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随笔想法哲思
鲁迅—《呐喊》‖清醒而孤寂地活着‖

鲁迅—《呐喊》‖清醒而孤寂地活着‖

作者: 花苼米 | 来源:发表于2020-03-04 23:37 被阅读0次

    最近开始读《鲁迅全集》了,经典文学不愧是经典,才看了几页就金句爆出,都想拿小本本记下来,出于对写作和分享的爱好,摘抄下来进行解读,一边是加深印象,一边是深刻理解经典文学。

    今天摘抄一句并试着解读。

    “假如一间铁屋子,是绝无窗户而万难破毁的,里面有许多熟睡的人们,不就都要闷死了,然而是从昏睡入死灭,并不感到就死的悲哀。现在你如大嚷起来,惊起了较为清醒的几个人,使这不幸的少数者来受无可挽回的临终的苦楚,你倒以为对得起他们吗?”

    鲁迅的父亲是因病去世,他便想去学医救治像他父亲这样的疾苦人。后觉得医愚比医人更重要,便转向了文艺,因《新生》未被发表而受挫感到以自己的力量不足以改变民众思想。因此而心生寂寞,只得以钞古碑聊以慰藉。此时老友金心异找他写文章创办《新青年》时,他说了这句话。

    当时的中国全民处在精神麻痹的状态,这里说的没有窗户的铁屋子就是中国,里面的人是被压迫的人们。他们之中有麻木思想不知思考的“熟睡的人们”,在那样的氛围种死去就死去吧,不知思考不知反抗。本来就如死人一般,熟睡就和死去一样,死去也如从熟睡状态过去一样,并无区别,这样死去倒也无痛苦。

    如果此时有人发声,有人思考,有人反抗,必定会惊醒有同样想法的少数人。他们不想麻木的死去,不愿成为看国人被看下头颅示众的人,但这样必定痛苦。或是像鲁迅这样被毒蛇一样的寂寞缠绕,也或许会成为被砍下头颅的人。

    这少数人宁愿清醒而痛苦地活着,也不愿麻木而机械地死去。拥有麻木心灵的人有时反而不痛苦,也无需考虑怎样活、怎样死;痛苦的是有独立思考的少数人,必定也要承受别人不能理解的孤寂。

    反观现实这样的人也不在少数,走大多数人走的路,麻木而机械地活着。也有少数“异类”,他们不合群,但只有他们自己知道,活着是为什么,即便要承受别人的不解和排斥,也要清醒而孤寂地活着,这是一种自我选择,若要我选,也必定会选择后者。

    刻意的选择孤寂,甚至是痛苦,这样便不会人云亦云,也为自己的选择承受代价,让我再选一遍,还是选择清醒而孤寂的活着。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鲁迅—《呐喊》‖清醒而孤寂地活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mjgl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