上,追剧。
有的家长,让孩子吃饭快点,别磨磨蹭蹭的。而自己呢,却边吃饭,边看手机。
有的家长,跟孩子说不能撒谎,自己却总是不兑现对孩子的承诺。
5、不要当领导,总用命令的口气和孩子说话;
要想孩子听进你的意见,不要当一个领导,总是用命令的口气和孩子说话,而是要学会当顾问,用建议的语气。
想想看,如果你的老板,天天用命令的口气对你呼来喝去,要你做这做那,必须事事都听他的按他说的去做,那你还会喜欢这样的领导吗?这样的领导,还能对你的职业发展有帮助吗?
同理,如果你总是以一种居高临下、上级对下级、长辈对晚辈、资本家和被剥削者的强硬态度,去跟你的孩子沟通,孩子怎么可能听得进去你说的话呢?
很多人说,我工作压力大啊,我要养家糊口,面对职场和社会上的很多压力,回到家,孩子再不听话,我能不生气吗?!所以只能用命令的口气和孩子说话。
呵呵,这可不是借口!任何时候,你都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把情绪带回家还是不带回家;选择尊重孩子,还是不尊重孩子。
上个世纪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梁启超先生,够牛吧,事业做的够大吧,社会压力也比我们大部分人大吧。可看了《梁启超家书》、以及梁先生相关传记的人都知道,梁启超先生对家庭子女的总是温文尔雅、平等对待,所以他养育出的子女个个都很有出息——“一门三院士,九子皆才俊!”九个子女个个都是各方面的专家,有3个子女甚至是国家级的院士!最出名的就是国徽的设计者梁思成。
而看看与他齐名的、与他一起发动戊戌变法的康有为,出了名的暴脾气和犟脾气,虽然生了12个子女,却都很平凡和碌碌无为。
所以,如果你希望你的子女将来成为人中龙凤,首先,你自己要先学习做个优秀的父母。
你说对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