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语文教学中,对教师而言,最难教的是作文;对学生而言,最难写的也是作文。尤其是对于刚升入四年级的学生来说,把说出来的话转变为文字,仍然是语文学习的重难点之一。这学期着重训练学生按照一定的条理、顺序写话,同时渗透一些写作的章法。
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的每个语文天地中,几乎都有“抄一抄,仿照句子写一写”的练习,可见,仿写训练的重要性。
“我回家乡去,在村边、河畔堤坡,遇到老人拄着拐杖散步,仍然像四十年前的一年级小学生那样,恭恭敬敬地向他行礼。”
这出现在第一单元的语文天地中,教材举例的这句话写“我”满怀感激和敬意向老师行礼,“恭恭敬敬”是我的态度,“恭恭敬敬”到什么程度?有什么样的表现呢?回答是“仍然像四十年前的一年级小学生那样……向他行礼”。对话框提示我们:画线部分具体描写了加点的词语――恭恭敬敬。
教学中,我出示了下面这组句子,让学生比较表达的效果:
我向他行礼。
我恭恭敬敬地向他行礼。
我仍然像四十年前的一年级小学生那样,恭恭敬敬地向他行礼。
我( ),恭恭敬敬地向他行礼。
最后一个句子,在( )中填写另外的词语,表现恭敬的态度。
课堂上,我先安排学生分组讨论:怎么把“恭恭敬敬”表现出来?然后,组织班级交流,引导学生不必非得用“像……那样”的形式表达,学生们的发言争先恐后,思路也进入一个新领域:能够把表现人物形象的细节描写方法,运用到了仿写中。如“深深地弯腰”、“立正站直”、“严肃地凝视着他苍老的面庞”等等。学生们不但抓住了动作,还注意到了神态,有的同学还通过想象,说出了人物的内心活动,颇有情趣。课文中蕴含着极其丰富的可供学生进行习作练习的资源,我们应结合课文指导学生进行习作练习,让学生在品读课文的同时,体验语言文字的魅力。学生们书读多了,读透了,书中的文字就会自然而然地成为自己灵活运用的语言了。
仿写训练,使学生想写,乐写,何乐而不为呢?
网友评论