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前不久和很长花间没见过面的大学同学聚了一下,大家都是感慨良多。从2008年毕业分开后,我们谁都没想过,十一年后我们才能再见面。出乎意料的是,我们没有变得生分,而是有一种回家的感觉,自然的拥抱,亲切的询问,主动的带路,这一切一切,都让自己熟悉而又感动。在地铁上,大家都会悄悄地偷瞄对方,看看他体型变了没有,容貌变了没有,细细体会对方的变化。偶尔眼神的交织,也是饱含情谊。交过心的朋友,永远不会存在距离感,经得起时间的考验,也不会因为没有经常联系,感情就淡了。大学毕业后,虽然都身处一个城市,但是见面的机会寥寥无几,大家都在忙工作,忙挣钱,忙升迁,忙结婚,忙孩子,总之都在忙着。
即使聚少离多,即使各自奔波,即使远隔千山,我们依旧是一起在路上的人。

2.
古人云:三十而立。可是真是到了三十岁,却有很多人开始着急,开始迷茫了。这个时间段的困顿,我称之为挣扎。为什么这样说呢?很多人都会同意一个观点,就是大学生活是自己人生中最美好的一段日子。刚出校园时意气奋发,后来被残酷的现实所镇压,变得开始极端。有的开始愤世嫉俗,有的自觉看破红尘,有的坚持越挫越勇。时间是个冷血判官,从不因为你的懦弱,可怜同情的放过你。恍惚间,看着身旁的老婆孩子,似乎一切那么顺其自然,可又总觉得哪里不对。身处这个年龄段的人,深感自己的手与脚被紧紧的束缚住了,而内心深处里面有一个你,特别想挣脱一切,然后放浪形骸。
迷路的时候,不要只顾低头走路,还要高山远瞩。

3.
前不久跟在另一个城市定居生活的发小打电话联系,得知他离职了。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特别的惊讶。因为他本人是一个与世无争,踏实认真的人,就是那种给他一根棍子,他能玩一天的人。他说,自己是一个特别懒的人,以至于一直在一家公司工作,现在离职是因为公司资金链断了,迫不得已离开了。听他说完,自己陷入了深思,与他相比,我是一个干三年左右就会选择跳槽的人,周围的人看来极为能折腾,且不稳定。结合他的情况,像我们这样的做法,都是不全面的。一个随性,一个惰性,一个像兔子,一个像乌龟。殊不知真正的工作状态,不仅应该保持兔子般的活力与热情,还要有乌龟般的坚持。复杂的事情简单做,你就是专家;简单的事情重复做, 你就是行家;重复的事情用心做,你就是赢家。
你不优秀的时候,即使白颜色也是黑色的。当你足够优秀的时候,即使黑颜色也是白色的。

4.
三十多岁的年龄,已经没了来回折腾的资本,你甚至连熬夜都坚持不了,更别说年轻人成天去酒吧了。早一点劝说挣扎的自己,明白世事的真相,不要在天真的以为,自己不成功,是因为没遇到好领导,是因为没有好项目,是因为生不逢时,那些自欺欺人的话,不要再想了。到了这个年纪,必须要明白,你只有靠自己。试着去坚持多做一点,多学一点,多问一点,多读一点,每天坚持进步一点点。千万不要等到被迫离职和随意跳槽时,才觉得自己真的很失败,没有那个国家是被一下子打败的,也没有那个城池是一天建立的,更没有那个人是轻易成功的。本该放手一搏的年纪,却时时刻刻、碎碎念念的想着如何安逸生活,那怎么能闯出一片天地。不得不承认的是,今年很多人主动离职和被迫裁员,越是大城市和大公司,越是这样。简单的理解就是,控制成本。所以互联网公司有这样的一种说法,用三个人的薪水,请一个人干着五个人的事情。同时,中国中小企业也都面临着求生存,在发展的境地,因为过多的依靠政策扶植,一旦失去了补贴和资源红利,他们就举步维艰。核心原因就是快速发展的时候,没有注重人才的梯队培养与创新,一味的追逐利益,到最后也会被利益吞噬。
路上有苦涩,也有汗水,坚持到最后的人,才可以看见光芒万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